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说我是完美主义者
专访谭家明
访问:潘国灵 李照兴
整理:潘国灵
时间:2003年11月15日
---------------------------------------------------------------------
王家卫在电视台的日子你们已认识吗?
还未。后来他在拥佳,帮陈勋奇做事,陈勋奇找我开戏,那时才认识。(那你和张叔平认识和合作的日子更早?)嗯。
《最后胜利》为何找王家卫写剧本?是电影公司介绍吗?
陈勋奇找我到永佳开戏,当时王家卫是永佳scriptwriter(编剧)一起倾剧本develop(发展)一些戏,但都没开成。《最后胜利》是德宝的,那时与王家卫已建立friendship(友情),我便问他有没有兴趣写这个剧本。这与永佳无关。
《最后胜利》最初故事由哪人构思?
饮茶度出来的,讲起一个人的故事……现在问起也忘记了是怎样发展出来。通常我和writer(编剧)合作,陈韵文好,王家卫好,舒琪也好,全都是我和他们倾,分好场,然后编剧回去写。
但现在编剧好像只有王家卫名字?
《最后胜利》编剧只挂王家卫名字,但其实他只写了一半,有一半是我和俞铮写的,俞铮是这出戏的策划……
哪剧本下半部是由你写吗?
我和俞铮写;张叔平也帮了一些,大概一两场,二人在酒店房间完成。王家卫交不了整个剧本,只交了一半。但写到后段,戏正在拍的时候,有些停下来的空档,便再找王家卫倾倾ending(结尾),再多写两三场也不定。整个过程很明显分为两部分,但我们base on(基于)头part(部分)发展,保持风格一致。
完了《杀手蝴蝶梦》(1989)后,九十年代你转向幕后制作,包括剪接、美指方面。《阿飞正传》是九十年代一部重要电影,你负责剪接,谈谈这个过程好吗?
这是很大的乐趣。第一,王家卫拍戏好认真,美指、灯光、摄影全都做得很好。那么高质素的影像material(材料),由你去剪,是很大的乐趣。第二,就是freedom(自由)。王家卫找我之前,张叔平剪过一两场给他看,他觉得不太吻合那戏的呼吸,不是他想要的东西。他想我帮他剪,我看了他拍的footage(片断),颇感兴趣,我也喜欢剪接的。那我就帮他set up(建立),边剪他边拍,他不会参与,王家卫自己可能没耐性亦不喜欢剪接,他不认为需要自己操刀。
甚至一些guideline(方针)也没有?
没有。他就是给片你看,你搞掂。好的是他拍每个action(动作),譬如张国荣第一场入南华会买汽水,又wide shot(阔镜)又close-up(特写)又hand-held(手提)跟着背脊……八个angles(角度),又很多选择,变相你可以替他分镜头,架构每场戏的场面调度。每个action有不同takes,不同选择会影响场面调度以至整个感觉。我随自己直觉走。譬如分析开头何以是跟拍而不是static shot(静止镜头),是因为那个character(本身)。我没有详细和他倾character,亦不需要倾,我看片已经知道。这角色好有confidence(信心)好aggressive(主动的),如果用个static shot慢慢pan入去,,好week(弱),火力不足。于是一来就跟着他背脊,咯咯声行入来,勇往直前,进入。我觉得那么多takes这个angle最适当,我就用。然后入到去,转个身,张曼玉有个开汽水瓶的take,一弹出来,瓶盖弹出来的声音,与画面synchronize(同步),来emphasize(强调),感觉好strong(强烈),我依着自己思维去架构。我记得剪了四本的时候,我给他看,他说:“咦,几好喔!,就是这样。
剪接对电影的感觉很重要,譬如现在常被提及的那个时钟特写?
他拍了大钟的特写,又有闩闸 ,我觉得当中有时间的因素,闸闩一半,响钟,有种震撼力在里头。我觉得全套戏最好的point(位),是张国荣跳Cha Cha(恰恰舞)。王家卫想到找张国荣跳下Cha Cha也不错,但就只有一个shot,没有剧情也不连戏的,他不知放在哪里好。另外又拍了刘嘉玲走了之后张国荣在床上抽烟的一段。有一日王家卫给我一段录音,我听听是什么来的,原来是那段“无脚鸟”的独白。于是我又想这段monologue(独白)应该放在哪里。我尝试用摊在床上那段戏,看是否够长来配合这段独白,咦,够长喔,便用在那里。跟着想到Cha Cha那个shot,就索性连接下去。这两个shots加上monologue,就是角色的theme(主题)。他的vision(视野),正正一个cut可以将张国荣这个character表达出来。第一,好堕落,摊在床上,好decadent(颓废),当“死下死下”的时候,一个cut,他又有生命力去enjoy life(享受生命),这么大的contrast(对比),两个shots一个cut已可道尽,这是我最中意的一个point。王家卫看了也说:“正喔!”
专访谭家明
访问:潘国灵 李照兴
整理:潘国灵
时间:2003年11月15日
---------------------------------------------------------------------
王家卫在电视台的日子你们已认识吗?
还未。后来他在拥佳,帮陈勋奇做事,陈勋奇找我开戏,那时才认识。(那你和张叔平认识和合作的日子更早?)嗯。
《最后胜利》为何找王家卫写剧本?是电影公司介绍吗?
陈勋奇找我到永佳开戏,当时王家卫是永佳scriptwriter(编剧)一起倾剧本develop(发展)一些戏,但都没开成。《最后胜利》是德宝的,那时与王家卫已建立friendship(友情),我便问他有没有兴趣写这个剧本。这与永佳无关。
《最后胜利》最初故事由哪人构思?
饮茶度出来的,讲起一个人的故事……现在问起也忘记了是怎样发展出来。通常我和writer(编剧)合作,陈韵文好,王家卫好,舒琪也好,全都是我和他们倾,分好场,然后编剧回去写。
但现在编剧好像只有王家卫名字?
《最后胜利》编剧只挂王家卫名字,但其实他只写了一半,有一半是我和俞铮写的,俞铮是这出戏的策划……
哪剧本下半部是由你写吗?
我和俞铮写;张叔平也帮了一些,大概一两场,二人在酒店房间完成。王家卫交不了整个剧本,只交了一半。但写到后段,戏正在拍的时候,有些停下来的空档,便再找王家卫倾倾ending(结尾),再多写两三场也不定。整个过程很明显分为两部分,但我们base on(基于)头part(部分)发展,保持风格一致。
完了《杀手蝴蝶梦》(1989)后,九十年代你转向幕后制作,包括剪接、美指方面。《阿飞正传》是九十年代一部重要电影,你负责剪接,谈谈这个过程好吗?
这是很大的乐趣。第一,王家卫拍戏好认真,美指、灯光、摄影全都做得很好。那么高质素的影像material(材料),由你去剪,是很大的乐趣。第二,就是freedom(自由)。王家卫找我之前,张叔平剪过一两场给他看,他觉得不太吻合那戏的呼吸,不是他想要的东西。他想我帮他剪,我看了他拍的footage(片断),颇感兴趣,我也喜欢剪接的。那我就帮他set up(建立),边剪他边拍,他不会参与,王家卫自己可能没耐性亦不喜欢剪接,他不认为需要自己操刀。
甚至一些guideline(方针)也没有?
没有。他就是给片你看,你搞掂。好的是他拍每个action(动作),譬如张国荣第一场入南华会买汽水,又wide shot(阔镜)又close-up(特写)又hand-held(手提)跟着背脊……八个angles(角度),又很多选择,变相你可以替他分镜头,架构每场戏的场面调度。每个action有不同takes,不同选择会影响场面调度以至整个感觉。我随自己直觉走。譬如分析开头何以是跟拍而不是static shot(静止镜头),是因为那个character(本身)。我没有详细和他倾character,亦不需要倾,我看片已经知道。这角色好有confidence(信心)好aggressive(主动的),如果用个static shot慢慢pan入去,,好week(弱),火力不足。于是一来就跟着他背脊,咯咯声行入来,勇往直前,进入。我觉得那么多takes这个angle最适当,我就用。然后入到去,转个身,张曼玉有个开汽水瓶的take,一弹出来,瓶盖弹出来的声音,与画面synchronize(同步),来emphasize(强调),感觉好strong(强烈),我依着自己思维去架构。我记得剪了四本的时候,我给他看,他说:“咦,几好喔!,就是这样。
剪接对电影的感觉很重要,譬如现在常被提及的那个时钟特写?
他拍了大钟的特写,又有闩闸 ,我觉得当中有时间的因素,闸闩一半,响钟,有种震撼力在里头。我觉得全套戏最好的point(位),是张国荣跳Cha Cha(恰恰舞)。王家卫想到找张国荣跳下Cha Cha也不错,但就只有一个shot,没有剧情也不连戏的,他不知放在哪里好。另外又拍了刘嘉玲走了之后张国荣在床上抽烟的一段。有一日王家卫给我一段录音,我听听是什么来的,原来是那段“无脚鸟”的独白。于是我又想这段monologue(独白)应该放在哪里。我尝试用摊在床上那段戏,看是否够长来配合这段独白,咦,够长喔,便用在那里。跟着想到Cha Cha那个shot,就索性连接下去。这两个shots加上monologue,就是角色的theme(主题)。他的vision(视野),正正一个cut可以将张国荣这个character表达出来。第一,好堕落,摊在床上,好decadent(颓废),当“死下死下”的时候,一个cut,他又有生命力去enjoy life(享受生命),这么大的contrast(对比),两个shots一个cut已可道尽,这是我最中意的一个point。王家卫看了也说:“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