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拔湖吧 关注:37贴子:74
  • 4回复贴,共1

把握规律 拓展思路 ——探讨水泥产能过剩深层次原因与化解之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把握规律 拓展思路 ——探讨水泥产能过剩深层次原因与化解之道


1楼2014-11-27 03:53回复
    “适应新常态 水泥谈发展”之三 把握规律 拓展思路 ——探讨水泥产能过剩深层次原因与化解之道 (转自2014年10月13日中国建材报第一版)


    2楼2014-11-27 03:54
    回复

      编者按: “新常态”孕育发展新机遇。如何破解水泥行业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道。当前,产能过剩是水泥行业焦点问题,也是影响行业效益与发展的突岀问题,近年来己陷入越化解越严重的怪圈。 本文作者从独特视角总结探讨了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与化解过剩的新思路新措施。认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与完善减排技术法规是化解过剩矛盾的主要思路。竞争力强的企业比效率低下的企业或集团每吨水泥利润高30~50元的时候,或产品价格不是市场自身运行的结果或普遍有较高利润时,各类资本就会追逐投资机会与盈利空间, 就很难阻止优势企业扩张或逐利资本投资水泥项目,也就很难化解产能过剩。水泥业界应透彻理解中央方针,科学掌握经济规律。 产能过剩是水泥行业当前热点问题,很多行政文件及政策是基于这一现状而岀台的。破解产能过剩顽症,深刻剖析其深层次原因,深化探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与有效措施,对引领并促进水泥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很有现实意义。 水泥是高度竞争性商品,也是较特殊的半成品,其价值低而质量重,销售半径短。由于受运输半径的限制,水泥产能过剩还带有区域性过剩的特点。2009年国家将水泥项目审批权限由各省市上收由国家投资管理部门核准,故其复杂性还体现在不是市场自身运行的结果,近年来实践已证明,仅仅通过审批控制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难以持久有效。


      3楼2014-11-27 03:55
      回复

        造成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 其一,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工信部部长苗圩最近强调:“产能严重过剩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和监管服务不到位这两个问题同时存在,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根本上还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必须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决定的都交给市场和企业”。若政府过度干预行业、干预企业及项目,行业将陷入产能越化解越过剩的怪圈。 因为,越发文件干预,投资者越觉得政府或行业部门会统揽善后、会协调,行政干预助长了投资者只要上生产线,参与协调就能赚钱的乐观预期。再者,部门文件与法律、中央方针矛盾时会选择性理解,部分投资者认为不涉及国家安全,又不要政府岀资的项目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家法律,尤其是认为竞争性产品不应核准审批。 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指岀:凡是自主经营,完全市场化的产品,基本没有产能过剩问题。有专家总结:凡需审批的产品其产能就严重过剩,未审批的不过剩。家用电器通过市场充分竞争其集中度、质量及竞争力已达到很高水平。市场比政府聪明,


        4楼2014-11-27 03:55
        回复

          化解过剩的主要途径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完善减排技术法规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主要途径。 水泥由于受运输半径的限制,产能过剩还带有区域性过剩的特点。为化解产能过剩,有关部门文件等行政措施频出,但多年来收效甚微。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2013年9月第五届中国制造业年会指出:“行政审批既不能解决行业发展问题,也不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事实证明行政审批反而是造成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原因。未来将进一步减少五大产能过剩行业的行政干预,大幅缩减行政审批事项”。 笔者认为,目前为化解水泥产能过剩,应切实提高现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让一般的投资者或劣势企业不敢轻易建线。切实以中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改革,简政放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重大方针为指导思想,并全面贯彻落实。 要进一步号召全行业学习海螺、华新、红狮等先进企业经验,建立高效的企业管理架构、文化。推动技术创新,在减排及协同处置固废等方面,取得技术或资源等竞争优势。真正实现市场化经营,提高运行质量,依靠硬功夫赚取合理、恰当的利润。如过分期望通过行业协调及行政手段,导致产品价格持续偏离或高于正常值,即产品价格不是市场自身运行的结果。如部分企业尤其是大集团管理不善、效率低下即亏损或微利,而竞争力强的企业吨水泥利润仍有或高于前者30-50元的时候,或普遍有较高利润时,各类资本就会追逐投资机会与盈利空间, 就很难阻止优势企业扩张或逐利资本投资水泥项目,也就很难化解产能过剩。 简要分析水泥上市公司最近的年度中期报告中可以看到,管理好的水泥企业比管理差的企业,吨水泥生产成本相差50~60元,此差距比2013年全国水泥平均利润32元/吨还要大。所以强化管理,提升技术、减排与资源等竞争优势,提高运营水平及效率,是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矛盾重要措施之一。世纪新峰水泥董事长诸葛文达最近撰文预测几年后水泥工业格局之一,快速优胜劣汰,唯强者生。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所有企业的生存基础,没有优势的企业往往会在行业内逐渐失去自主权和发言权,最终在所谓的行业协调中丧失市场,逐渐衰亡。


          8楼2014-11-27 0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