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吧 关注:707,560贴子:11,357,765

【采风】 往往只有优秀的⼈才拥有有效的⼈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北京大学吧,@坚定chenheyan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1-03 17:49回复
    作者不记得了。
    有⼀次在北⼤讲座,遇到⼀位学⽣问我,“⽼师,你说学习重要,还是经营⼈脉重要?”看着他⼀脸⼤杂烩的表情,我先拿出本⼦记下了这个问题,然后告诉他说,这是个⽐较⼤的话题,我会仔细写篇⽂章放在⽹上的, 然后给了他我的博客地址 。⽽后⼜补了⼀句,“相信我,所谓的⼈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让我们细说从头。先动脑思考⼀下,你愿意与什么样的⼈成为朋友?从幼⼉园开始,每个⼈就都已经有⼀些选择朋友的原则——尽管并不⾃知。事实上,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必然造成⼈与⼈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观察⼀下,就可以看到事实:幼⼉园⾥玩具多的孩⼦更容易被其他孩⼦当作朋友。那么,玩具最多的孩⼦朋友最多么?答案并⾮肯定。
    如果你像我⼀样有机会、也恰好愿意多花⼀点⼼思与那个玩具最多的孩⼦交谈的话,你也很快就会发现,在他的⼼⽬中,与所有成年⼈⼀样,朋友被划分为“真正的朋友 ”和“⼀般的朋友”。以下我们姑且把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叫做“⼩强”。
    当时我很好奇。耐⼼等待⼩强告诉我谁是他“真正的朋友”。最终,他告诉我,真 正的朋友只有两个。其中⼀个是男孩,另外⼀个是 ⼥孩。那我就问他,“为什么你认为 那男孩是你真正的朋友?” ⼩强⼀秒钟都没犹豫, 告诉我说,“他从来都不抢我的玩 具,他跟我换。”我⼜问他,“那,为什么你认为那⼥孩是你真正的朋友?”这次⼩强犹豫了好⼀阵⼦,在确定我会给他保密之后,磕磕巴巴地说,“她好看。我把新玩具全都先给她……”我笑。过⼀会⼉⼜问他,“她觉得你好看么?” ⼩强愣了⼀下,满眼的⽆辜,“不知道……”我⼜问,“那她现在⼿⾥的玩具是谁的?” ⼩强突然显得很 紧张,“不是我的。”我决定不去问那⼩⼥孩什么问题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03 17:55
    回复
      基于种种原因,⽣活中总是只有少数⼈是⼤多数⼈想要结交的朋友。但是同样基于种种原因,⼤多数⼈并不知道那些少数的⼈是如何理解他们⼤多数⼈的⾏为的。刚才⼩强说他那个“真正的朋友”从来都不“抢”他的玩具,⽽是“换”。注意这两个词。
      在这⾥我们不讨论所谓的“⼼计”。确实有些⼈有很深的城府,⾄少⽐另外⼀些⼈更深,他们可以⽤常⼈想不出的,就算想得出来也做不到的⼿段达到⾃⼰的⽬的。在这⾥,我们只讨论最普遍的情况。
      所有的⼈都喜欢并重视甚⾄偏爱⼀种交换,“公平交换”。⼩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所拥有的玩具数量,使得他从概率⾓度出发很难遇到“公平交换”,因为绝⼤多 数孩⼦没有多少玩具,甚⾄⼲脆没有玩具,所以,那 些孩⼦实际上没有机会,也没有能⼒与他进⾏“公平交换”。对他来讲,不公平的交换, 等同于“抢”,没有⼈喜欢“被抢 ”。⽽与他“换”的那个男孩,让⼩强感受到公平。 ⼩强也有⾃⼰想要的但是却不拥有 的,所以,他也去“换”⽽不会去“抢,”因为他⾃⼰就不喜欢“被抢”——把最新的玩具都给那⼥孩先玩……
      某种意义上,尽管绝⼤多数⼈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 交换关系”。可是,如果⾃⼰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就更可能变成“索取⽅” ,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对⽅的负担。这样的时候,所谓的“友谊”就会慢慢⽆疾⽽终。也有持续下去的时候,但更可能是另外⼀⽅在耐⼼等待下⼀次交换,以便实现“公平”。电影《教⽗》⾥,棺材铺的⽼板亚美利 哥?勃纳瑟拉决⼼找教⽗考利昂替他出⽓并为⾃⼰的⼥⼉讨回公道的时候,亚美利哥就是“索取⽅”。许多年后, 教⽗考利昂终于在⼀个深夜敲开了亚美利哥的 门……
      所以,可以想象,资源多的⼈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外⼀个资源数量同样多或者资源质量对等的⼈进⾏交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更容易产⽣。事实上,⽣活⾥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哪怕在校园 ⾥,“交换”本质没有体现的那么明显,但 是,同样性质的⾏为并不鲜见。⽐如,某系公认的 才⼦,会与另外⼀个系⾥公认的另外 ⼀个才⼦会“机缘巧合”地邂逅⽽后成为“死党”。俗话常说,“英雄所见略同”,可能就是他们⼀间如故的原因,所以,他们之间的谈 话以及任何其他活动往往都会让他们 觉得相互⾮常“投机”。
      这样的例⼦太多太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1-03 18:02
      回复
        坚定这个ID好熟,居然还共同关注冒险岛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03 18:03
        收起回复
          当15岁的沈南鹏和14岁的梁建章第⼀次相识时, 这两个懵懂少年不会意识到17年后他俩会联⼿创造⼀个中国互联⽹产业的奇迹。在1982年第⼀届全国中学⽣计算机竞赛上,这两个数学“神童”同时获奖。
          不是因为他们两个要好,才各⾃变得优秀。⽽是因为他们各⾃都很优秀,才可能⾮常要好,⽽后命运的碰撞产⽣绚丽的⽕花。
          ⽽反过来,这些被公认为优秀的⼈,事实上往往并 不“低调”,也并不“平易近⼈ ”。这并不是他们故意的。他们⽆意去惹恼⾝边那 些在他们看来“平庸”的⼈,只不过⽆形中他们有这样的体会——“与这些⼈交流,沟 通成本太⾼……”除⾮有⼀天,这些⼈终于意识到⾃⼰应该保护⾃⼰,因为有些误解根本没机会解释。于是,他们开始“谦 虚”,他们学会“低调”,他们显得“平易近⼈”。
          好多年前,我注意到⼀个现象,当别⼈求助于我的时候,我内⼼往往⾮常抵触,却⼜怕别⼈说我是所谓的“不够意思的⼈”,于是硬着头⽪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有⼀次特别受伤的时候,突然⼀闪念,想明⽩,原来 这种尴尬本质上并不是来⾃于我没有 “乐于助⼈”的品性,⽽是来⾃于我⾃⼰的精⼒并不⾜够旺盛,没有旺盛到处理⾃⼰的事情绰绰有余的同时,还有⼤把的时间精⼒⽤来帮别⼈做事——事实上,我⾃⼰根本已经是正在过河的泥菩萨。后来,我开始怀疑,雷锋的领导是否太⽩痴,因为他没有给⾃⼰的下属分配⾜够的⼯作。——这是那天晚上与我 来讲⾮常惊喜的⼀件事⼉,因为我发现我正在独⽴思考。
          承认⾃⼰能⼒有限,是⼼理健康的前提。从我重新思考雷锋的领导那天开始,我挣扎着去学习如何做事量⼒⽽⾏。说起来好笑,⾃⼰的智商有限到过去竟然没想到“量⼒⽽⾏”是如此⾼难度的⾏为模式——1) 承认⾃⼰能⼒有限;2) 不怕在别⼈⾯前露怯; 3) 敢于不去证明⾃⼰是“好⼈”……
          所以说,往往只有优秀的⼈才拥有有效的⼈脉。并且正因为这些⼈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才更加注重⾃⾝的质量,知道不给他⼈制造⿇烦, 独善其⾝是美德。常⾔说,“事多故⼈离”,是⾮常准确的观察。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1-03 18:09
          回复
            交朋友还想着利益关系的,都是不折不扣的蛀虫,总想着要汲取什么。可怜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11-03 18:10
            收起回复
              读起来真困难。。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03 18:11
              收起回复
                对头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4-11-03 18:17
                回复
                  豆瓣看过


                  11楼2014-11-03 18:18
                  回复
                    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 的所谓⾼效的⼈脉居然会破门⽽⼊。你所遇到的⼈将来⾃完全不同的层⾯,来⾃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不同的⽅向。⽽你⾃⼰也不再是过去⼀⽆是处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 ,你扮演的是“乐于助⼈”的⾓⾊——很少有⼈讨厌善意的帮助,更何况你是被找来提供帮助的呢。
                    甚⾄,你会获得意外的帮助。如果你是⼀个优秀的⼈、有价值的⼈,那么就会有很多另外优秀的⼈、有价值的⼈为你提供帮助。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帮助往往确实是“⽆ 私”的。正如没有哪个医⽣做到救死扶伤之后仅仅因为酬劳太少⽽恼羞成怒的⼀样,那 些品质优秀到⼀定地步,境界豁达到⼀定层次的 ⼈,往往真的可以做到“施恩不图报” 。因为对他们来讲,能够有机会“验证⾃⼰的想 法”本⾝就已经⽐什么都重要,并且可以令他们⾝⼼愉悦。然⽽真正有趣的现象是,被帮 助的你也正因为并⾮寻常之辈,所以⼀定懂得“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最终 皆⼤欢喜,只因为“沟通成本⼏近 于零”,同时的效果⾃然是“交流收益相对⽆穷放 ⼤”。良性循环。
                    ⽣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打造⾃⼰,把⾃⼰打造成⼀个优秀的⼈, ⼀个有⽤的⼈,⼀个独⽴的⼈,⽐什 么都重要。打造⾃⼰,就等于打造⼈脉——如果⼈ 脉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重要的话。事实上,我总觉得关于⼈脉导致成功的传说其实⾮常虚幻,只不过是不明真相的⼈只好臆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我并不是说,从此就不⽤关⼼⾃⼰⾝边的任何⼈了,或者说从此就⽆需与任何⼈打交道了。善于与⼈交往也是⼀种需要学习,并且也需要耗费⼤量时间实践的技能。我只是提醒你,别⾼估⾃⼰,误以为⾃⼰有那么多⾜够的时间可以妥善地处理好你与你⾝边所有⼈的关系。浏览⼀下你的⼿机通讯簿⾥的名字 吧,有多少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 这么多年,我只见过两三个⼈回答我说,“最长时间没联系的,也不超过两个星期。” 其中⼀个还是特别固执⽽特殊的⼈,他的⼿机通讯 簿⾥,总计才有22个名字。
                    事实上,真正的关⼼最终只有⼀个表现:为之⼼⽢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 时间。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当你把时间花费到⼀个⼈⾝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上倾注了你⽣命的⼀段——哪管最终的结果如何, 反正,那个⼈那件事都成了你⽣命中的⼀部分,不管最后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每个⼈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1-03 18:21
                    回复
                      所以最终,“真正的好朋友”谁都只有⼏个⽽已。
                      这实在是⼀个⼤到写两本书都可以的话题。以下是我的⼏个简单的,但实践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建议:
                      专⼼做可以提升⾃⼰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个值得交往的⼈; 学会独善其⾝,以不给他⼈制造⿇烦为美德;⽤你的独⽴赢得尊重; 除⾮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活上都不能独善其⾝的⼈;那些精神⽣活上都不能独善其⾝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较困难; 真正关⼼⼀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上花费甚⾄浪费更多的时间; 记住,⼀个⼈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1-03 18:24
                      回复
                        (正文完)
                        =====================================================
                        以前在读者上读过一篇类似的文章,感慨很深:一个人不是因为身边的人优秀才变得优秀,而是因为自己优秀,身边才聚集着优秀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我身边的同学都读北大,我才能读北大,而是我能读北大,身边的同学才都是北大人。
                        所以,吧里一些同学的心态真的应该好好调整。不要因为这个吧谁都能发言,就有些激动。如果总是发一些无关紧要的水帖,伸手帖,而不是自己去努力奋斗,磨练自己提高自己,那永远和北大是两个世界。
                        原来我初中高中的时候总是想,要是我能认识一个清华北大的人该多好!后来我懂了,即使当时摆一个真的清华北大的人在我面前,也什么都不会发生:我和他学识经历的差距太大,他根本不会对我说什么,说了我也不明白。
                        所以有些同学给我写私信希望有深交,我非常抱歉地无法做到这一点。不是我太吝啬和冷漠,而是的确也说不出什么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就不耽误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了。我同样被崇拜的人忽略着:前天看人人一个总结bschool financephd申请的文章写的非常赞,我顺藤摸瓜找到了原作者,热情洋溢地留了很多言,并希望他能教我点什么——这是不是和那些面对我的高中同学们类似呢?很遗憾过了这几天他丝毫没有任何回应。不过我也非常理解:毕竟他也给不了我什么。而且说不定在言谈中,他已经发现我完完全全地没入门,根本无从下口。
                        人就这么有条不紊地被不同层次的经历隔阂着。我倒是应该再努一些力,把自己打造得更优秀一些,身边自然会聚集更优秀的朋友。
                        另:今天看到一个绝妙的故事。一群农民种地空隙间聊天讨论皇帝的生活,一个农民说:“皇帝耕地用的锄头一定是金子做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03 18:28
                        回复
                          楼主说的很好,基础决定建筑。才华为基础,脉为建筑,不来才华何来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1-03 19:24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03 19: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