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混入肥腴中 (文:Tiffany 转自:独食)
一个人做饭吃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尝试许多做法,而不必担心失败了对不住别人的空腹等待。在饭馆里吃到熟醉蟹,酒香混入肥腴,绵润中透出蜜香,紫苏的芬芳萦绕其中,于是就毫无心理负担地决定自己试试。熟醉,就是先把蟹蒸熟了再醉卤,比起生醉,至少有一种让人盲目的安心。
之所以说“盲目的安心”,是因为可能会被老饕文人汪曾祺笑话。在汪老心中,生醉蟹可是天下第一美味。他写过家乡人送给他一小坛醉蟹,有天津的客人来,特意剁了几只,结果客人吃了一小块迟疑了,问“是生的?”不敢再吃。汪先生的行文看上去是有点生气了:“为什么就不敢吃呢?法国人、俄罗斯人,吃牡蛎,都是生吃。我在纽约南海岸吃过鲜蚌,那是绝对是生的,刚打上来的,而且什么作料都不搁”,想想,也不无道理。
当然熟醉也有它的好处。入味快,生醉要十天,熟醉一两天就可以食用了,蟹肉比起生醉也更紧致。蟹不必大,二两至三两即可,找个深点的碗浸上,好入味;酒不必多,会发苦,时不必长,会过咸。周五蒸起三两只蟹,先吃一两只过嘴瘾,再把剩下的浸入醉卤里,到了周六日,就可以拿来消解工作日步步逼近的烦闷了。
当然也有人不喜欢醉蟹的。许多人认为,蒸才是存其本味的最佳做法,而酒这浓烈的液体会破坏原有的鲜味,熟醉更是“罪加一等”。文人梁实秋一句话评价道:“我只吃过南人的醉蟹,真咸!”这种流行于江南的以酒制蟹的食用、保存方法就这么被他一句否定了。可能梁先生没有琢磨过自己做醉蟹,醉卤完全可以按自己口味调试,如果咸了,少入生抽即可。至于是否鲜甜依旧,我认为是的。只要蟹好,在这个季节专挑肢足有力的大闸蟹,酒也要好,至少用三年陈酿以上的花雕,那么蟹的鲜甜和酒的沁香相得益彰。众口难调,好在独食者,只需要满足自己的味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