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99,942贴子:72,366,012
  • 4回复贴,共1

国民政府接收要员谈为何失东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编者注:作者金典戎,历任北平行 辕 (主任孙连仲)参谋长、东北行辕交通处长、哈尔滨警备司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1-20 22:09回复
    笔者去年在春秋曾撰「东北沦共的一页痛史」一文,连续刊载数期,记述我们在东北接收初期,和苏俄方面所发生的种种不愉快情事,而最后终于不得不作外交撤退的经过。但如果要推究起这种失败的责任来,归根结底,不能不说是由於左列几项因素所造成。
    雅尔达协定种下了祸根
    第一、人所共知的事实,是一九四五年二月罗斯福、邱吉尔、史达林三巨头,在「雅尔达」所签的秘密协定,在协定中规定着:「开大连市为自由港,由中苏共管中长铁路,和共同使用旅顺海军基地,外蒙古於公民投票后可以独立。」这一秘密协定的签署,打开了苏俄后来可以公开侵略东北的门户,以及给予苏俄可以公然「培植中共实力』的种种藉口。
    如果我们想要替罗、邱对史达林的这种让步,找一合理解释的话,那就是:他们从德黑兰到波茨坦,一直犯了「渴望苏俄加入太平洋战争」的错误,才种下了东北后来沦陷的恶因。
    但事实证明,在「雅尔达协定」签订的当时,日本在军事上已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对战争已渐有不支之势。苏俄加入太平洋战争与否,其实并无廹切的需要。所以当时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鲍尔温,称美国此项措施,为「无防卫的政治布置」,可谓持平之论。
    果然,史达林答应於对德战争结束后九十天内,参加对日作战。但在实际方面,他却於美方把原子弹投在日本广岛、长崎,举世人士都已经知道了日本有投降意向之后,才仓卒的向中国东北进军,以坐享其成!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20 22:10
    回复
      魏氏的第一次建议,是在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我东北接收工作人员,奉令作外交撤退时提出来的。他那时是担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先生的参谋长,和兼任驻华美军司令之职。他看出中国的东北问题,如果有苏俄在幕后作梗,决非单凭中国的外交谈判,所能奏效。所以他向蒋先生建议,东北的接收工作,可交由美军代为接收,然后再交给中国政府接管。
      蒋先生当时认为这样的作法,虽然可以从苏军手中把东北顺利的接收过来,但深恐因此有失国家的体面,经予婉言谢绝。
      这件事本来是非常机密的,当蒋、魏二氏举行此项会谈时,为了避免对外泄露起见,并未经过通译人员的传译,只由当时的侍从室高级参谋,后来出任天津特别市市长的杜建时将军从旁传话。可以说除了蒋先生、魏德迈将军和杜氏三个人外,并无其他人员在座。后来,杜建时和我在北平见面,由他亲口讲了出来,我才知道东北接收中间,还有这么一段经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20 22:16
      收起回复
        事后也有人怀疑魏德迈将军的意见,即使实行的话,会不会被苏俄所接受,这确是一个问题。但据我个人得到的情报,知道彼时的苏俄,於久战之余,元气大伤,而且由於战后的复兴,处处需依颇美国的帮助,只要美国肯这样做的话,它们还是不能不忍痛接受的。
        魏氏的第二次建议,是於一九四八年他到华北视察以后提出来的。
        那时,我已辞谢了「哈尔滨警备司令」,及「东北行营交通处处长」职务,回到北平任孙连仲将军的参谋长。
        魏德迈将军到了北平,住在东城的励志社我们替他准备好的一所旧王府大厅里。那次奉命指定和魏德迈将军谈军事问题的,是孙连仲将军和我两个人。
        由於我到过东北,那时东北的国军部队,正被围困於长春、四平、渖阳、锦州几个据点之内,无计可施。魏氏在和我们的谈话中,曾谈到由东北撤退以固守华北,待机反攻,以免大量国军在那里枯守,坐待末日的来临一类的话,并徵询我们的意见。
        老实说,以军事眼光来看这一问题,魏的主张是非常合乎当时环境的。魏氏的意思是:把东北国军撤回长城以内,以确保华北。他告诉我们说:「华北不保,则华中危殆;华中危殆,则整个中国大陆将发生动摇!」
        他认为东北现存的几个据点,就军事意义而言,已无死守的价值,我政府应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予以放弃。
        魏氏这两次建议,不仅具有真知灼见,而且坦率诚恳。
        他对於蒋先生,尤其是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地步。这种血性朋友,求之古今中外,都不可多得,我之所以佩服他,完全基於此种观点。
        可惜的是,魏氏的两次建议,皆未得实施。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20 22:18
        回复
          自己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1-21 1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