传统男孩吧 关注:88贴子:2,589

曾国藩:社会大乱之前 必有三种前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末,曾国藩曾说,社会大乱之前,必有三种前兆,将曾国藩的文言文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说: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10-12 22:12回复
      其一是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
      其二是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
      其三是当问题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之后,偏偏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没有人愿意为这艘破船补补窟窿,却权当没有看见。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10-12 22:13
    回复
        实际上,曾国藩是说亡国的三步曲:
        黑白不分,社会丧失了应有的净化与清算功能,就没了正义与邪恶之别,自此踏上了死亡的第一个台阶。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10-12 22:14
      回复
          由此一个社会越是小人就越猖獗,而好人就只能忍受坏人的猖獗了。由此就踏上了死亡的第二步台阶。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10-12 22:14
        回复
            当事态严重了,于是乎越是丑恶,就越容易被人所默认,有如今天的专家教授大放獗词,连允许有限腐败的狗屁话都敢讲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10-12 22:15
          回复
              不能不说曾国藩高瞻远瞩,果不其然,在曾国藩闭上眼睛的20年后,当慈禧老妖婆蹬了腿,三年后,大清王朝也终就灰飞烟灭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10-12 22:15
            回复
                但说这话之前,曾也曾与自己的幕僚讨论过大清的寿命,但这时的曾还不得要领,但其幕僚的预言却一语成谶。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10-12 22:15
              回复
                  整个晚清,清醒的只有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一人。赵在1867年就预言国家将亡的时候,连曾国藩都不敢相信。因这时洋务运动刚刚开始,一切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赵烈文从当时官府明火执仗、社会两极分化、百姓穷困潦倒、朝中大臣无能,还有外敌虎视眈眈的外部背景,推断清朝将在50年内灭亡。结果赵文烈一语成谶,大清王庭在44年后土崩瓦解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4-10-12 22:16
                回复
                    当年曾国藩听了赵烈文的分析,叹了一口气,说“我日夜望早死”。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10-12 22:16
                  回复
                      曾虽不能算位极人臣,但也算是中流砥柱,如此高干,都觉得无力回天,又不愿意看到国家“抽心一烂”“土崩瓦解”的局面。只能以自己的闭上眼睛来对抗不能不到来的末日。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10-12 22:17
                    回复
                        统治者过分主迷信了武力,当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那又是何等的英雄?但喊了几声“陈胜王”,几个新兵蛋子挥挥手就把不可一世的大秦朝推翻了,在当时根本没有一个人能预料到强大的帝国,会在一夜间突然完蛋。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10-12 22:17
                      回复
                          而横向上看强大到世界老二的前苏联,在解体前,也没有几个人预见到。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10-12 22:18
                        回复
                            从晚清延至民国,于右任老先生在《亡国三恶因》中,出于特殊时期,说得更有些意思:民穷财尽--社会破产--国家破产。概括出一部亡国灭政的三步曲。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4-10-12 22:18
                          回复
                              国有金,吝不与人,为他人藏。此其一。
                              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此其二。
                              宫中、府中、梦中,此哭中、彼笑中,外人窥伺中、霄小拨弄中,国际侦探金钱运动中,一举一动,一黜一陟,堕其术中。此其三。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10-12 22:19
                            回复
                                其二是说,行善的不能受到褒扬,作恶的不能受到制止,社会道德急剧下滑。官员虽多,但不作为,忙于吃喝嫖赌,聚敛财富,使“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善恶本人兼而有之。所以于右任说“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其中的“化”、“使”两个动词很生动地说明了官员普遍贪腐、社会道德败坏原因。在社会层面上,“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社会就呈现出溃败的状态。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10-12 2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