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兰岛吧 关注:3贴子:233

护士这个行业╮(╯_╰)╭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考试怎么破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1-25 00:24回复
    有人说要做个特立独行的能量女子,请不要入行当护士;要朝九晚五,相夫教子请不要入行当护士。同行自嘲:我们也是白领,白得一塌糊涂。转念一想,没有抱怨的行业氛围在火星,从护士“就业稳定、医疗资源有保障”这些优势出发,也未必不可悦纳并珍惜其所司之职。关于护理行业的发展,谁都知道需求是可观的,资源是有限的,局势是复杂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也是光明的。要不偏不倚的对待护理宏观趋势,是官方的CASE。作为基层护士,青春不能可持续发展,当下的境遇,该如何HOLD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25 00:24
    回复
      同是医疗行业的主力军,医生VS护士,1:1的数量比,但未必有1:1的贡献回报率。戏称一句,医生是亲娘生的,护士是后娘养的,也不无道理。我们承认也肯定,医生的高学历和行医之前的辛苦铺垫。但是,既然入了临床,大家各司其职,离开任何一方的医疗都会瘫痪。这不是在跟医生邀功,而是自我启迪,护士的职业愿景和成就动机是完全有可能在认可、赞许和有求于我等软性激励中实现的。眼下多数病人觉得护士的劳动是理所当然,对其挑三拣四,而医生的工作则言听计从,鲜有怨言。医护本是一家,我们多希望在与医生合作中的能动力量被体现,在与病人交流中的主导作用被体现,而不是频频出现这样的话:你最好再去问一下医生。很多时候,护士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是觉得没有权限。或者,出于自保,毕竟不是我开的方子,不是我做的决定。这样变相的失信于病患,又怎会不让自己变得越发卑微呢?我们也曾幻想,如果有一天资深的护理人员也能像美国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NP)那样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诊断、处方及转诊建议的权限,情况会不会有所改观?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1-25 00:25
      回复
        据称,2010年上海短缺2.13万名护士,护士就业率100%,上海每年的护理毕业生依旧有增无减。看到这样的报道,真是喜忧参半,冷暖自知。如果还乐观评价护士就业前景一如既往的好,那就太有失水准了。在这个“短缺”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的“缺失”?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1-25 00:25
        回复
          而今,护士出国,做药代,参加公考比比皆是。招新只能解决表面问题,要留住人才是王道。撇开薪酬待遇不谈,我们的核心诉求是“希望被尊重”,在本职工作内有足够的空间将护理的技术含量体现出来,慢慢地从非护理的事务性工作中得到解放。笔者了解到,目前许多医院的护士仍在从事清洁、记账、催款等工作,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申报课题、评奖、出国进修等“美差”护士几乎被“边缘化”。理想的护理工作模式是责任护士有充裕的时间查房,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而不是埋头记录生怕在质控检查上被批评。理想的学习环境是团队心得的交流或者学习一些沟通知识及前沿的护理理念,而不是反反复复三基知识的考核。理想的领导应该学会赏识自己的员工,正如莎士比亚所言:“我们得到的赞扬就是我们的薪水。”就像银行户头一样,情感也会有存款、取款、透支和破产。如肯定、赞赏、帮助是情感存款,指挥、命令是情感取款,批评、抱怨情感透支,背叛、离开则是情感上的破产。在病人面前,在同事面前,护士更需要展示自身力量的机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25 00:26
          回复
            “我们的护理人力资源队伍向来充斥着新鲜血液” ,可工作效益却比不上这样的翻新速度,这算不算是个讽刺?我一直好奇,科室里年龄在40+的护士,这些本该是科室骨干人员的护士,都去哪里了?有两种可能:第一,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被提拔为护士长或到护理部,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对工作感到负荷过重,体力不支的护士则逐渐分散到如门诊或供应室等没有夜班、但专业性较低的岗位上。但这样的职位空缺也是有限的,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在我们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单元,资深的、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不能在岗位上长期发挥骨干作用,造成人才的浪费。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1-25 00:28
            回复
              心之所向,才有可能谈乐趣,谈境界,再说说护士的职业心态。有多少护理同行是为了成就人生事业而来的,有多少年轻护士对自己5-10年的规划清晰有数,应该不多吧。目前的症结在于,新人还未入行,就已经陷入了归因困境,认为社会对护士“有失公允”或“关注不足”,工作数月或数年后,又因职业倦怠作祟,“转行”“离职”的念头油然而生。一句“在这里,你就少说话,多做事”,每天的机械作业早消磨入行时的激情与理想。记得在论坛有人发帖:终于转行成功之类的云云。同僚纷纷前来道贺并赞许勇气可嘉,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步其后尘。还是要冷静想一想,自己入科室以后是不是为身边的亲朋好友提供了很多医疗上的方便,是不是很少在工作之外的时间为了一个proposal熬个通宵达旦,说一句不那么动听的话:既然是为了饭碗而来,何不就甘于沉默不冒险丢掉饭碗离开。总之,路在前提假设的脚下,既然选择了护理,就该惜缘。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25 00:28
              回复
                考试怎么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25 00:29
                回复
                  我勒个去→_→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1-25 00:29
                  回复
                    护士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1-25 01:10
                    收起回复
                      我有一个梦想,在树林里长眠到灰飞烟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1-25 08:42
                      回复
                        我有一个梦想,在树林里长眠到灰飞烟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1-25 08:42
                        回复
                          我有一个梦想,在树林里长眠到灰飞烟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1-25 08:45
                          回复
                            我有一个梦想,在树林里长眠到灰飞烟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25 08: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