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洪荒吧 关注:672贴子:36,163
  • 7回复贴,共1

为什么一个字看久了就会不认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2-17 07:39回复
    相信各位同学都会有这种经历,长时间盯着一个字看,或者不断重复写某个字,就会开始觉得,一定有什么地方出问题了,这个字越看越不对劲,越写越不认识…这种现象即被称之为语义饱和。
    看一个字久了会觉得不认识,这个现象其实很普遍。不仅是汉字,英语等其它语言的使用者也会出现“一个词看久了就认不出”的现象。甚至不仅在语言中,就连一幅熟人的照片、一个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之后都有可能会突然觉得陌生起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2-17 07:39
    回复
      这个现象在西方被叫做Jamais vu。针对它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展。一些学者用“语义饱和”(Semanticsatiation)来解释这个现象。他们认为:神经系统有一个固有特点:如果短时间发生多次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形象点说,神经活动也是会“疲倦”的。
      脑内的神经元将长时间看过的东西默认看成为想象中的事物。例如将云或者墙上的污渍看成人脸就是脑内的“面部”神经元产生了反应,不自觉地将其认成了人脸。另外,脑内也有类似面部神经元的汉字神经元,长时间看一个汉字,汉字神经元就会产生疲劳,便会影响感官机能,这时熟悉的字,人也会对其形态产生怀疑而觉得不像甚至变得不认识了,这就是完形崩溃。
      ——服部平次《名侦探柯南》第707集(《毒与恨的设计illusion》)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2-17 07:39
      回复
        汉字是表意文字,由偏旁部首多部分组成。当人眼对一个字盯了一段时间后,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就仅仅注意字的某一部分,从而使这个字丧失了整体感,继而对这个字的读音和意义的记忆也会变得模糊。
        以色列海法大学心理系教授的Ruth Kimchi在研究中发现,在少元素的图案里,我们会先对单个元素进行认知,而对整体的认知会相对迟缓;而在多元素组成的图案里,整体轮廓会相对更易辨认也最先被人们认知,随后才开始认知局部元素。另外在复杂结构的图形里,整体轮廓和局部元素间的组织关系是同时被感知的,但如果注视的时间超过了690毫秒,整体图案的感知要更迟缓些。
        不过这个结论并不是完全经得起推敲。关于汉字的识别过程本身就有争议。有学者提出,汉字的识别有着“整体优先”的原则,即汉字识别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认知的过程,但也有其他人指出,随着对汉字熟悉度的增高,汉字认知的整体性有所增强,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识别汉字需要对其组成部分进行特征分析。最有说服力的实验结果是,当笔画数增加时,识别汉字所需时间也增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2-17 07:40
        回复
          有这个情况。
          看久了字就会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2-17 09:47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2-18 19:41
            回复
              等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2-18 2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