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兰煎汤喝,可以治疗感冒,咽喉炎,补血,治疗肝炎,口腔溃疡等,清热解毒,增强体质等
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马菜,那究竟马菜是什么?马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马菜又名红根菜、毛蜞菜、鸡肠儿、田边菊、竹节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叶长椭圆状披针形, 叶面粗糙有短毛, 边缘有粗状锯齿。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外围为一层舌状花,淡紫色,中央为多数管状黄花。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生于路边、荒野、山坡。李时珍言其“二月生苗,赤茎白根,长叶有刻齿”,“但不香尔。南人多采汋晒干, 为蔬及馒馅”。宋朝陆游诗曰“: 离离出草自成丛, 过眼儿童采撷空。”如今, 春天摘其嫩叶作蔬, 以沸水稍烫挤干, 拼配豆腐干或虾仁或鲜嫩竹笋切细,以麻油、酱油、味精等佐料拌食。若马菜叶逐渐长老,菜农则将其加工成菜干,隔水蒸食或与肉一起煮食,亦有风味。
马菜入药始见于唐代《本草拾遗》,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辛无毒,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能凉血止血,利尿消肿, 清热消毒,治咽喉肿痛、黄疸、肝炎、肺热咳血、血痢、便血、淋浊等病证。《日华子本草》载马菜“止鼻衄、吐血, 合金疮, 断血痢”。《本草正义》谓其“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 止血凉血, 尤其特长,凡温热之邪, 深入营分,及痈疡血热,腐溃等症,允为专药。内服外敷,其用甚广, 亦清热解毒之要品也”。《本草纲目》谓其“根、叶,主诸疟及腹中急痛, 痔疮”。如果治痔疮, “春夏取生,秋冬取干者, 不用盐醋,白水煮食”。《四川中药志》言其“消食积饱胀及胸结气胀, 除湿热, 利小便, 退热, 止咳嗽”。马菜的功效与作用如下:
取适量马菜煎汤, 频频饮服, 治咽喉肿痛、口腔炎、牙周炎、急性眼结膜炎。取适量鲜红梗马菜洗净捣取汁, 用温开水冲服;或取适量马菜与鸭蛋同煮,碎其壳煮至鸭蛋呈黑色, 吃蛋喝汤,治吐血、鼻衄、牙龈出血等出血证。取60 克红梗马菜根,水煎汤;或以马菜、车前草各60 克, 茵陈30 克, 水煎服。前者治黄疸型肝炎,后者治急性黄疸肝炎。若治传染性肝炎,鲜马菜30 克, 酢浆草、地耳草、兖州卷柏各新鲜全草 15~30 克, 水煎服。马菜15 克, 炖猪心肺服食, 治肺结核。马菜炒猪肝或羊肝服食,治夜盲症、小儿疳积。马菜、甘草、金银花各适量,水煎代茶饮, 可预防流感和白喉。马菜一握, 黑豆、小麦各一撮,酒、水各半共两小杯, 煎成一小杯,饭前温服,治水肿尿涩。马菜60 克,莱菔子15 克,焦米10 克, 水煎服,用于消化不良, 胀满腹泻。马菜100 克煎汤, 以黄酒温服,治妇女倒经。鲜马菜根60 克, 水煎服, 治胃溃疡、结膜炎。
马菜亦可作外用药治病。例如马菜鲜叶与冬蜜捣匀涂贴,治疔疮炎肿, 阳证无名肿毒未溃者能散。马菜、甘草擂醋,涂治缠蛇丹毒。马菜叶或根捣烂取汁,入少许米醋,滴入鼻孔或灌喉, 治喉痹口紧。若取之滴耳, 治外耳道炎。鲜马菜入少许食盐, 以醋调糊, 敷治乳腺炎、痈疖、疔毒、跌打损伤。马菜根、野胡葱头各适量捣烂外敷,治腮腺癌。现代医药研究发现, 本品除含纤维素、蛋白质、糖类、脂肪外,所含钙、磷、钾, 均超过菠菜, 维生素A 的含量超过番茄,维生素C的含量超过柑橘类水果。此外,还含挥发油, 油中有酸龙脑酯、乙酸龙脑酯、蓓半萜烯、蓓半萜醇、二聚戊烯、酚类及辛酸, 故适于慢性支气管炎。据现代临床报道, 以鲜马菜120 克或干品减半,以200 毫升煎煮浓缩为45 毫升, 加糖及防腐剂, 日服三次各15 毫升,六天为一疗程。治328 例, 总有效率达73%,且镇咳作用良好,对祛痰及平喘亦有疗效
(责任编辑:健康卡)
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马菜,那究竟马菜是什么?马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马菜又名红根菜、毛蜞菜、鸡肠儿、田边菊、竹节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叶长椭圆状披针形, 叶面粗糙有短毛, 边缘有粗状锯齿。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外围为一层舌状花,淡紫色,中央为多数管状黄花。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生于路边、荒野、山坡。李时珍言其“二月生苗,赤茎白根,长叶有刻齿”,“但不香尔。南人多采汋晒干, 为蔬及馒馅”。宋朝陆游诗曰“: 离离出草自成丛, 过眼儿童采撷空。”如今, 春天摘其嫩叶作蔬, 以沸水稍烫挤干, 拼配豆腐干或虾仁或鲜嫩竹笋切细,以麻油、酱油、味精等佐料拌食。若马菜叶逐渐长老,菜农则将其加工成菜干,隔水蒸食或与肉一起煮食,亦有风味。
马菜入药始见于唐代《本草拾遗》,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辛无毒,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能凉血止血,利尿消肿, 清热消毒,治咽喉肿痛、黄疸、肝炎、肺热咳血、血痢、便血、淋浊等病证。《日华子本草》载马菜“止鼻衄、吐血, 合金疮, 断血痢”。《本草正义》谓其“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 止血凉血, 尤其特长,凡温热之邪, 深入营分,及痈疡血热,腐溃等症,允为专药。内服外敷,其用甚广, 亦清热解毒之要品也”。《本草纲目》谓其“根、叶,主诸疟及腹中急痛, 痔疮”。如果治痔疮, “春夏取生,秋冬取干者, 不用盐醋,白水煮食”。《四川中药志》言其“消食积饱胀及胸结气胀, 除湿热, 利小便, 退热, 止咳嗽”。马菜的功效与作用如下:
取适量马菜煎汤, 频频饮服, 治咽喉肿痛、口腔炎、牙周炎、急性眼结膜炎。取适量鲜红梗马菜洗净捣取汁, 用温开水冲服;或取适量马菜与鸭蛋同煮,碎其壳煮至鸭蛋呈黑色, 吃蛋喝汤,治吐血、鼻衄、牙龈出血等出血证。取60 克红梗马菜根,水煎汤;或以马菜、车前草各60 克, 茵陈30 克, 水煎服。前者治黄疸型肝炎,后者治急性黄疸肝炎。若治传染性肝炎,鲜马菜30 克, 酢浆草、地耳草、兖州卷柏各新鲜全草 15~30 克, 水煎服。马菜15 克, 炖猪心肺服食, 治肺结核。马菜炒猪肝或羊肝服食,治夜盲症、小儿疳积。马菜、甘草、金银花各适量,水煎代茶饮, 可预防流感和白喉。马菜一握, 黑豆、小麦各一撮,酒、水各半共两小杯, 煎成一小杯,饭前温服,治水肿尿涩。马菜60 克,莱菔子15 克,焦米10 克, 水煎服,用于消化不良, 胀满腹泻。马菜100 克煎汤, 以黄酒温服,治妇女倒经。鲜马菜根60 克, 水煎服, 治胃溃疡、结膜炎。
马菜亦可作外用药治病。例如马菜鲜叶与冬蜜捣匀涂贴,治疔疮炎肿, 阳证无名肿毒未溃者能散。马菜、甘草擂醋,涂治缠蛇丹毒。马菜叶或根捣烂取汁,入少许米醋,滴入鼻孔或灌喉, 治喉痹口紧。若取之滴耳, 治外耳道炎。鲜马菜入少许食盐, 以醋调糊, 敷治乳腺炎、痈疖、疔毒、跌打损伤。马菜根、野胡葱头各适量捣烂外敷,治腮腺癌。现代医药研究发现, 本品除含纤维素、蛋白质、糖类、脂肪外,所含钙、磷、钾, 均超过菠菜, 维生素A 的含量超过番茄,维生素C的含量超过柑橘类水果。此外,还含挥发油, 油中有酸龙脑酯、乙酸龙脑酯、蓓半萜烯、蓓半萜醇、二聚戊烯、酚类及辛酸, 故适于慢性支气管炎。据现代临床报道, 以鲜马菜120 克或干品减半,以200 毫升煎煮浓缩为45 毫升, 加糖及防腐剂, 日服三次各15 毫升,六天为一疗程。治328 例, 总有效率达73%,且镇咳作用良好,对祛痰及平喘亦有疗效
(责任编辑:健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