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58,770贴子:73,381,178

老实说,明朝的体制是封建体制中最完善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放在汉唐可让汉唐强大50倍。【或者更多】


IP属地:广东1楼2014-11-30 11:28回复
    一个帝国的统治模式和一个现代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其实有同工异曲之秒
    董事局(老板层):
    董事长——皇帝
    各大小股东——王、公、侯、伯、子、男各级爵位的贵族。
    行政部(公职人员):
    总经理(CEO)——宰相
    各部门主管和下面的各级项目经理——中央六部九卿、各省总督巡抚、府尹县令各级公务员
    董事局是集团的老板是企业的持股者组成,他们享受分红负责方针性的大决策,行政部是集团公职人员,拿工资,主管落实方针和具体经营。
    也就是说董事局的老板们一般是世袭的(除非你中途转让股权),而行政部的公职人员是定期或不定期通过面向整个社会招聘有能力和才干的人来担任。——因为世袭的老板这个没得选,聪明也好苯也好你改变不了,但是公职人员是可以选的,择优录取嘛。这又好比一个帝国,帝国的皇帝各级贵族是没法改的,血统决定他们的地位,但是国家的“公务员”是可以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真正适合它们的人才。所以你直接让各级贵族同时兼任国家公职人员是不合适的,贵族可以世代是股东,哪怕啥事儿不干坐享分红就行,但公务员队伍必须通过科举在全国选拔优秀的人才来担任,这才是科学合理的制度。


    IP属地:广东2楼2014-11-30 11:31
    收起回复
      一个清朝就完爆你十条街


      IP属地:中国澳门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11-30 11:32
      收起回复
        汉朝无科举,基本用地方豪强或贵族中推荐的“贤能”的知识分子去当官(这里面的水分就很大了,因为牵扯到很多家族利益),比方西汉的国中国(刘邦封的各种刘姓王国),东汉的地方豪强势力(太守、州牧之类),这些人首先是国家的贵族(集团的股东),同时这些人又世代兼任了国家的公务员,这就很头疼了:
        第一,士大夫贵族阶层不管聪明愚蠢世代都能当官,那普通老百姓中的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怎么办?他们岂非永远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干?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第二、贵族本来就是国家的“老板层”,这样的人一旦还握有了朝廷的公职权力,那就可以称为“权贵”了——所谓权贵,就是有权力的贵族(只作为股东的贵族不可怕,有权力的公务员也不可怕,就怕贵族同时担任了公务员,那对皇帝董事长来说威胁就大了,比如王莽、杨坚、李渊这些外戚为什么有篡位的条件?就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集团的大股东,同时又拥有了行政部公职中无上的权力(而且还是中央机构的公职权力),这种人一旦时机成熟就很容易取代董事长(皇帝)而代之。)


        IP属地:广东4楼2014-11-30 11:32
        收起回复
          下载贴吧客户端发语音!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30 11:32
          回复
            这断空 有的时候也会失灵。


            8楼2014-11-30 11:39
            回复
              到了明朝,制度上就合理得多了。——明朝之后再没有哪个权贵可以以“大股东”身份直接篡权的(朱棣那个属于明朝建国初期制度也不完善,还保留了一些唐朝愚蠢的制度残余,比如在北方重镇设立了抵御刚刚赶出去的蒙元势力的军事藩镇,而且朱棣运气也很好,几千人起兵,战争规模也不大,朱允炆还是妇人之仁了,他至少有一万个机会彻底或提前解决掉朱棣,但他不够狠。不管怎么说吧,这个问题随之被朱棣很快解决了,明朝体制也很快有了自己的特色,之后几百年再没发生)。
              明朝的行政区划设“两京一十三省”——北京北控游牧南控中原是全国军事重镇,政治和文化中心,南京控江南半壁税收重镇,是经济中心。中央设六部都察院,地方设省府(州)县——各级职能建制合理明确,有利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至少比汉唐那些建制和官制合理明细多了,那些官职莫名其妙很多从官名上你都看不出它们是管什么的)


              IP属地:广东9楼2014-11-30 11:41
              收起回复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道:“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11-30 11:45
                收起回复
                  此外,朱元璋废了宰相,也就相当于皇帝作为集团董事长还兼任总经理(个人精力毕竟有限,他和他的后代们又相继设了2个办公室来辅助日常办公:董事长办公室——司礼监,总经理办公室——内阁,2个办公室都只对大老板皇帝负责,而且2个办公室互相牵制和监督,皇帝从中制衡。)——当然,总得来说哥以为长期废除宰相这个“总经理”由“董事长”兼任这一点是不太合理的,偶尔的几代可以,比方说董事长能力强的几代(毕竟现代化集团也有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时候嘛),但董事长是世袭的,如果遇到能力不强的几代董事长怎么办?向社会招聘一个好的总经理还是必要的,好在明朝中后期2个“办公室主任”司礼监大太监和内阁首辅共同行使了“总经理”的职能,算是弥补了长期废除总经理的制度缺失,随带还更有利于董事长制衡内外2个总经理了(当然,这可能也并不是朱元璋当初废相时的本意,朱元璋是想通过废相强化皇权但他也是禁止宦官参政的,而他的后代反其道行之,利用家奴(宦官)制衡外臣,虽然道不同但实际效果却惊人的一致,只能说歪打正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然后朱元璋大肆清理开国以来的权贵,一次案件就杀了5万权贵,2次10万。基本把开国后握有实权的勋贵整干净了。但是国家机器依然需要人来管理啊,怎么办?完善科举制度(此时的科举经过宋元300来年的发展已经日趋取代’贵族才能当公务员‘的旧意识形成了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定期(3年一次)从老百姓的知识分子中招聘有才干的来担任国家公职人员。


                  IP属地:广东11楼2014-11-30 11:46
                  收起回复
                    旗人都自豪啊‘可是都忘记了他们皇族注册了满洲国给日本人当奴才那一段了‘谁发个帖子讨论下啊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4-11-30 11:49
                    收起回复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4-11-30 11:49
                      收起回复
                        一千多年以后得制度去说领先一千多年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1-30 11:50
                        收起回复
                          权监乱政,党政误国,立个太子吵了几十年,闹得皇帝都不管事了。一个大礼仪事件,使得文官集团一败涂地。。。就这样的政体,只能说是幼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30 11:50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30 1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