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论文不能在中国发表?!
物理大师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原子核物质结构解析》正是通过“思维+实际+实验”求证出了百余种原子都是由质子层形成原子核,作用了其外对应电子层及副物质层(最多七层)的三“被”物质梯密度结构模型,气态原子(包括分子)的副物质层为8×1/8完整态,非气原子的“副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空间,故地球∞原子=(地球)囫,文章设其半径约为64万km的物质梯密度结构的大型悬浮球体,存在于太阳系同密度比的物质环境中。月球是半径约为17万km的囫态,在(地球)囫中被动运转,太阳∞原子=(太阳)囫,是半径约为70亿km的物质梯密度结构的分子模型,八大行星及小行星都以悬浮态在同一黄道平面上被动运转,而另一黄道平面运行着X个彗星悬浮体,当哈雷彗星(或其它)运转于近日区域时,其外围副物质与太阳副物质作用形成明亮的“尾巴”。因此推导,彗星、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的北极均与太阳光通过N磁轴(导光率强)传导在轴端界面形成的倒映“北极星”相对应。故原子的副层物质体积是很大的。文章具体解释了一切自然现象,虽然可能具有失真之处,但是开辟了正确认识原子的新门径。这就是说科学界亟待继续深入。文章表明只能是科学实验≤现实,而不能实验≥现实。
但是经20余年个资苦心钻研的《原子核物质结构解析》曾向30余家杂志社投稿数百次,不予发表。2012年12月向20余家杂志社投出,2013年向各科技局及山西省科技厅申报,并且向各杂志社投搞数十次,2014年4月1日,有陈学军教授电子邮件回复“不符合电子云理论”,5月12日拜见清华大学物理学院施郁教授,说:“只是中学水平,不合量子论”,7月7日、8日我们架着3m2“科技喜报牌”从东关村地铁口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周边街道游街,最后索系在清华大学南门以东及200米的中关村东路十字路口草坪的水泥电杆上无获而归,7月17日我的科技网账号被查封,致科技部部长信息回复是“创新性论文不能发表”。11月29日我的物理群组版块无权使用……。“唉!闭关自守”决定了“他人谁能理解自个曾所受的苦难之处!吗咪”。呼天天不答,求地地不应。
寻求发表之径,忱谢!
作 者:崔存怀 李向中 文夏 韩向荣 崔旗文
联系电话:13934495075
邮 编:045100
2014.11.30于山西·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