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县五官区划沿革
五官
滦南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滦河以西。东经118°8′-118°53′、北纬39°-39°38′。南临渤海,背靠京津,东南距京唐港40千米,东北距秦皇岛120千米,西距唐山44千米,两南距天津182千米,西北距北京250千米。面积1270平方千米。人口57万(2002年)。
县政府驻倴城镇。邮编:063500。区号:0315。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6℃,常年降水量658mm,年均日照2853小时,无霜期186天。
区划
滦南县辖17个镇:倴城镇、宋道口镇、长凝镇、胡各庄镇、坨里镇、姚王庄镇、司各庄镇、安各庄镇、扒齿港镇、程庄镇、青坨营镇、柏各庄镇、柳赞镇、南堡镇、方各庄镇、东黄坨镇、马城镇。
沿革
原为滦县辖区,1946年析滦县南部地区置县,因位于滦县南部,故名滦南县。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31年),县地属燕国。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县地属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地属辽西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立卢绾为燕王,县地入燕,属辽西郡海阳县。东魏武定八年、北齐高洋天保元年(550年),新昌更名为卢龙,县地属卢龙。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卢龙置马城县,属平州。治所在今滦南县东北部的马城村。这是滦南县境内最早设置的县级建制。辽天赞二年(923年),置滦州永安军,属平州。滦州之名始此,马城属之。金天会元年(1123年)夏六月,张珏以平州降宋,改马城为安城。天会二年(1124年)夏六月,金陷平州,安城复名为马城。元至元五年(1268年),省马城入滦州及乐亭,县地属永平路滦州。明代,滦州属京师省永平府,县地属滦州。清代,县地属直隶省永平府滦州。1912年后,县地属直隶省津海道滦县。民国17年(1928年)撤销津海道,改直隶省为河北省。
1935年,殷汝耕在通县建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22县,县地属滦榆区。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基本上是两种政权并存。河北沦陷后,建立了伪政权,县地属冀东道尹公署滦县所辖。随抗日战争的深入发展,冀东抗日革命根据地逐渐建立,县境为晋察冀边区冀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抗日战争结束后,滦县改称滦南县佐公署,驻地倴城,属冀东区行署第十三专署(冀东行政公署)。1947年4月21日,滦南县佐公署改称滦南县政府。1947年2月,国民党在倴城建立滦宁县,12月中旬,滦宁县政府逃到董各庄(今属宋道口镇)。1948年5月,又逃到滦县,被改编为河北省保安第五团。至此,滦宁县自然消亡。
1948年5月16日,十三军分区部队攻克国民党晏各庄据点,滦南县全境解放。1949年1月底,河北省全境解放。3月7日,冀东区行政公署划属华北人民政府领导。11日,冀东区行政公署恢复冀东行政公署名称。滦南县属第十二专属。1949年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全面调整行政区划,撤销行政公署,恢复河北省,
建立唐山专署,滦南县为其所辖。1954年7月,撤销滦南县建置,并入滦县。1958年11月29日,撤销滦县建制,建立唐山市滦州区。原滦南县境内分别划归滦州区、乐亭县和唐山市柏各庄区。1961年,部分公社划归丰南县。1963年1月,恢复滦南县建置,隶属于唐山地区专员公署。1968年,唐山地区专署改称唐山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称唐山地区行政公署,滦南县为其所辖。1983年5月16日,唐山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实行市管县体制,滦南县归唐山市领导。 (以上摘自滦南县政府网站)
2000年,滦南县辖15个镇:倴城镇、宋道口镇、长凝镇、扒齿港镇、程庄镇、青坨营镇、胡各庄镇、姚王庄镇、安各庄镇、柳赞镇、南堡镇、杨岭镇、坨里镇、司各庄镇、柏各庄镇。总人口570535人,各乡镇人口: 倴城镇 106926 宋道口镇 51051 长凝镇 50767 胡各庄镇 50556 坨里镇 18710 姚王庄镇 16935 司各庄镇 43059 安各庄镇 25564 扒齿港镇 37996 程庄镇 50124 青坨营镇 28097 柏各庄镇 62659 杨岭镇 13137 柳赞镇 11963 南堡镇 299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五官
滦南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滦河以西。东经118°8′-118°53′、北纬39°-39°38′。南临渤海,背靠京津,东南距京唐港40千米,东北距秦皇岛120千米,西距唐山44千米,两南距天津182千米,西北距北京250千米。面积1270平方千米。人口57万(2002年)。
县政府驻倴城镇。邮编:063500。区号:0315。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6℃,常年降水量658mm,年均日照2853小时,无霜期186天。
区划
滦南县辖17个镇:倴城镇、宋道口镇、长凝镇、胡各庄镇、坨里镇、姚王庄镇、司各庄镇、安各庄镇、扒齿港镇、程庄镇、青坨营镇、柏各庄镇、柳赞镇、南堡镇、方各庄镇、东黄坨镇、马城镇。
沿革
原为滦县辖区,1946年析滦县南部地区置县,因位于滦县南部,故名滦南县。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31年),县地属燕国。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县地属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地属辽西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立卢绾为燕王,县地入燕,属辽西郡海阳县。东魏武定八年、北齐高洋天保元年(550年),新昌更名为卢龙,县地属卢龙。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卢龙置马城县,属平州。治所在今滦南县东北部的马城村。这是滦南县境内最早设置的县级建制。辽天赞二年(923年),置滦州永安军,属平州。滦州之名始此,马城属之。金天会元年(1123年)夏六月,张珏以平州降宋,改马城为安城。天会二年(1124年)夏六月,金陷平州,安城复名为马城。元至元五年(1268年),省马城入滦州及乐亭,县地属永平路滦州。明代,滦州属京师省永平府,县地属滦州。清代,县地属直隶省永平府滦州。1912年后,县地属直隶省津海道滦县。民国17年(1928年)撤销津海道,改直隶省为河北省。
1935年,殷汝耕在通县建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22县,县地属滦榆区。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基本上是两种政权并存。河北沦陷后,建立了伪政权,县地属冀东道尹公署滦县所辖。随抗日战争的深入发展,冀东抗日革命根据地逐渐建立,县境为晋察冀边区冀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抗日战争结束后,滦县改称滦南县佐公署,驻地倴城,属冀东区行署第十三专署(冀东行政公署)。1947年4月21日,滦南县佐公署改称滦南县政府。1947年2月,国民党在倴城建立滦宁县,12月中旬,滦宁县政府逃到董各庄(今属宋道口镇)。1948年5月,又逃到滦县,被改编为河北省保安第五团。至此,滦宁县自然消亡。
1948年5月16日,十三军分区部队攻克国民党晏各庄据点,滦南县全境解放。1949年1月底,河北省全境解放。3月7日,冀东区行政公署划属华北人民政府领导。11日,冀东区行政公署恢复冀东行政公署名称。滦南县属第十二专属。1949年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全面调整行政区划,撤销行政公署,恢复河北省,
建立唐山专署,滦南县为其所辖。1954年7月,撤销滦南县建置,并入滦县。1958年11月29日,撤销滦县建制,建立唐山市滦州区。原滦南县境内分别划归滦州区、乐亭县和唐山市柏各庄区。1961年,部分公社划归丰南县。1963年1月,恢复滦南县建置,隶属于唐山地区专员公署。1968年,唐山地区专署改称唐山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称唐山地区行政公署,滦南县为其所辖。1983年5月16日,唐山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实行市管县体制,滦南县归唐山市领导。 (以上摘自滦南县政府网站)
2000年,滦南县辖15个镇:倴城镇、宋道口镇、长凝镇、扒齿港镇、程庄镇、青坨营镇、胡各庄镇、姚王庄镇、安各庄镇、柳赞镇、南堡镇、杨岭镇、坨里镇、司各庄镇、柏各庄镇。总人口570535人,各乡镇人口: 倴城镇 106926 宋道口镇 51051 长凝镇 50767 胡各庄镇 50556 坨里镇 18710 姚王庄镇 16935 司各庄镇 43059 安各庄镇 25564 扒齿港镇 37996 程庄镇 50124 青坨营镇 28097 柏各庄镇 62659 杨岭镇 13137 柳赞镇 11963 南堡镇 299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