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850贴子:2,977,189

通解道德经(原创首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老子吧嘻笑怒骂,扯皮撂草,长期没个正形儿,也该留下点东西了。


IP属地:云南1楼2015-01-09 15:24回复

    (一)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以用语言去描述的,但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道,并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道本身;我们是可以给事物命名的,但给事物命的名,并不能代表事物本身。老子把万物未生之时的状态,命名为“无”,它是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把万物最初形成时的状态,命名为“有”,它是万物赖以继续演化发展的基础。“无”“有”之间,一线之隔,同为一体却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恰如水沸腾为气,蛋孵化成鸡。
    由道及人。当我们身心处于“静虚”状态时,念欲起不起,身将动不动,此时为“无”。此“无”并非寂灭之“空”,因为其中蕴含着勃勃生机,万物万念万行才能得以孕育产生。处于“无”的状态时,就能在“无”中感知到由“无”生“有”的玄妙之处,常常就能激发出灵感来。灵感即出,心念已动,身体已行,此时为“有”。处于“有”的状态时,就在同为“有”的万事万物中运用和检验它,看它的作用是否有穷尽,适用范围是否有界限。这两种状态的区别在于,“无”是不用主观心念主导的,是被动接受的感悟状态,也就是“恒无欲也”;而“有”是被主观心念主导的,是主动施为的有为状态,也就是“恒有欲也”。
    这“无”和“有”,在于道,同样源出于道;在于人,同样源出于人。它们是道生万物并让万物得以持续演化发展的玄妙法门,也是人得以认知和运用道之玄妙的总法门。


    IP属地:云南2楼2015-01-09 15:25
    收起回复

      (二)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当天下人都知道喜欢“美”的时候,那他们厌恶的东西也就太多了;当天下人都知道追求“好”的时候,这本身就已经是不好了。“有”是由“无”所生成的;“难”是由“易”所成就的;“长”是由“短”比较而来的;“高”是由“下”积满而出的;“音”是由“声”应和而起的;“先”是由“后”跟随才有的,这是一个恒定不变的规律。而人有所“美”,则必有所恶;人有所追求,则必有所摒弃。人人都去追求这天下公认的好,却无人愿意承受“诟”、“不祥”、“后”、“下”等不好,则天下必然会由此失去“好”的根基,而造成整体的不好。
      因为域中自有这种恒定不变的规律存在,圣人顺应规律行事,居无为之事,而成就他人之有为;行不言之教,而成就他人之自立。所以就算圣人因此而让天下大治,让万物都欣欣向荣,也不足以骄傲,因为圣人并不是万物得以生发的源始;就算圣人因此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不足以仗恃,因为这成功只是顺应规律才获得的。只有不自大到把这成功当成是自己一力所造就、一人所拥有的,才会继续有更大的成功,成功才会一直相随而不会离去。


      IP属地:云南3楼2015-01-09 15:26
      收起回复
        前排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4楼2015-01-09 15:26
        收起回复

          (三)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不把贤能的人当成高贵的而去推崇他们,人民才不会为了得到“贤能”的名号而互相争斗;不把难以得到的货物当成珍贵的而去看重它们,人民才不会为了得到它们而去做盗贼;不把可以引发人民欲望的东西显露出来,人民才不会纷争不休,天下才不会混乱。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让人民清心寡欲,但生活富足;让人民知足知止而不争,但身体强健,而从来也不会去挑拨和放大人民的欲望,启发他们产生诡诈狡谲的智慧。如果统治者都能知道这个道理而不敢妄自违背,顺应天道而不胡乱作为,那天下就不会有治理不好的国家。


          IP属地:云南5楼2015-01-09 15:26
          回复

            (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天地并没有所谓的仁爱之心,它不会在万物之中特别亲近爱护哪一个;圣人也没有所谓的仁爱之心,他不会在百姓之中特别关怀偏爱哪一个。万物和百姓,在他们眼中就好像祭祀用的草狗一样,发挥过作用之后就丢掉了,存活过之后就死掉了,当生则生,当死则死,而不会刻意去怜爱挽留谁。
            天地之间,不就好像一个大风箱一样吗?中间空虚而不闭塞,四周绷开而不塌缩。只要一拉动,就有无穷的风产生出来;天地只要一运行,就有无尽的万物衍生出来。它的作用无穷无尽,每有新的动作,就有无数变化随之而生。所以如果依靠对它所造生万物的见闻知识,穷尽这无数变化来探究它,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充塞心中的见闻知识越多,对它的直观认知就会越少。不如不要被这万物万般变化所迷惑,而是紧紧把握住它们变化所依守的根本;不如不要把有限的精力花费在这无穷无尽的见闻知识上,而是用来充实自己的内在。


            IP属地:云南7楼2015-01-09 15:27
            回复

              (七)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天地可以存在的很长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正是因为天地不专注于自己生长,而是孕育万物,万物繁衍不绝,则天地长存。所以圣人常常把自身放在最后,但却能站在最前方领导众人;不一心为自己谋取益处,但却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护。正是因为圣人无私,所以反而成全了他自己。
              一人力小,众人势大。自己保护自己,比不上让众人来保护自己;自己成就自己,比不上让众人来成就自己。所以那些能被众人拥护的人,往往都是无私的人;那些能取得大的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善于成就别人的人。


              IP属地:云南9楼2015-01-09 15:27
              回复

                (十)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守护生命和形体,能做到让它们一点也不互相分离吗?心神专注如一而身体柔弱不老化,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内心空明澄澈,能做到完全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做到不使用自己的智慧去应对他们吗?万物生死往复,变化纷杂,能做到在这其中保持宁静柔和,以下处之吗?世事洞明,通晓天地,能做到不使用自己的能力去干涉万物的自然发展吗?
                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它们,掌握万物而不主宰它们,这就是道所表现出来的至高德性。用这种德性去爱民,则民生生不息;去治国,则国畜养万民,无有不治矣。


                IP属地:云南13楼2015-01-09 15:31
                回复



                  IP属地:云南14楼2015-01-09 15:34
                  收起回复


                    IP属地:云南15楼2015-01-09 15:38
                    回复



                      IP属地:云南16楼2015-01-09 15:39
                      收起回复



                        IP属地:云南17楼2015-01-09 15:43
                        收起回复
                          [url]http://十四)[/url]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也看不见,叫作“微”;听也听不到,叫作“希”;摸也摸不着,叫作“夷”。这三者很难说得清它们之间的区别,所以就把它们混而为“一”来讲。这个“一”,并不是忽然而来,也不是攸然而去,它始终如一的存在着,但反复探究也不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描述,所以只能把它归结为是“无”的存在。
                          这个“无”,并不是说它就等于“没有”,它只是拥有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象的形象,所以我们去感受它,也只能得到一个“恍惚”的状态,而没有任何具体的形象。跟随着它,找不到它将要去向何处;面对着它,找不到它来自何方。所以只能抓住它着落在当下的表现,用以应对当下之现实,从中找出它恒定不变的规律,这样就能知道它自古至今始终未变的原本模样。这种方法,是从“有”中认知到“道”的纲领和法门。


                          IP属地:云南18楼2015-01-09 15:44
                          回复
                            [url]http://(十五)[/url]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淩释,敦呵其若朴,旷呵其若谷,浑呵其若浊。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新成。”
                            古时得道的人行事,玄妙不可言,幽深不可测,他的一举一动我都不明白他的用意,摸不清他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只能记录一些表象。我只知道:他小心谨慎的样子就好像严冬冒着寒冷履冰过河;他思考谋划的样子就好像害怕四方邻国前来围攻;他庄重肃穆的样子就好像自己在作宾客;他涣散不羁的样子就好像冰凌消融;他淳厚朴实的样子就好像没有雕琢的素材;他静寂幽远的样子就好像空旷的山谷;他混沌无知的样子就好像江河的浑水。
                            然而浑浊的水静置一段时间,就会变得清浊分明;安稳的久了,人们就会开始蠢蠢欲动。谁能在这个时候还依然保持混沌无知、清静无为呢?浊水清自上层始,江河浪由外边生,修道的人不会追求盈于其上的满,溢于其外的动,而是始终安守于中,葆有这原始的混沌与淳朴,葆有这原始的天真与灵性,如此才能不断创造更新。


                            IP属地:云南19楼2015-01-09 15:44
                            回复
                              [url]http://(十六)[/url]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削减到极微弱,保持内心这种空虚宁静的状态,以观万物。万物虽同时生长、发展,我只看它们源起于何方,最终归于何处。万物虽变化纷纷,乱象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归于它们生命的起点,回归于一个相同的根源。得知其根,当知为无象无名无动时,此时为静。守其根,处其静,则复归于生命之源起。复归于生命之源起,当能知万物生、存、往、复的运作规律。这个规律恒久不衰,恒定不变,明白这个规律,为“明”;不明白这个规律就主观妄为,则凶。万物皆遵循这个规律而生,故明白这个规律,则能统天下之物而无一弃之,此为“容”。能“容”者,必公正,以客观的规律不偏不倚的对待天下万物。公正且又能容,故可以为圣人,为天下人之王。王行道于天下人,故有天之德;天行道于万物,故有道之德。依托于道,则能获得长久;持守于道,则终身都不会有失败的危险。


                              IP属地:云南20楼2015-01-09 15: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