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o2o吧 关注:8贴子:324
  • 9回复贴,共1

乐呵帮 快乐健康互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习《道德经》 进入新的一年了,乐呵帮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
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1楼2015-01-04 13:56回复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2楼2015-01-04 13:57
    回复
      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3楼2015-01-04 13:58
      回复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4楼2015-01-04 13:58
        回复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5楼2015-01-04 13:58
          回复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6楼2015-01-04 13:59
            回复
              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7楼2015-01-04 13:59
              回复
                第三章
                不尚贤(不刻意招贤),
                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
                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8楼2015-01-04 13:59
                回复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
                  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
                  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
                  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以无为的境界处理政务),
                  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动之愈出(越动付出愈多)。
                  多言数穷(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第六章
                  谷神不死(掌握采集大道能量的方法就可以长寿),
                  是谓玄牝(就好比掌握了复制生命的方法)。
                  玄牝之门(复制生命的不二法门),
                  是谓天地根(是与天地同寿的根本)。
                  绵绵若存(绵绵不断的生命形式就是这样存在的),
                  用之不勤(大道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
                  以其不自生(因为它不为自己而生),
                  故能长生(所以能长生)。
                  是以圣人(因此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因为谦让反而获得人民的拥戴),
                  外其身而身存(置之身外反而让人民依赖他的存在),
                  非以其无私邪(难道不是这种无私的精神)?
                  故能成其私(反而成全了圣人的理想吗)。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样)。
                  水善(水善的表现形式是):
                  利万物而不争(滋养万物而不争功),
                  处众人之所恶(甘居众人之所唾弃),
                  故几于道(所以水最接近于大道)。
                  居善地(起居善于选择吉地),
                  心善渊(心态善于融入平静),
                  与善仁(交流善于把握仁爱),
                  言善信(言语善于表达诚信),
                  正善治(政见善于治理国家),
                  事善能(处事善于发挥能量),
                  动善时(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夫唯不争(惟有像水这样不争),
                  故无尤(所以才能万事无忧)。
                  第九章
                  持而盈之(财物执持盈满),
                  不如其已(不如适可而止);
                  揣而锐之(铁器磨得锐利),
                  不可长保(不可长期保存);
                  金玉满堂(金玉堆满堂屋),
                  莫之能守(不知谁人能守);
                  富贵而娇(富贵而生骄横),
                  自贻其咎(那是自找麻烦)。
                  功成身退(功成名就身退),
                  天之道(才是自然之道)。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精神与形体统一),
                  能无离乎(能永远不分离吗)?
                  专气致柔(结聚精气以致柔和),
                  能婴儿乎(能像初生的婴儿吗)?
                  涤除玄监(洗涤心灵之镜),
                  能无疵乎(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爱护百姓治理国家),
                  能无为乎(能顺应自然吗)?
                  天门开阖(感官自然开启),
                  能无雌乎(能不被引诱吗)?
                  明白四达(理事明白通达),
                  能无知乎(能没有成见吗)?
                  生之畜之(创造并养育万物的大道),
                  生而不有(创造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为而不恃(无所不能而不自恃有功),
                  长而不宰(左右万物而不任意宰割),
                  是谓玄德(这就是恩泽天下的玄德)。


                  9楼2015-01-04 13:59
                  回复
                    第四章
                    道冲(道似一个器皿),
                    似万物之宗(好像万物的根源),
                    渊兮(它浩瀚无边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远取之不尽)。
                    挫其锐(压制锋芒),
                    解其纷(解脱纷扰);
                    和其光(和顺光辉),
                    同其尘(混同尘垢)。
                    湛兮(高深莫测啊),
                    似若存(好像无处不在)。
                    吾不知谁之子(我虽然不知它的来源),
                    象帝之先(但它却先于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万物为刍狗(任凭万物像草狗那样自生自灭);
                    圣人不仁(圣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为刍狗(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
                    其犹橐龠乎(犹如风箱一样),
                    虚而不淈(虚空但无穷尽),


                    10楼2015-01-04 1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