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争论在业内持续了很久,在很多联盟年会上,诸多业内的老总对这个问题展开争论,其最终也是无果而终。
最近笔者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专业的一位老师就此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这位老师得出的结论是二者出身不同,都有片面性。
提倡“品牌比渠道重要”的人,绝大部分是做市场出身;提倡“渠道比品牌重要”的人,绝大部分是做销售出身,出身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两个观点,其实他们都是站在了各自立场来谈经验,就产品本身而言是不存在二选一关系的。
在当前移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形势下,二者的关系究竟该如何看待?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像一部汽车,你能说是发动机重要还是四个轮胎重要?作为汽车一个整体应该是缺一不可的。即使有强劲的发动机动力,如果没有好的轮胎,汽车能跑起来吗?
回到我们的旅游产品来看,品牌建设其实就是一个“证明信誉”的过程,品牌越大,信誉度就会越高,客人的认知度就会越强;而渠道建设,则是“方便购买’的过程,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让游客了解旅游产品,实现交易。
加多宝和王老吉,最近一段时间官司不断,无非就是在品牌、渠道两方面的博弈。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旅行社来说,应该注重品牌建设还是重视渠道建设呢?
渠道与品牌都重要,缺一不可。那不同地区不同阶段是不是会有侧重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一下:
一、要承认城市与农村的差异
比如说在一二线城市市场,大部分客人都会有过旅游的经历,对旅游体验有着自身的要求,客人在品质、服务以及体验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旅游企业要尽可能把更多的资源放在品牌建设上,从品牌的定位到个性,认同到支撑点,必须做好认真、细致的规划,而不是单纯的琢磨渠道。
而在三线甚至大部分农村市场。由于经济的发达程度不够高,而且,大多数客人可能是第一次出行,对品牌的依赖性并不高。因此,作为旅游企业就要将更多心思放在渠道建设上,想方设法去搞定客人。这就是渠道与品牌在不同市场建设上的差异。
二、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观念的差异
不同的年龄段消费观念的不同也带来对旅游产品认知的不同,在产品选择上年青一代更希望通过网络来实现,而对于中老年客人更希望在门市面对面的咨询,对于80后、90后来说,渠道的建设更加重要,便捷快速的选择是他们不二的选择,而对于中老年客人,旅行社品牌就显得更加重要,同时需要不断更新开发新的线路产品来满足客人的需要。这也是国中青等大牌旅游企业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三、大众产品和小众产品的差异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大众产品以其便宜的价格占领着市场,但是产品同质化现象很突出,对客人而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粘度,这就需要注重渠道的建设;而小众产品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特色产品,或者所谓的高端产品,产品的优势明显,客人认知度高,需要加大品牌的建设。
例如做昆大丽的产品,把营销的重点放在哪里呢?这是一个非常大众的产品,所以必须搞定渠道,做到密集营销,才能保证应有的业绩;而对像某国旅设计的一系列特色产品,就无需四处开花,因为这些产品本身就不是适合大众的线路,而是针对某一特殊群体,其营销重点应该是说服那些追随者:玩的爽就要找张旭。
另外,即使同一家旅行社的不同产品,道理也一样。
所以,我们不能笼统的认为“品牌重要”、“渠道重要”或者偏爱其它营销要素。必须先看看你在产品面向谁,处在什么样的竞争阶段,然后才去争论到底哪个重要。
作为旅行社企业来说,抓渠道时不要忘记品牌建设,树立品牌离不开渠道的发展,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是旅游社发展之路。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确立旅行社的O2O模式,在利用好现代科技带来传播渠道的同时,不能忘记根本,产品本身的内涵,就是服务品牌。
最近笔者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专业的一位老师就此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这位老师得出的结论是二者出身不同,都有片面性。
提倡“品牌比渠道重要”的人,绝大部分是做市场出身;提倡“渠道比品牌重要”的人,绝大部分是做销售出身,出身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两个观点,其实他们都是站在了各自立场来谈经验,就产品本身而言是不存在二选一关系的。
在当前移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形势下,二者的关系究竟该如何看待?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像一部汽车,你能说是发动机重要还是四个轮胎重要?作为汽车一个整体应该是缺一不可的。即使有强劲的发动机动力,如果没有好的轮胎,汽车能跑起来吗?
回到我们的旅游产品来看,品牌建设其实就是一个“证明信誉”的过程,品牌越大,信誉度就会越高,客人的认知度就会越强;而渠道建设,则是“方便购买’的过程,通过最直接的方式让游客了解旅游产品,实现交易。
加多宝和王老吉,最近一段时间官司不断,无非就是在品牌、渠道两方面的博弈。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旅行社来说,应该注重品牌建设还是重视渠道建设呢?
渠道与品牌都重要,缺一不可。那不同地区不同阶段是不是会有侧重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一下:
一、要承认城市与农村的差异
比如说在一二线城市市场,大部分客人都会有过旅游的经历,对旅游体验有着自身的要求,客人在品质、服务以及体验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旅游企业要尽可能把更多的资源放在品牌建设上,从品牌的定位到个性,认同到支撑点,必须做好认真、细致的规划,而不是单纯的琢磨渠道。
而在三线甚至大部分农村市场。由于经济的发达程度不够高,而且,大多数客人可能是第一次出行,对品牌的依赖性并不高。因此,作为旅游企业就要将更多心思放在渠道建设上,想方设法去搞定客人。这就是渠道与品牌在不同市场建设上的差异。
二、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观念的差异
不同的年龄段消费观念的不同也带来对旅游产品认知的不同,在产品选择上年青一代更希望通过网络来实现,而对于中老年客人更希望在门市面对面的咨询,对于80后、90后来说,渠道的建设更加重要,便捷快速的选择是他们不二的选择,而对于中老年客人,旅行社品牌就显得更加重要,同时需要不断更新开发新的线路产品来满足客人的需要。这也是国中青等大牌旅游企业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三、大众产品和小众产品的差异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大众产品以其便宜的价格占领着市场,但是产品同质化现象很突出,对客人而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粘度,这就需要注重渠道的建设;而小众产品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特色产品,或者所谓的高端产品,产品的优势明显,客人认知度高,需要加大品牌的建设。
例如做昆大丽的产品,把营销的重点放在哪里呢?这是一个非常大众的产品,所以必须搞定渠道,做到密集营销,才能保证应有的业绩;而对像某国旅设计的一系列特色产品,就无需四处开花,因为这些产品本身就不是适合大众的线路,而是针对某一特殊群体,其营销重点应该是说服那些追随者:玩的爽就要找张旭。
另外,即使同一家旅行社的不同产品,道理也一样。
所以,我们不能笼统的认为“品牌重要”、“渠道重要”或者偏爱其它营销要素。必须先看看你在产品面向谁,处在什么样的竞争阶段,然后才去争论到底哪个重要。
作为旅行社企业来说,抓渠道时不要忘记品牌建设,树立品牌离不开渠道的发展,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是旅游社发展之路。这也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确立旅行社的O2O模式,在利用好现代科技带来传播渠道的同时,不能忘记根本,产品本身的内涵,就是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