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谚语,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人善被人欺”的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要不要因此再也不做善人?
你像小孩,唤起了强人的痛苦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内在的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小孩”,那么,我们是怎么把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上呢?
答案是,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小孩”,就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父母”自居;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父母”,就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小孩”自居。
这是最基本的投射规律,由此,就引出了“人善被人欺”的结局。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有包容力的强大,但更常见的善良是绵羊一般的软弱和顺从,假若你具备的是这样的善良,那么,别人很容易将他“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你身上,而他以“内在的父母”自居。
如果这个人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是羞辱与被羞辱的关系,那么,当他把“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忍不住羞辱你。
读书时,一个老师才华横溢,我尊敬他,一次在校园里遇见他,我毕恭毕敬地站在路边,将主路让给他,对他说:“老师,您好。”没想到,他不仅没做任何回应,反而头向旁边一扭,好像很蔑视我一样地走过去了。
这让我很受伤,也不仅怀疑,难道我做错了什么?
后来发现,不仅我在他面前得到了这种待遇,我们大多数同学和他打招呼时都得到了相同的待遇。
显然,这个老师的内心世界有一些问题。当我毕恭毕敬地和他打招呼时,他对我表示了蔑视。那么可以推测,他忍不住和我建立一个蔑视与被蔑视的外部关系,是因为他的内在关系是蔑视与被蔑视的,也即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是蔑视与被蔑视,抛弃与被抛弃。
他有这样的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而我向他毕恭毕敬地打招呼时,无疑就是自动把自己摆在了孩子一般的地位上,我是甘于以小孩自居,而将他当作了父母一样的权威。我尊敬他,是因为我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内在的小孩”尊敬“内在的父母”。
但我越是以小孩自居,他就越加忍不住要把他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到我身上。我越将他视为权威,他就越容易以“内在的父母”自居。既然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是攻击、蔑视与抛弃的关系,那么他这个“父亲”就越容易攻击、蔑视和抛弃我这个“小孩”。
他的确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当我和其他学生以小孩自居时,就强烈唤醒了他的“内在的小孩”的受伤感,从而令他失控性地对我和其他学生表示蔑视。
假若我和其他学生不毕恭毕敬地对待他,像对待权威一样,而是平等地对待他,那么他的这种投射会弱很多。譬如,我一个同学在和他打招呼时,他就会给予善意的回应。那个同学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原来,他没有毕恭毕敬地站在路边,而是大大方方地站在主路上,生生地挡住了这个老师的前进方向,然后用比较平等的口吻和这个老师打招呼。
既然这个学生不像孩子一样,那么这个老师也就不容易将“内在的小孩”投射给他。并且,这个老师很希望做强者,而这个学生挡住了他的主路,他不会愿意绕路,因为绕路是弱者的行径。所以,他只好给这个学生做善意的回应。
更重要的是,这个学生还获得了这个老师的特殊待遇,后来得到过他不少帮助。
这个老师为什么唯独对这个学生这么好?
亲子关系和普通的人际关系一样,如果大人向孩子施暴时,在承受暴力的那一刻,无论大人是什么理由,孩子心中一定会有愤怒产生。
不过,因为太渴望获得养育者的亲近,也因为养育者的力量太过于强大,孩子会惧怕失去爱,也惧怕遭到更严厉的惩罚,所以不敢表达愤怒。这种体验日积月累,会让这个人的“内在的小孩”充满窝囊感。
然而,这个“内在的小孩”是渴望反抗的,他会恼怒自己为何不敢反抗,为何这么窝囊。
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谚语,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人善被人欺”的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要不要因此再也不做善人?
你像小孩,唤起了强人的痛苦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内在的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小孩”,那么,我们是怎么把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上呢?
答案是,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小孩”,就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父母”自居;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父母”,就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小孩”自居。
这是最基本的投射规律,由此,就引出了“人善被人欺”的结局。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有包容力的强大,但更常见的善良是绵羊一般的软弱和顺从,假若你具备的是这样的善良,那么,别人很容易将他“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你身上,而他以“内在的父母”自居。
如果这个人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是羞辱与被羞辱的关系,那么,当他把“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忍不住羞辱你。
读书时,一个老师才华横溢,我尊敬他,一次在校园里遇见他,我毕恭毕敬地站在路边,将主路让给他,对他说:“老师,您好。”没想到,他不仅没做任何回应,反而头向旁边一扭,好像很蔑视我一样地走过去了。
这让我很受伤,也不仅怀疑,难道我做错了什么?
后来发现,不仅我在他面前得到了这种待遇,我们大多数同学和他打招呼时都得到了相同的待遇。
显然,这个老师的内心世界有一些问题。当我毕恭毕敬地和他打招呼时,他对我表示了蔑视。那么可以推测,他忍不住和我建立一个蔑视与被蔑视的外部关系,是因为他的内在关系是蔑视与被蔑视的,也即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是蔑视与被蔑视,抛弃与被抛弃。
他有这样的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而我向他毕恭毕敬地打招呼时,无疑就是自动把自己摆在了孩子一般的地位上,我是甘于以小孩自居,而将他当作了父母一样的权威。我尊敬他,是因为我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内在的小孩”尊敬“内在的父母”。
但我越是以小孩自居,他就越加忍不住要把他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到我身上。我越将他视为权威,他就越容易以“内在的父母”自居。既然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是攻击、蔑视与抛弃的关系,那么他这个“父亲”就越容易攻击、蔑视和抛弃我这个“小孩”。
他的确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当我和其他学生以小孩自居时,就强烈唤醒了他的“内在的小孩”的受伤感,从而令他失控性地对我和其他学生表示蔑视。
假若我和其他学生不毕恭毕敬地对待他,像对待权威一样,而是平等地对待他,那么他的这种投射会弱很多。譬如,我一个同学在和他打招呼时,他就会给予善意的回应。那个同学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原来,他没有毕恭毕敬地站在路边,而是大大方方地站在主路上,生生地挡住了这个老师的前进方向,然后用比较平等的口吻和这个老师打招呼。
既然这个学生不像孩子一样,那么这个老师也就不容易将“内在的小孩”投射给他。并且,这个老师很希望做强者,而这个学生挡住了他的主路,他不会愿意绕路,因为绕路是弱者的行径。所以,他只好给这个学生做善意的回应。
更重要的是,这个学生还获得了这个老师的特殊待遇,后来得到过他不少帮助。
这个老师为什么唯独对这个学生这么好?
亲子关系和普通的人际关系一样,如果大人向孩子施暴时,在承受暴力的那一刻,无论大人是什么理由,孩子心中一定会有愤怒产生。
不过,因为太渴望获得养育者的亲近,也因为养育者的力量太过于强大,孩子会惧怕失去爱,也惧怕遭到更严厉的惩罚,所以不敢表达愤怒。这种体验日积月累,会让这个人的“内在的小孩”充满窝囊感。
然而,这个“内在的小孩”是渴望反抗的,他会恼怒自己为何不敢反抗,为何这么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