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吧 关注:23,711贴子:265,108
  • 12回复贴,共1

【转】资料:清西陵的守陵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核心提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打到了清西陵附近。守陵人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保住西陵?”一守陵老头儿突然站了起来说:“我去找日本人谈谈!”就这样,在那个听闻“鬼子来了”就逃之犹恐不及的年代,一位年老的守陵人,迎着日本人明晃晃的刺刀,就去“谈谈”了。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12-09 05:07回复


    2楼2014-12-09 05:08
    回复

      文章摘自《法治周末》2011年4月19日 作者:高欣 原题为《他们的祖辈是守陵人》
      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永宁山下驻扎了一个约一万人的清政府机构,其职责是看护清帝的陵寝。1911年民国成立后,这些清王朝的守陵人都干什么去了?靠什么为生?他们的后代今天又在干着什么?
      公元2011年4月16日,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永宁山下。
      天气温和而晴朗,偶尔听得见一阵鸟叫。
      清西陵,安静地坐落于此。这片清王朝继关外三陵和清东陵之后的最后一座帝王陵寝建筑群,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停建于1915年(民国四年)。这里,共埋葬着清王朝的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
      时逢周末,游人不断,却并不爆满。
      一位中年男子也在参观的游客当中。他穿着普通,中等身材,天庭宽阔,肤色略黑,表情不时透露出几分思考者的严肃。偶尔,他会从兜里拿出数码相机,对着建筑认真地拍照。
      让人觉得此人有所不同的,是他颇具旧时官员的气质、似乎只要略微拿起架势就能上台演个武生的走姿,和猛一抬眼时那双眼睛射出的带着股精气神儿的英气。
      这位中年男子名叫李文通,1964年生于清西陵,现任易县作家协会主席。于他而言,来清西陵,不是为参观,更多的是缅怀先人。
      在埋葬雍正皇帝的泰陵前面的开阔地,一位操着地道老北京腔儿的老大爷正站在支着大阳伞的冷饮摊旁,大声吆喝着。也许是招揽生意的缘由,他的脸上堆满了热情,但他始终直直挺着腰板儿,跟游客聊天时,眼睛里射出的,亦是那带着股精气神儿的英气。
      此二位,并不相识,即使他们都生于斯、长于斯;但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守陵人的后代。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4-12-09 05:08
      回复

        总想干大事”
        李文通为自己是清西陵守陵人的后代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是很有些底气的。
        守陵人,就是清西陵始建以来,从北京和东北陆续派调而来、专门负责看守陵寝的人,几乎全部为八旗子弟,相当一部分为皇帝的近亲,以朝廷俸禄为生。
        历史上,清政府给予守陵人优厚的待遇和清闲的工作,守陵人可以按照品级高低按月俸饷,有着特殊的政治地位。
        我比你优秀。”是这些守陵的八旗子弟们骨子里透出的贵族优越感。至今,守陵人的后代们,还是会自称“西陵人”。
        李文通亦不例外。但他真正体会到这一点,还是在他参加工作后。
        上世纪80年代,李文通开始了在西陵地区的基层工作。他当过宣传报道员、广播站站长、镇政府办公室主任,还考过县委的秘书……多年积累下来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他发现,在西陵的工作最好推广和执行,“西陵人不小气,识大体”。
        这让李文通对自己成长的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文通生于清西陵的慕陵礼部(现为华北村),满族镶黄旗。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墓,礼部主要负责祭祀,镶黄旗的旗主是雍正皇帝。
        小时候,李文通在长辈的教导下练习请安,练习怎么请安才好看。“一排小男孩儿挨个儿请安,是很有观赏性的。”
        二十刚出头,李文通就想去当兵。当时,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这激起了他骨子里“总想干大事”的冲动。想法就一个:“我要保家卫国。”
        他这样对父亲说:“我要是没牺牲,我就是英雄;我要是牺牲了,还能给家里挣800元抚恤金。”当年的800元,绝非小数目。
        在当时的李文通看来,“干大事”,就是非生即死。
        然而,由于他的文采在当地已颇有名气,在当兵走的前一刻,李文通被当地的政府部门“扣留了”。从此,他开始与文字、与基层的老乡们打交道。
        保家卫国未遂的李文通发现,原来很多同为满族八旗的西陵人也和自己一样,“总想干大事”,再加上当时老人们多,总是有讲不完的过去的趣闻轶事。李文通很感兴趣,便总在工作之余听西陵的老人们讲那过去的事情。回家后,把听到的这些或真实、或演绎的故事记下来。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12-09 05:09
        回复

          慢慢地,手头的资料多了,他萌发出写作的念头。于是,他开始写村史、写西陵的奇人怪人、写崇陵被盗、写剧本、写小说……
          上个月,由李文通创作的30集电视连续剧《最后的贵族》的剧本在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少数民族题材优秀影视剧本”遴选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
          《最后的贵族》是国内首部描写清末民初清西陵守陵人生活的电视连续剧。“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这些守陵人正式‘下岗’,他们必须面对生活的剧变。”这是李文通想要表现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4-12-09 05:09
          回复

            昔日的神秘小社会
            从在清西陵落脚的那一刻起,优越感就在每位守陵人的血液中流淌开来。清西陵在大清版图上,是一片特殊而神秘的地域,这使得守陵人也成为有别于周边汉人的一个特殊群体。
            清西陵开建后,为了保护上吉之壤,清政府在陵寝的东南西三面修建了42华里长的[url]http://风水[/url]墙,墙外每隔3里共栽设了587根红桩,合计193.3华里;红桩外每隔40步立白桩,白桩外10里再立青桩。界桩间用黄丝绳连接,桩上悬挂禁牌。青桩外再开20里官山,立界石,上刻“禁地官山界石”,严禁百姓过往。
            因此,对于世世代代耕种于此的汉人来说,官山以内是何种洞天,他们一无所知。
            若是揭开曾经那官山内的神秘面纱,你会惊讶地发现,那居然是一个如此完备而精密的小社会。
            清政府在西陵设立了东西王府、内务府衙门、承办事务衙门、关防衙门、礼部衙门、工部衙门、兵部衙门,不仅有上至贝勒一级的王爷,还从关外、东陵等地迁移来大批满人负责陵寝的日常维修和祭祀。
            虽然统称为守陵人,但内部分工极细。糖匠、面匠、酱匠、粉匠、酒匠、网户、牛羊工、养鹰的、养鸟的……一个“工种”一干就是一辈子。
            守陵人的身份可以说是“带着皇族血液的公务员”,他们来西陵时,清政府会给每户分一处小院,一般住户是三分三为基准,三分三是指小院的宽度乘以长度的面积,“一亩三分地”的说法便来源于此。
            这里有学校,满文汉文双语教学,还教授音乐、舞蹈和骑射等等。
            学校里的学生都是守陵人的子女。他们可不一般,一出生便报户口,即刻享受七品待遇。七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
            即使是守陵人养的狗,也极有尊严。它们个个有户口、有口粮、有补贴。
            祭祀时间以外,守陵人的生活极为悠闲。他们大多不会种地,闲来逗逗鸟、斗斗智谋,极其讲究吃,讲究“礼数”。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这些守陵人也随之正式“下岗”。他们当中,有些人离开了,有些人留了下来,被迫开始了“自改规制”、和当地汉族文化融合的艰难历程。
            但任凭什么,似乎都磨不掉这些“下岗守陵人”骨子里的勇敢和责任感。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打到了清西陵附近。守陵人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保住西陵?”
            一位守陵老头儿突然站了起来说:“我去找日本人谈谈!”
            就这样,在那个听闻“鬼子来了”就逃之犹恐不及的恐怖年代,一位年老的守陵人,迎着日本人明晃晃的刺刀,就去“谈谈”了。
            老头儿丢给了鬼子一通大道理,竟然因此保住了清西陵不受烧杀抢掠。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4-12-09 05:10
            回复

              吃过俸禄的“活化石”
              经历了近半个多世纪的动荡,当初官山内的神秘守陵人逐渐被当地的汉人同化,满汉得以通婚,他们的后代也逐渐与当地居民无异。
              近些年来,随着西陵老人们的辞世,清西陵守陵人的奇闻轶事不再像过去那样风靡。
              在清西陵的凤凰台村(满族村),还有一位名叫李卓明的93岁老人,人们都称他是清西陵的“活化石”。
              老人出生于1921年,守陵人的后代,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老伴儿前些年去世了,只剩下他一人住在老院子里。这处老院子,位于村里真武庙右手边的小胡同最里面,是解放后他和老伴儿一起亲手盖起来的。
              每日,老人都会倒背着手,手里拿着一个垫子,在村里散散步。累了,就在路边把垫子一铺,坐下休息;饿了,就轮流到两个儿子家吃饭;听到曾孙在背后喊自己一声“老祖儿”,他就开心地咧嘴笑起来,露出并未掉光的牙齿。
              之所以称老人是“活化石”,是因为,他是村里唯一一个会写也会读满文的老人。
              在老人的回忆中,自己是吃过一个月俸禄的,“12个大子儿,就是铜钱”。那是在他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但由于当时时局动荡,第二个月,俸禄便没有了。
              李卓明老人不仅懂满文、汉文,还在北京新华外语学校(即如今的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学过英语,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被迫回西陵改学日语;再往后,老人还略通了俄语。时代的洗礼在老人身上可见一斑。
              退休前的大部分时间,老人一直在西陵中学教书,教外语、语文和书法。现在,附近十几个满族村,很多人都是他的学生。
              直到如今,不时有从祖国各地赶回来专程探望他的学生。每每谈到这里,老人的脸上就洋溢着幸福。
              活化石”有很多趣事。有一次,他在路边休息时,有游客开着车过来问路。老人一见那年轻游客只是摇下车窗,探出头来,心生不悦,便立马装起了哑巴,连连摆手,示意“不知道”;不一会儿,又一位开着车的游客经过,那位游客下车走到他身边,鞠了一躬,向他问路,老人心里很开心,但无奈装哑巴要装到底,只得一边摆手一边指出了方向。
              老人喜欢书法,每日必临墨池。屋子里,摆满了老人的作品。总有人来找老人求墨宝,老人从未拒绝,这多少让他的儿孙有些担心,“毕竟老爷子那么大岁数了”。
              可在自我介绍时,老人总是说:“我还小,也就90多岁。”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4-12-09 05:10
              回复

                守陵人依旧在
                如今,西陵人守陵的意识在逐渐淡化,守陵人的后代们也逐渐随着时代的发展,离开家乡,出去工作的工作、读书的读书,越来越多的人到附近的易县县城里买了房。
                这让清西陵文物管理处资料室主任那凤英很是担忧。
                那凤英,守陵人的后代,满族镶黄旗,1963年出生于清西陵凤凰台村。她说话语速慢而和缓,但条理异常清晰,对清西陵每一处建筑的历史都能娓娓道来,有着端庄镇定的气场。她自谦说,自己“像学者但不是学者”。
                1983年,那凤英重拾“祖业”,到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工作,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现代守陵人”。
                在近20年的时间里,她系统地研究清西陵的历史,收集资料,保护文物,忠诚地守护着老祖宗的陵寝。
                听她对清西陵的讲述,刚开始只会惊讶于“知识渊博”,但慢慢地,你会体味到她骨子里“保护陵寝”的责任感,以及身为满族人的民族认同感。
                对吃,那凤英很是讲究,一道蒸鹿尾儿(音luyier),她也能讲得有声有色,把里面的每一道作料、每一步工序娓娓道来,如同在讲述一座陵寝的历史。
                那凤英对满族亦很有研究,她眼中的满族,是个“有本领的”、兼容并蓄的民族。她说:“满族是个多神信仰的民族,在山信山神,打鱼就拜河神,不自我封闭。入关之后,也乐于接受儒教、佛教等等。”
                为了把清西陵的历史传承下去,那凤英发表过文章、出过书,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这片曾经辉煌的帝王陵寝。
                然而,他们这代人的下一代却似乎让守陵人的责任感大打折扣。
                那凤英的儿子如今在山东,李文通的儿子在上海。都没有“子承父(母)业”。有时过春节回村里老家,孩子们还得接受父母的老祖宗的历史、过节礼仪等方面的“临时培训”。
                当然也有选择继承祖业的。
                现在,清西陵内十几个村子里,[url]http://风水[/url]世家仅剩穆家。穆家祖上在钦天监供职,即现在的中央设计院,穆严是家族第九代传人。
                穆严不认为风水学是封建迷信,而是一门“趋利避害的学问”。如今,全国各地都有人来咨询这位风水大师。
                无论走到哪里,穆严都会尽量带着自己的儿子。儿子即是司机,也是徒弟,整日跟着父亲耳濡目染。穆严希望祖传的学问能传承下去,幸得儿子也对此很感兴趣。
                他说:“我不收徒弟,曾经还有人给我磕过头,我也没收,因为我有儿子。”
                如今,当初直接隶属于清政府管辖的清西陵,早已交由文物管理处负责管理。守陵人的后代们,大多选择继续留在这片几代人生活的地方,留在埋葬着祖宗的陵寝旁边。他们有的搞起了农家乐,有的做古建筑生意,有的似乎依然只是喜欢在村口的影壁墙下坐着,跟过往的人们斗斗嘴。
                如果遇到想要破坏文物的游客,上些年纪的西陵人都会立马站出来制止;而他们的子辈孙辈们,却更多地梦想着外面的世界。
                曾经的八旗劲旅,手拿大刀,从山海关到[url]http://杭州[/url],一路烧杀抢掠,最后入主中原,统治中国两百余年。
                李文通说,在满族人的身上,还保留着一些特殊的东西。也许,正是这种“特殊的东西”,让他们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带着一股精气神儿。
                也许,守陵人的后代们想要极力保留的,也正是这个。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4-12-09 05:11
                回复
                  =====end======


                  9楼2014-12-09 05:11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2-09 07:43
                    回复
                      中国五千年历史,在近百年的折腾之后,已经很难再还原古老贵族生活的真正原貌,据说,古代真正的贵族生活是我们难以描摹的,即使如今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因为那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暂且忽略贫富,封建等级等问题,只从历史,文明的角度看),一种血液里的高贵。我们再没有研究这种文化的机会。在西陵人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最后的贵族生活的斑驳疏影,可惜,随着时间流逝,这一切只会渐行渐远。


                      IP属地:西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2-13 00:06
                      回复
                        我总感觉这是一种缘分和幸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2-13 01:5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0-20 19: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