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2014级学生来说,2014年是一段值得记忆的岁月:3月,我们百日冲刺,全力以赴备战高考;6月,我们厚积薄发,做出人生完美答卷;9月,我们怀揣梦想,踏入了大学的大门。我们的目标,在这一年终于实现;我们的人生,也在这一年完全改变。
然而,当“使命”完成之后,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却迷茫了:我们为什么来到大学?我们来到大学要做什么?我们来到大学能做什么?在踏入大学的大门之前,我们从未想过大学会是怎样。在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一直在家长们的耳提面命下向着大学努力,甚至有的同学已经达到了“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步。第一次脱离家长独立生存,我们的心中不断充斥着无助和思念;失去了努力的目标,我们的眼前几乎是一片迷茫。
很多年以前,读大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如果哪个村子里出了一个大学生,那可是百年一遇的大事,全村都会敲锣打鼓欢送。而现在,大学生似乎已经不值钱了。甚至有人说,读大学已经没用了,要想挣钱,还不如去搬上四年砖,比读大学划算多了!据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该市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这样的考生多是农村考生。而事实上,据一个专业机构所作的调查分析,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估计接近700万人。而2009年所能提供的有效工作岗位,保守估计,只有150万。 剩下的就是失业人数了。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近日公布了一系列的数据:截至3月10日为止,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这就是我们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那么,我们读大学还有用吗?答案不可否置。
提起大学一词的由来,很多人马上就联想到了儒家四书中的《大学》了,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大学这个名字起源于《佛经》。《中阿含经》中有—是谓比丘一切大学,而《破邪论》中也提到了—大学佛经为众法师,甚至在《观音义疏记 》中也有—既皆禀大学佛智慧,俱知佛身是大觉性。所以,我们现在所提到的大学与古代四书中的《大学》并不相同。而我们现代的大学与古代的“大学”—太学,虽只有一点之差,但是却有很大的差别。太学只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而现代的大学则是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她的目的是培养全面人才。所以,读大学,怎么会是一件无用的事呢?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呢?进入大学后,我就一直在思索、在探寻,希望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今已经两个月过去了,我加入了自己选择的组织和社团,也参与了形形色色的活动,见到了其他人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这些组织与社团各有千秋,不同的学生的生活方式也是截然不同。他们有的人以书为友,整日徘徊在教室与图书馆之间,把大学作为学习的圣地;有的人热心积极,参与了很多校、院级组织,忙得不可开交,把大学作为提升自我的跳板;有的人找到了心仪的“另一半”,一有时间就粘在一起,把大学作为谈情说爱的场所;也有的人觉得自己终于自由了,整日沉溺于网吧不可自拔,把大学作为放纵自我的游戏厅。我不能妄加评论他们的生活方式正确与否,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也在追寻自己读大学的意义。
儒家中的《大学》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这个《大学》和我们上的大学不同,但我觉得这正是我来到大学应该做的事情—提高自身的修养,追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想,我应该每天三省吾身,每天提醒自己;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理想,不要忘记目标;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学习,不要忘记看书;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包容,不要忘却善心;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身体,不要忘记锻炼;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微笑,不要忘记快乐;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爸妈,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自己不能忘记的事情。
所以,我想我已经对读大学有了一个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追梦。既然选择了进入大学,就要兼顾学习与工作两面,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成功的自己;这就是我读大学的意义了。
然而,当“使命”完成之后,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却迷茫了:我们为什么来到大学?我们来到大学要做什么?我们来到大学能做什么?在踏入大学的大门之前,我们从未想过大学会是怎样。在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一直在家长们的耳提面命下向着大学努力,甚至有的同学已经达到了“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步。第一次脱离家长独立生存,我们的心中不断充斥着无助和思念;失去了努力的目标,我们的眼前几乎是一片迷茫。
很多年以前,读大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如果哪个村子里出了一个大学生,那可是百年一遇的大事,全村都会敲锣打鼓欢送。而现在,大学生似乎已经不值钱了。甚至有人说,读大学已经没用了,要想挣钱,还不如去搬上四年砖,比读大学划算多了!据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该市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这样的考生多是农村考生。而事实上,据一个专业机构所作的调查分析,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估计接近700万人。而2009年所能提供的有效工作岗位,保守估计,只有150万。 剩下的就是失业人数了。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近日公布了一系列的数据:截至3月10日为止,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这就是我们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那么,我们读大学还有用吗?答案不可否置。
提起大学一词的由来,很多人马上就联想到了儒家四书中的《大学》了,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大学这个名字起源于《佛经》。《中阿含经》中有—是谓比丘一切大学,而《破邪论》中也提到了—大学佛经为众法师,甚至在《观音义疏记 》中也有—既皆禀大学佛智慧,俱知佛身是大觉性。所以,我们现在所提到的大学与古代四书中的《大学》并不相同。而我们现代的大学与古代的“大学”—太学,虽只有一点之差,但是却有很大的差别。太学只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而现代的大学则是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她的目的是培养全面人才。所以,读大学,怎么会是一件无用的事呢?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呢?进入大学后,我就一直在思索、在探寻,希望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今已经两个月过去了,我加入了自己选择的组织和社团,也参与了形形色色的活动,见到了其他人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这些组织与社团各有千秋,不同的学生的生活方式也是截然不同。他们有的人以书为友,整日徘徊在教室与图书馆之间,把大学作为学习的圣地;有的人热心积极,参与了很多校、院级组织,忙得不可开交,把大学作为提升自我的跳板;有的人找到了心仪的“另一半”,一有时间就粘在一起,把大学作为谈情说爱的场所;也有的人觉得自己终于自由了,整日沉溺于网吧不可自拔,把大学作为放纵自我的游戏厅。我不能妄加评论他们的生活方式正确与否,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也在追寻自己读大学的意义。
儒家中的《大学》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这个《大学》和我们上的大学不同,但我觉得这正是我来到大学应该做的事情—提高自身的修养,追逐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想,我应该每天三省吾身,每天提醒自己;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理想,不要忘记目标;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学习,不要忘记看书;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包容,不要忘却善心;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身体,不要忘记锻炼;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微笑,不要忘记快乐;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爸妈,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自己不能忘记的事情。
所以,我想我已经对读大学有了一个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追梦。既然选择了进入大学,就要兼顾学习与工作两面,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成功的自己;这就是我读大学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