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089贴子:2,983,099

回复:通解道德经(原创首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url]http://(十八)[/url]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所以大道被废弃了,人们才会宣扬仁义;人们都开始投机取巧了,大家才会互相欺诈;六亲互相不和睦了,才会提倡父慈子孝;国家昏乱而奸臣遍地了,才会彰显出忠臣。


IP属地:云南22楼2015-01-09 15:45
回复
    (十九)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
    不把自己当成圣明的人而随意驱策百姓,不把自己当成智慧的人而以权术驭使臣民;不在百姓中推崇贤达的名声,不在百姓中提倡机变的智巧,如此百姓将获得百倍的好处。不对人民施行仁义有为之政以坏其纯朴,不引导百姓追求仁义之名以毁其天性,如此百姓将重新回复孝慈。不使用机巧的智慧对付百姓,不使用便捷的技巧治理国家;不把机巧之心当成明智,也不把获利的捷径看成聪明,这样盗贼就不会出现。
    以上三种道理,用文字并不能很好的说明清楚,故统一为一个前提:表现出本真,恪守住纯朴;减损自己的私心和欲望;无需学习治国的技巧,也不用再为国家的发展而忧虑。


    IP属地:云南23楼2015-01-09 15:45
    回复
      (二十)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匮。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众人应诺接受的和众人呵斥反对的,相差到底有多大?众人喜欢的和众人厌恶的,相差又到底有多远?如果很多人都畏惧的东西,那么其它人也不能不畏惧;如果很多人都喜欢的东西,那么其它人也不能不喜欢;如果很多人认同的规则,那么其它人也不能不遵守,否则就会有异于常人,而遭到群体的排斥,其实畏惧的不过就是人啊!这种让人昏聩不明而盲目依从的风气,到底会持续多久呢?
      所以虽然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的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在春天里登上高台眺望美景;但我却一个人淡泊独处,好像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如同婴儿还不会用笑来亲近大人,如同浪子还不知道将要归宿何方。众人都对这种生活状态十分满意,唯独我却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东西。我真是怀有一颗愚人的心啊,是那么的不晓事理。一些连庸俗之人都很清楚的东西,唯独我迷迷糊糊;一些连庸俗之人都很明白的东西,唯独我混混沌沌。如同海一样深远啊,我的混沌;永无止境啊,我的迷糊。众人都接受教化,听从规矩;唯独我愚顽不堪,冥顽不灵。我之所以总是表现的和别人不一样,因为我遵从的是道,而不是世俗的教化。


      IP属地:云南24楼2015-01-09 15:46
      回复
        (二十一)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情呵。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玄德,是道所表现出来的至高德性;孔德,是万物遵从于道而各自表现出来的不同德性。相对于玄德来说,孔德只能算是玄德之“一孔”,所以更为微小,但无论多么微小的德,也都要遵从于道才能具备“德”的形态。道这个东西啊,看起来恍恍惚惚的似在非在。恍恍惚惚,其中又能感知到它的形象;恍恍惚惚,它的形象越来越真实;它是那么的晦暗啊,隐藏的是那么的深,但其中又存在可以与人产生共鸣和沟通的“情”;这个“情”真实不虚,因为其中对应着固定不变的规律。从古到今,这个规律一直恒定不变的存在着,让人得以沟通道而明道,明道而顺道。我为什么可以明白万物的源起——道呢?就是凭借的它。


        IP属地:云南25楼2015-01-09 15:46
        回复
          (二十三)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弯曲着而不去侵争,反而能让自己得到更好的保全;委曲着而不去争辩,反而能让自己得到更公正的对待;低洼着而不去争上,反而能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充盈。保守本真,复归其根,才能得到创造更新,因为根虽老旧,但却是新事物得以孕育产生的根本。追求的少,才能有所得,因为专注全神;追求的多,反而会让自己迷惑,因为心神涣散。
          所以圣人执守这个原则来治理天下。不自高自大,因此能被众人推崇至显扬;不自以为是,因此能明白四达,洞察真相;不自吹自擂,因此能功成事遂;不自命尊贵,因此能被众人敬重为官长。唯有胸怀不争之心,天下才没有人能与之相争。古人说“委曲才能得以保全”,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呀!不通过与人相争来自利,不通过侵害他人来自益,不但能更好的保全自己,还能让自己得到更大的利和益,此谓“全归之”。


          IP属地:云南27楼2015-01-09 15:46
          回复
            (二十四)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天地很少发号施令干涉万物的自然运作,圣人也很少以个人意志强行施加于人。因为就算是狂风暴雨也持续不了多久,谁制造的风雨?是天地。天地之威尚且不能持久,又何况是个人的意志呢?所以遵从道的人处事就会顺应道的规则;具备德的人处事就会顺应德的品性;不遵从道而又不具备德的人处事就会失道失德。处事具备德,则道也会以德待之;处事失道失德,则道也不会帮助和扶持他。这就好像人如果处事遵守法律,则法律也会庇护他的行为;如果处事不遵守法律,则法律就会阻碍他的行为。


            IP属地:云南28楼2015-01-09 15:47
            回复
              (二十六)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观,燕处则昭若。奈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重是轻的基础,静是躁的根本。所以圣人行走在外,必有辎重随行,因为只有随时随地都能获得补给、安营居住,才有可能表现出一副很轻松、很超然物外的样子。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呀!但为何有一些拥有数万辆兵车辎重,万千国民的人,拥有这么大根本的人,却要拿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去满足一些微不足道的个人私欲呢?没有重作基础的轻,是轻浮;没有静作根本的躁,是浮躁。过于轻浮,就会失去基础;过于浮躁,就会失去根本。


              IP属地:云南30楼2015-01-09 15:47
              回复
                (二十七)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大迷。是谓妙要。”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车轮痕迹,因为他不会仅依赖于驾驭车辆,而是能御万物;善于进说的人,不会留下言语破绽,因为他不会仅依赖于运用语言,而是能喻万理;善于计算的人,不会仅依赖于使用筹策,而是能统万念;善于封闭的人,不依赖于设置门栓别人也打不开;善于结绳的人,不依赖于编造绳结别人也解不了。
                因此圣人善于发掘每一个人、每一样物的用处,不会认为任何一个人没有用处而放弃他,不会觉得任何一样物资没有用处而扔掉它,因为他继承和掌握了道的行事规则。道生天下万物而无一弃之,掌握了道的行事规则,故能运用天下万物。所以掌握了道的人,可以指导和领导他人;没有掌握道的人,可以被他人指导和领导。不尊重自己的指导老师,不爱护自己的臣民和下属,不论他有多聪明,其实在大处仍然十分愚昧。说的就是这个精深微妙的道理。


                IP属地:云南31楼2015-01-09 15:47
                收起回复
                  (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贷,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知道雄根源于雌,高根植于下,所以固守住它们的本源,成为容纳天下溪流的归处。这就正如知道人喜欢居上,那么我处下纳之;知道人喜欢在前,那么我处后待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我已经具备了真正的德,复归于婴儿的初始天真境界。
                  知道荣根源于辱,贵根植于贱,所以固守住它们的本源,成为畜养天下之众的空谷。这就正如知道人以有为为荣,那么我以无为蓄之;知道人以有功为荣,那么我以不居功容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我的德性已经充足,复归于万物的自然朴素境界。
                  知道白根源于黑,有根植于无,所以固守住它们的本源,成为造生天下万物的法则。这就正如知道人以清浊分明为知,而我却混沌若浊;知道人以有所追求为志,而我却安之若素。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我的德性深敛不露,复归于天地的源始无极境界。
                  任何器具,都是由原始素材被分割而成的;任何成器之人,都是由自然天性被刑伤而成的。所以圣人用“朴”则为万器之长;用“真”则为万人之王,因为执守住了本源。一个好的制度,是不会让天下素材都割裂为器,让天下人都刑伤成“材”的,因为它不会残害万物的自然天性。


                  IP属地:云南32楼2015-01-09 15:48
                  回复
                    (三十)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得道之士辅佐国君,不会以兵强马壮逞强于天下,因为自己兵强时攻打别人,别人兵强时也会来攻打你,所以很容易自食恶果,遭到报应。而大军所到之处,家园毁坏,田地无收;打完仗后,又很容易产生大的灾害。因此即使不得已需要出兵打仗,那么达到目的也要马上停止,不可以继续逞凶。达到目的也不要骄傲,达到目的也不要自满,达到目的也不要夸耀,因为以军事斗争这样的方式达到目的是最下乘的,是迫不得已的。所以不要因为出兵打仗达到了目的,就开始倚仗军事力量,以强横的姿态去欺侮他人。太过强横就很容易衰老,因为违背了万物生发之道,违背了万物生发之道,就会早早的灭亡。


                    IP属地:云南34楼2015-01-09 15:48
                    回复
                      (三十二)
                      “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道从来都不是任何名象可以限制住的。道赋予万物的自然天性虽然很简单、很朴素,可是天下任何人都不能命令和改变它。侯王如果能够让它得到保持,万物将自然而然的臣服。天地相合而降雨露,没有任何人命令却能分布得很均匀。这是因为在天地万物初生的时候,针对它们的管理制度(自然规律)也就形成了。既然这个制度已经有了,人也应当知道适可而止,而不要试图去改变它,这样才不会遭受失败。天下每多一条小溪,就会汇入江海;天下每生一个事物,针对它的管理制度也就形成了,道管理天下,正如小溪统归于江海。


                      IP属地:云南36楼2015-01-09 15:49
                      回复
                        (三十三)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
                        能够了解别人的人,说明他很有智慧;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高明。能够胜过别人的人,说明他比别人有力量;能够胜过自己而不断自我提高的人,才算是真正的高强。知足的人就很容易获得满足;强行去做事的人,只能说明他很有志向。不失去自己根本的人就能获得长久,身体死去而精神永行不衰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IP属地:云南37楼2015-01-09 15:49
                        回复
                          (三十四)
                          “道氾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道是那么的广泛博大啊,独立运行而不会被任何事物所改变。它的运行造就了万事万物,但默默而不去占有他们;天下万物归附于它,但任之而不去主宰它们。所以说它是没有什么私心和欲望的,无功无名又不成长壮大自己,可以说它很弱“小”。然而即使它不主宰和掌控万物,万物仍然会自行归附于它,又可以说它的成就很“大”。
                          圣人之所以能成就这么大的功业,正是因为他既没有让自己成长壮大的欲望,也没有主宰天下的志向,更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大”,所以才最终能成就这么大的功业。牢牢把握住万事万物赖以生发的本源,守弱而成就他人之强;处下而成就他人之高;无为而成就他人之有;不争而成就他人之功。但造就无数强者的弱者,就不再是弱;造就无数贵人的下者,就不再是下;造就无数富人的穷者,就不再是穷。成母德之大也。


                          IP属地:云南38楼2015-01-09 15:49
                          回复
                            (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谁能执守住大道来治理国家,天下人就会归顺依附于他;归顺依附于他,是因为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不会被妨害,故而大家得以安宁和平的相处。动听的音乐和美味的食物,可以诱使人汇聚过来,但音乐过了一定时间终会停止,宴会过了一定时间终会结束,此时人们就会四散离去。道使人归附,既不是因为它的味道鲜美,也不是因为它的声音动听。道,看不见,听不到,触不得,然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也不会过时失效。


                            IP属地:云南39楼2015-01-09 15:49
                            回复
                              (三十七)
                              “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道从来都不是任何名象可以限制住的。侯王如果能持守道来治理天下,万物将自然而然的健康成长,有序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慢慢有各种欲望产生,有各种负志强行的行为出现,此时就需要以“无名之朴”镇之。让他们“无知”以保持自然天性,“无欲”以懂得适可而止,这样才不会遭受失败和羞辱。人人都不遭受失败和羞辱,天下也就不会起纷争,人们也就不会互相伤害,天地之间也就自然而然能得到和谐安宁了。


                              IP属地:云南41楼2015-01-09 15: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