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明均吧 关注:480贴子:2,142
  • 10回复贴,共1

【闲聊】《七夕之国》中的「七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灌水闲聊……)
日本人对於「七夕」这组汉字,既不是读作类於中古汉语音读的「しちせき(Shi-Chi-Se-Ki)」,也不是读成传统训读「ななゆう(Na-Na-Yuu)」。他们是读作了和「七夕」完全搭不上的字音∶「たなばた(Ta-Na-Ba-Ta)」。
真是够诡异了。
以前没仔细看。最近重新读岩明均先生的《七夕之国》才注意到,日本的「七夕」,居然是来自於原始绳文时代的「棚机津女的祭典」。大意是说,在文明初开之前的倭地人民,会找位处女(巫女)来织布,并将这种特殊的布献给天神,人民以此盼望天神保佑当年能够五谷丰登。
「棚(たな/Ta-Na)」是某个搭建起来的特殊祭坛,「机(はた/Ha-Ta)」是织布机。「棚机」连起来,就读成了「Ta-Na-Ba-Ta」。巫女在河边搭起祭坛织布,贡献给下凡作客的天神。
公元七世纪,当日本人从遣唐使那边,听到了中国「牛郎织女」的天文爱情故事,觉得同样是在讲「机织女」的故事,怎麼就比他们的「棚机津女」故事好听得太多了呢?完全被比下去了。
最后,他们的文人雅士们,也想附庸风雅,过起这种浪漫的「七夕」活动。但是,或许日本人又有些奇妙的民族自尊心(国粹),不甘愿完全放弃他们原有的传统。因此,他们便规定∶
看到「七夕」这两个汉字,不能照字面读成「七夕」;在大脑里,要自动转换成「棚机」的读音,才是有教养的人的念法。
我在想,或许岩明均先生就是从这个莫名其妙的语言文字转换怪事,才启发他对这部「科幻 – 推理」作品《七夕之国》的创作灵感∶
1. 七夕原本和牛郎织女的爱情无关。日本七夕是后来的附会。
2. 棚机津女祭典是和「天神下凡/外星人降临」、「赐福当地百姓」有关。


1楼2014-10-30 10:36回复
    其实当初看七夕之国的时候。。。结局没看懂。。。。


    IP属地:湖北3楼2014-11-13 10:19
    回复
      总觉得是烂尾作品


      5楼2014-11-30 23:29
      收起回复
        能不能在翻译一遍呢,感觉中文版的翻译都不怎么样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8-06 22:44
        回复
          这部漫画也很好看,当初直接加快我的日语学习进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2-28 05: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