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吧 关注:6,306贴子:174,483
  • 17回复贴,共1

【曲剧知识】曲剧的曲牌特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河南曲剧的唱腔是采用曲牌体式。
最初登上舞台时,曲剧的腔调大多采用"杂牌小调"的形式,仅有〔阳调〕、〔剪靛花〕、〔诗篇〕等十余支。后逐渐吸收流行于南阳一带的曲艺"大调曲",丰富了唱腔的形式。曲剧的曲牌大多由两句、三句、四句以及各种垛子组成,有大牌子(大调)、中小杂牌(小调)和丝弦曲牌之分。总的风格特点是:质朴、自然、婉转、柔美,悠扬缠绵,抒情性强,生活气息浓郁。
曲剧的唱腔结构为长、短句--曲牌联套体制。唱腔、曲牌大约有150多种,其中有来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阳调〕、〔剪剪花〕、〔诗篇〕、〔打枣竿〕、〔茨儿山〕、〔太平年〕、〔罗江怨〕,有来自鼓子曲的〔马头〕、〔青阳扇、〔潼关〕、〔小桃红〕、〔满江红〕、〔劈破玉〕〕等。伴奏用的丝弦曲牌有〔大起板〕、〔状元游街〕、〔山坡羊〕、〔高山流水〕等130 多种。
大牌子(大调曲子)一般均在百板以上,主要有〔马头调〕、〔边关〕、〔黄鹂调〕、〔满江红〕、〔劈破玉〕、〔背弓〕、〔叠落〕、〔寄生草〕、〔叠断桥〕、〔小桃红〕、〔起子〕、〔重楼〕、〔金纽丝〕、〔上小楼〕等。这类大调一般慢板长腔,表现婉转柔细,缠绵悱恻。
中小杂牌(小调曲子)则均在百板以下,主要有〔阳调〕、〔太平年〕、〔诗篇〕、〔满舟月〕、〔打枣竿〕、〔罗江怨〕、〔银纽丝〕、〔剪剪花〕。这类小调多表现为声韵清亮,灵活多变,音域宽广,音调随高就低舒展自如,可塑性大,表现力强。也有一些把原有曲牌改编成新曲调的,如〔小汉江〕、〔软诗篇〕等。另有吸收其他剧种的,如〔书韵〕、〔瓦碴堆〕等。
丝弦曲牌则主要有:〔老八板〕、〔过街俏〕、〔葡萄架〕、〔开手〕、〔哭周瑜〕、〔山坡羊〕、〔羝元游街〕、〔大起板〕、〔高山流水〕、〔小雀〕等。这类曲牌主要在剧中用来烘托气氛,配合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按表现内容风格的不同来分,曲剧的曲牌中表现活泼愉快的情绪的有〈银扭丝〉、〈垛子〉、〈太平年〉等;表现悲伤哀愁的情绪的有〈在汉江〉、〈诗篇〉等;表现激越愤慨的情绪的有{阳调}等。
河南曲剧的主奏乐器是曲胡。另外还有三弦、唢呐、琵琶、二胡、筝、笙、月琴等。新中国建国后,有些剧团还分别增加了诸如木管、铜管、弦乐、定音鼓等西洋乐器。打击乐器最初仅有锣鼓,只用于"打闹台"。于1940年前后,曲剧吸收了京剧、豫剧的锣鼓经,打击乐器才逐步得到完善,有象鼓板、大锣、二锣、铙钹、小钹、风锣、木鱼等。
在现代形式的戏剧的表演方面,河南曲剧比较注意运用舞蹈动作用以表现现实的各种生活内容。例如剧本《赶脚》中的耍伞、赶驴、骑驴;《游乡》中的挑担子赶路、爬山;《下乡》中的推车、拉车;《掩护》中的划船过封锁线及骑马等,都特别设计了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的舞蹈动作。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4-12-04 11:35回复
    很多在曲剧里已经不见了,大调曲子里偶尔还会碰到影子。


    IP属地:广东2楼2014-12-04 11:57
    收起回复
      长知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2-04 12:05
      收起回复
        曲剧是继续坚持曲牌体,发掘老曲牌,研发新曲牌呢?还是向周边剧种学习,曲牌板腔化或直接转为板腔体音乐。河南目前豫剧越调音乐结构和曲剧不一样,为曲剧能否坚持曲牌联套体的音乐结构而担心?


        4楼2014-12-04 12:08
        收起回复
          长知识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2-04 12:22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2-04 12:32
            回复
              看看现代曲剧的唱腔、啥都明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2-06 18:13
              回复
                楼主高才,大赞,曲牌也是在不段的发展中,学习了,要珍惜来自不易的曲剧艺术,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9楼2014-12-06 19:31
                回复
                  祝曲剧发展壮大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0楼2014-12-06 19:3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2-07 07: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