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对胆绞痛一定不陌生,疼痛往往发生在饱餐后的晚上或深夜,位置多在右上腹部,甚至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严重者皮肤、巩膜泛淡黄色,或者出现黄疸。对于突发的胆绞痛,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确诊,但是对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病的时候疼,等折腾到医院反而不疼了,受尽煎熬后没准还得挨上几个白眼。其实在疼痛初期,不妨试试按压胆囊点,这个经外奇穴会带来神奇的效果哦。
1、身体穴位——奇穴胆囊
A.沿着外踝尖向上推按,临近膝关节时,在小腿外侧会摸到一个圆形的骨性突起,这就是腓骨小头,在腓骨小头的前下方是阳陵泉穴,而可以缓解胆绞痛的胆囊穴就在阳陵泉直下约三横指的地方。
B.发生胆绞痛时,这里往往有明显的压痛,而用力按压则可以缓解胆绞痛。点按时,除单点胆囊一穴外,还可以自阳陵泉至胆囊循经点按,可增强止痛效果。
2、耳穴处方
A.主穴 胰胆----耳甲艇的后上部;
配穴 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十二指肠----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
大肠----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
B.耳穴压豆或用棉签按照上述顺序依次点压,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反复操作直到疼痛缓解。
1、身体穴位——奇穴胆囊
A.沿着外踝尖向上推按,临近膝关节时,在小腿外侧会摸到一个圆形的骨性突起,这就是腓骨小头,在腓骨小头的前下方是阳陵泉穴,而可以缓解胆绞痛的胆囊穴就在阳陵泉直下约三横指的地方。
B.发生胆绞痛时,这里往往有明显的压痛,而用力按压则可以缓解胆绞痛。点按时,除单点胆囊一穴外,还可以自阳陵泉至胆囊循经点按,可增强止痛效果。
2、耳穴处方
A.主穴 胰胆----耳甲艇的后上部;
配穴 肝----耳甲艇的后下部;
十二指肠----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
大肠----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
B.耳穴压豆或用棉签按照上述顺序依次点压,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反复操作直到疼痛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