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史吧 关注:23贴子:1,025

回复:简单介绍春秋战国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其乐融融”成语的由来
郑武公生第一个儿子,生下来时夫人武姜难产,叫寤(wu)生,后来夫人武姜又生了一个小儿子,叫叔段,因此武姜更喜欢小儿子,想立小儿子为国君,但是因为要遵守体制,寤生,即郑庄公被立为国君。后来小儿子叔段不满,和武姜一起叛乱,被镇压。郑庄公说我和母亲武姜在黄泉才能相见,让母亲搬到国都外去住。后来郑庄公想念母亲,颍考叔就劝他修个地道去见母亲(意思就是在黄泉中相见的)。地道中,郑庄公赋诗一首,“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赋诗,“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3楼2015-01-23 12:48
收起回复
    五、左传开始记事(左传第一段话)
    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左传 隐公元年
    宋武公生女公子仲子,仲子生下来就有字在手掌上,字是“鲁夫人”(意思是她将做鲁国的正室夫人),所以仲子嫁给我国,生了桓公,而不久惠公逝世,因此隐公摄政,却奉戴桓公为鲁君。
    这段话实际上讲的是,仲子本来该嫁给太子息(隐公),但是却被隐公他爹惠公(国君)抢来当老婆,当了正室,后来仲子生了个儿子,(桓公),后面太复杂我就不讲了。
    这段话表现了历史编撰学的一个特点,美饰国君,为了表明自己抢儿子的媳妇天经地义,特让史官写,仲子出生时手心就写了,她是我老婆。


    35楼2015-01-23 13:06
    回复
      后面的事有点乱,牵扯到六个国家,我的书还没到,今日暂时到这。


      37楼2015-01-23 13:37
      回复
        这里出现了,大义灭亲这个成语。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左传 隐公四年》
        石蜡把儿子石厚和州吁都杀了。


        40楼2015-03-05 1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