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的定义。
通过正午太阳高度来测出来的“日”,其实是“真太阳日”。
真太阳日每天的长度都不尽相同,古代中国人发明的“晷”,就是用来测量“真太阳日”之下的“时辰”划分的。测出来的也是真太阳时。
“晷”这种测时工具,真是靠天吃饭了。阴天无法使用。晚上无法使用。
为了全天候的计时,古代人发明了很多工具。比较精确的是“漏刻”。
“漏”的滴水方式,可以尽量做得很均匀(让水面尽量保持不变,使得压力不变,测滴水的速度几乎恒定)。
但“刻”是比较慢弄的,因为真太阳日每天长度不一。
如果一年到头都只使用“一根箭刻”,那么误差也是很大的。通常观察加经验,后来使用的“箭刻”大约有91到92支。差不多是一个天文季里的每天要换一支箭。
每支箭的刻度都有一点点区别,以保证读出的数据与真太阳时尽量同步。
而我们现在用的”手表“,是平太阳时,这个是很晚之后才提出来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