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录播\后期和修音
在帖吧里,不管超粽,我歌还是好声音好歌曲吧,都有人跳出来,对自己喜欢的歌手好的表演播放说”零瑕疵”,对心中的对手好的表演播放说”修音”.
到底修了没有,修音真的那么容易吗?
我们从设备和技术角度分析一下.音频处理和有人经常说的”修音”
这样大型的乐队配置演出,音源配置,一个64轨的调音台子是不够的,128轨的都不一定够.
你看仅鼓手和打击乐手两处就要10-20个麦,和声组我看人也挺多一人一个.也得十来个.电声的乐器一件一路,仅键盘和吉它加起来也要10路以上,交响乐团我不太清楚麦怎么配置,但这个团配置也的60-70人吧,估计也的20个左右的麦.还有主持的和其他外围的麦.最后就是主唱的麦.
所有这些麦和乐器输入要根据不同的音频特点进行第一次声道定位(比如在一起的几个桶鼓声音,打轮鼓有从这边打到那边的感觉)和增益调节(就是调音量),这样的的音频称之为”干声”,再经过,低切,压限,不同特点不同需要的处理,要设置不同的门限值,得到一个初级处理的音频,这个时候的音频还基本类似于”干声”,
初级的音频’干声”再经过润色加工,就是调节均衡\动态\混响\回声等,得到”湿声”,这个在同一作品的演绎中,主唱声音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比如要表达空旷,就回声大一些,表达温暖,中低频增益会稍多一些,如此等等.这里可以精细到一句歌词的不同的字词段的表达要用不同的调节.这种调节可以在张靓颖2007128成都演唱会的现场视频很多地方里明显感受到不同的句\词不同的回响效果,当时的调音师”少爷”金少刚.
”湿声”再进行编组组,比如一次调节后音量配比平衡的8个伴唱麦编一个组,地鼓军鼓桶鼓镲配比音量后的鼓组麦编一个组,分别再由一个通道控制,这样增大或减小伴唱或鼓组的音量就不用一个一个推子推了,只调节编组后的一个推子就可以了.其他乐器输入和话筒类同.
编组后的不同的组别再经过二次音量配比调节后,再混音,包括左右前后的不同声场定位,在过去我们只需要左右平衡就可以了,现在有5.声道7声道的可前后左右定位.,定位完成以后再输入到” 输出”通道里进行第三次音量调节,所有声音的增减都一起完成.这就完成了整个的调音过程
调音过程完成后的音频输出,进到存储设备的存储,进到转播设备的与视频同步调制,进到功放的经功放放大以后到现场的音箱播出.就是我们现场听到的声音和现场大屏幕的画面.
在帖吧里,不管超粽,我歌还是好声音好歌曲吧,都有人跳出来,对自己喜欢的歌手好的表演播放说”零瑕疵”,对心中的对手好的表演播放说”修音”.
到底修了没有,修音真的那么容易吗?
我们从设备和技术角度分析一下.音频处理和有人经常说的”修音”
这样大型的乐队配置演出,音源配置,一个64轨的调音台子是不够的,128轨的都不一定够.
你看仅鼓手和打击乐手两处就要10-20个麦,和声组我看人也挺多一人一个.也得十来个.电声的乐器一件一路,仅键盘和吉它加起来也要10路以上,交响乐团我不太清楚麦怎么配置,但这个团配置也的60-70人吧,估计也的20个左右的麦.还有主持的和其他外围的麦.最后就是主唱的麦.
所有这些麦和乐器输入要根据不同的音频特点进行第一次声道定位(比如在一起的几个桶鼓声音,打轮鼓有从这边打到那边的感觉)和增益调节(就是调音量),这样的的音频称之为”干声”,再经过,低切,压限,不同特点不同需要的处理,要设置不同的门限值,得到一个初级处理的音频,这个时候的音频还基本类似于”干声”,
初级的音频’干声”再经过润色加工,就是调节均衡\动态\混响\回声等,得到”湿声”,这个在同一作品的演绎中,主唱声音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比如要表达空旷,就回声大一些,表达温暖,中低频增益会稍多一些,如此等等.这里可以精细到一句歌词的不同的字词段的表达要用不同的调节.这种调节可以在张靓颖2007128成都演唱会的现场视频很多地方里明显感受到不同的句\词不同的回响效果,当时的调音师”少爷”金少刚.
”湿声”再进行编组组,比如一次调节后音量配比平衡的8个伴唱麦编一个组,地鼓军鼓桶鼓镲配比音量后的鼓组麦编一个组,分别再由一个通道控制,这样增大或减小伴唱或鼓组的音量就不用一个一个推子推了,只调节编组后的一个推子就可以了.其他乐器输入和话筒类同.
编组后的不同的组别再经过二次音量配比调节后,再混音,包括左右前后的不同声场定位,在过去我们只需要左右平衡就可以了,现在有5.声道7声道的可前后左右定位.,定位完成以后再输入到” 输出”通道里进行第三次音量调节,所有声音的增减都一起完成.这就完成了整个的调音过程
调音过程完成后的音频输出,进到存储设备的存储,进到转播设备的与视频同步调制,进到功放的经功放放大以后到现场的音箱播出.就是我们现场听到的声音和现场大屏幕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