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骨,为何正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有非常好的疗效?(下)
正常脊柱的活动不但要靠骨骼、关节来支撑,同时,也要靠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维系。内外的自然平衡协调是保证人体脊柱健康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种原因,致使脊柱内外失去平衡,椎体关节的错缝或轻度的位移,超出了正常生理解剖位置和人体自身承受范围,便可出现腰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滑脱、小关节紊乱、椎管狭窄等现象。这些病变可导致腰、腿酸麻胀疼等,如果将错缝(位)的椎体重新复位到正常(或代偿)的位置,各种不适症状即会减轻、消失。
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骨错缝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旦出现了腰突症,就会存在椎骨错缝,脊柱内外失去平衡,棘突偏歪。椎间盘是位于人体脊柱两锥体之间,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的一个密封体。正常的椎间盘内成真空状,且四周压力均匀,而突出后的椎间盘就打破了这个平衡,由于受力偏于某一方向,上下椎体的位置必然产生改变(骨错缝);椎骨间的缝(位)后,周围软组织应急性的紧张,肌肉僵硬、痉挛(筋出槽),如果这种平衡失调不纠正过来,就会导致本病的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椎骨错缝(位),是按照三维方向旋转和位移的,一方面椎间盘突出后,髓核直接压迫刺激着神经根或硬膜囊;另一方面,神经根通过椎间孔时,其空间变小、变窄,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卡压,产生水肿和无菌性的炎症,出现腰腿酸麻胀疼等不适症状。
那么,哪些原因可以引起椎骨错缝(位)呢?除直接外伤,主要是不经意的扭、闪腰和退行性病变导致的。如:失足落空、脚踩滑物、弯腰拾物、转身拖地、翻身起卧、抬、拉、搬、举重物、不正确的睡姿、坐姿及运动方式,超负荷的劳动、特殊的工作姿势等,都可造成脊柱关节错缝(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运动锻炼的减少,一些人出现椎间盘退化现象,周围血管神经供血、供氧不足,韧带肌肉筋膜功能、弹性降低,裹缚不住椎体,慢慢使其错缝失衡。
明白了腰椎间盘突出与椎骨错缝(位)的关系,就能理解、懂得正骨治疗腰突症的机理了,“解铃还需系铃人”,找出真正的致病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通过特定的手法正骨复位后,脊柱内外达到自然平衡,突出物产生了位移(或回纳),同时,对神经根的压力变小,炎症、水肿减轻、吸收,各种不适症状好转、消失,腰椎间盘突出症得以康复。
——转自本人博客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