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点说,我倒觉得苏轼是熙宁至元佑间政治眼光最佳的几人之一。王安石变法,弄的弊端太多,苏轼反对这个正常。到司马光尽废新法,过犹不及,头脑清醒的人当然也要反对。毕竟弊端是可以修正的,但是变法图强本是正理。吕公著、范纯仁不也反对全废新法吗?无非是这个觉得保甲不该废,那个觉得青苗不能废,觉得免役不能废的就更多了。两种选择上,苏轼都没错。觉得他没政治眼光或能力的,得说谁有眼光和能力,摆出来才行。至于楼上有人说朱熹,他的话能信?这丫就一个王安石死黑,看苏轼晚年与王安石交往,来黑一下苏轼而已。朱熹很多观点,是从涑水记闻、邵氏见闻录等笔记里来的,涑水记闻里有一些是伪作,这个已经确认。邵氏父子,呵呵,就是造谣专业户啊,里面的东西完全经不起推敲。再者,宋人轶事辉编,集各类王安石材料,基本荒谬不经,一看就是南宋那些人拿来黑王安石的。最近看王安石的各种资料有些多,也相应的研究了一下苏轼,发觉王安石应该早用苏轼啊……可惜了!王安石那些变法骨干里,有好感的只有章惇,其他的看不爽,要是有苏轼,那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