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先人在书稿丢失之后,能百折不挠,屡扑屡起,发愤重新完成繁重的系统工程,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典籍资料,我们的历史中不尽是消极成分,我们的先人中也有值得学习的楷模!
一、胡三省遗失注《资治通鉴》的书稿
胡三省(1230年-1302年),字身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新昌)失陷后,手稿在流亡新昌(今广东台山)途中散失。宋亡后,重新撰写。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及《释文辩误》(12卷),对《通鉴》作校勘、考证、解释,对《释文》作辩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
二、谈迁写《国榷》的书稿被窃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作者:谈迁(1594年—1658年)。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天启元年(1621年)始编著,初稿六年后完成,据称此书“六易其稿,汇至百卷。”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顺治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京,访问前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阅读公家档案,重新校订《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苏轼在《超然亭记》中写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有力反驳了“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的消极观点、功利境界。只要换个思维,会发现历史中很多积极的因子的。历史从古走到今,被记载下来的毕竟只是少数,努力挖掘,是会发现很多让自己振奋、感动的人物、故事。
一、胡三省遗失注《资治通鉴》的书稿
胡三省(1230年-1302年),字身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中国宋元之际史学家。南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自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新昌)失陷后,手稿在流亡新昌(今广东台山)途中散失。宋亡后,重新撰写。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及《释文辩误》(12卷),对《通鉴》作校勘、考证、解释,对《释文》作辩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
二、谈迁写《国榷》的书稿被窃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作者:谈迁(1594年—1658年)。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天启元年(1621年)始编著,初稿六年后完成,据称此书“六易其稿,汇至百卷。”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顺治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京,访问前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阅读公家档案,重新校订《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苏轼在《超然亭记》中写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有力反驳了“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的消极观点、功利境界。只要换个思维,会发现历史中很多积极的因子的。历史从古走到今,被记载下来的毕竟只是少数,努力挖掘,是会发现很多让自己振奋、感动的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