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吧 关注:28,405贴子:536,834
發此貼的目的,在於說引發思考:“到底何為舊字形?舊字形到底是什麼?新字形、舊字形 到底誰是正統?舊字形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以及有些比較複雜的問題:“繁體字到底是不是滿清的?”
由於說我精力有限,每個版本只隨機挑選出某卷某張正文圖片,是隨機的,而不是我刻意找的


1楼2014-12-16 13:02回复
    六臣注文選 四部叢刊影宋版


    2楼2014-12-16 13:04
    回复
      2樓 的圖,是 《四部叢刊》。
      我記得以前發過,但是問題就在於,我發出來了,有人說:“既然你連四部叢刊都能找出來,為何不拿個 宋刊本 給我們看呢?”
      我當時就在想,你這隻井蛙,難道不知道 四部叢刊 就是 影宋本嗎?影印 的 宋刊本。


      3楼2014-12-16 13:05
      回复
        唐鈔文選集注彙存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4楼2014-12-16 13:09
        回复
          4樓的圖,是 唐鈔本。
          什麼是 鈔本呢?鈔本 顧名思義,就是 照原稿或刻印本抄寫的書。
          唐代 有很多 經生,就是專門 抄書的。


          5楼2014-12-16 13:11
          收起回复
            慶長十二年活字印本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收藏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6楼2014-12-16 13:13
            回复
              重刊天聖明道本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7楼2014-12-16 13:15
              回复
                嘉靖元年金臺汪諒校正新刊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8楼2014-12-16 13:17
                回复
                  刻本
                  刻板印刷的書籍。 亦指版本。
                  ▶ 元 無名氏 《廣客談》: “因取刻本摹寫, 以補其闕。”
                  ▶ 《老殘游記》第三回: “這是部 宋 版 張君房 刻本的《莊子》。”
                  ▶ 周祖謨 《<鉅宋廣韻>前言》: “ 宋 本《廣韻》流傳至今的大都為 南宋 國子監刻本。”
                  Keben
                  刻本(卷名:新闻 出版)
                    版本类型。亦称刊本、椠本、镌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很早。唐代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书籍流行。五代已由政府指令国子监校刻“九经”。至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大盛。旁及辽、金、西夏,直至元、明、清,前后盛行1000余年。在发展过程中,因时代不同,有宋、辽、金、元、明、清刻本的不同称谓。因地域不同,有浙刻本、闽刻本、蜀刻本等不同称谓;具体又分为杭州本、越州本、婺州本、衢州本、潭州本、赣州本、池州本、建阳本、麻沙本等。因出资和主刻性质不同,有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等不同称谓;具体又分为内府本,监本,府、州、军本,仓台本,计台本,公使库本,郡斋、郡庠本,兴文署本,广成局本,行中省本,儒学本,书院本,司礼监本,经厂本,藩府本,布政司本,廉访司本,殿本,局本,私宅本,家刻本,自刻本等。因版刻形态不同,有大字本、小字本、书帕本、巾箱本、袖珍本等不同称谓。因版印技术不同,有墨印本、朱印本、蓝印本、套印本等不同称谓。因版刻印的早晚不同,有初刻本、覆刻本、影刻本、初印本、后印本、重修本、递修本等不同称谓。刻本书的流通,对于保存、传播、弘扬祖国文化,有很大的作用。


                  10楼2014-12-16 13:20
                  回复
                    嘉草軒叢書本 唐寫本文選集注殘卷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1楼2014-12-16 13:22
                    回复

                      樓上一共發了 7個 版本,也就是網上某位大神整理的最全版本。
                      當然了,你要問,為何不發 清刻本、民國本?
                      首先,我沒有。而且,我也沒有必要有。重點是啥,根本我也不需要有。
                      我們掰著手指頭算一算也知道,樓上貼的這些版本,就是最好的。
                      為何我們喜歡宋刊本?因為,在編寫宋刊本的時候,“原書”都還在。
                      這樣導致錯誤變少,因為版本優良。
                      宋刊本精美,體現出清刻本的粗糙。我們可以和 《康熙字典》上的 “舊字形”對照一下,高下立判


                      12楼2014-12-16 13:25
                      回复
                        我們仔細觀察一下樓上的圖,就會發現,以前幾乎所有的疑問都沒有了。
                        例如 日本 為何 取 這樣那樣的字形?日本為何字形就是那麼非主流?
                        同樣的,各國字形 在 以上的刊本中,都可以找到影子。
                        還比如 舊字形 到底是什麼?舊字形 什麼時候出現的?
                        在 以上版本中,我們 就 找不到 舊字形 的 影子。可以肯定,舊字形 是 滿清 復古派 搞的。
                        舊字形 之所以 符合字源,就是因為 復古派 很強大,因為 “復古”了嘛。
                        還比如說 繁體字是滿清才有的?
                        這個問題也得到了解答。沒錯!你仔細看!和 清刻本 對比一下,發現,完全就是不一樣的體系!


                        13楼2014-12-16 13:31
                        回复
                          我一直以為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但是,很多人他就不明白。
                          我只要一說 繁體字 或者 舊字形 的不好,吧主 就 立刻 把我封了。
                          我很難想象,我怎麼樣跟你探討 更為 廣闊的世界呢?
                          所以,今天,有圖有真相,我希望可以立即終結一切探討,但是我做不到。
                          我希望大家最後都去把我所推薦的書看一下:
                          首先《莊子》,莊子 最好的版本,是 續古逸叢書 和 古逸叢書三編 中的 影宋本 還有 涵芬樓道藏成疏本
                          然後《論語》,最好的應該是 四部叢刊 中的本子
                          最後《文選》,就是以上 7個 版本


                          14楼2014-12-16 13:34
                          回复
                            關於說 有人覺得 簡化字 對於 看古書 造成了 影響。
                            那我想問你,你看古書 一定要看 共和國 出版的 當代版本嗎?
                            為何不看古代版本?為何不看宋刊本呢?
                            對照著 宋刊本 來看,還會出現 一簡對多繁 嗎?


                            16楼2014-12-16 13:38
                            回复
                              關於 《莊子》,我很有話說。去看一看,會發現你會發現更多。我有很多話,說不出來的,是讓你去看的,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講清的
                              不是說不出來的,是很難說清楚的
                              我們看 章太炎 的 書,討論國學的,就是讓你去看,去發現的。並不是說一句話兩句話能講出來的。
                              就拿我說,為何研究漢字,要去看 《莊子》?莊子 和 文字學 有何關係?
                              我們一定要知道,首先 郭沫若 就是 看 莊子的,郭沫若 對 莊子評價就很高,不僅僅是郭沫若,我僅僅舉幾個近現代的例子,例如 聞一多 魯迅 錢基博 錢穆 章太炎 等等,去看看他們對 莊子 的評價。


                              18楼2014-12-16 13: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