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大家对于”等效光圈“的撕逼大战很激烈,先大体说一下光圈为何物,希望大家相亲相爱
首先,”等效光圈“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
其次,大家不要混淆了物理通光孔径和F值的关系。
光圈是什么(这里的光圈特指那个F值,即”光圈系数“)
光圈(系)数= 镜头焦距/光圈孔径;常用的镜头的光圈数序列为
1, 1.4, 2, 2.8, 4, 5.6, 8, 11, 16, 22, 32, 45, 64,90,128
通过镜头到达感光底片或芯片的光的照度和光圈孔径的平方成正比,和光圈数的平方成反比。光圈数序列中相邻两个光圈数的平方比为 1:2,因此,光圈环转动一格,照度相差一倍。
F值是个比值,在摄影学科里,评价它的是”照度“,从镜头造好之后,不同不同大小孔所代表的F值就确定了,不管后面底多大多小,理论上同样镜头同样光圈单位面积的照度(光照强度)是确定的,这个照度会影响什么呢?快门和感光度。即相同光圈和ISO下,快门是一样的。
因此,无论底多大,如何转接,此镜头的物理焦距和通光孔径是确定的,则对应光圈系数下单位面积的照度是确定的,于是同ISO下快门就确定了。
对应大家说的最多的小底镜头,其成像圈较小,物理焦距较小,但相同光圈系数下单位面积的照度是和全幅一样的,因此F值也是相同的,不会从F2.8变成F4或者其他
举例说明:手机F1.8和全幅F1.8它们的物理口径差别很大,但全开后单位面积的照度是一样的,因此豆叫F1.8,这个值是个比值,再次重复一下。
首先,”等效光圈“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
其次,大家不要混淆了物理通光孔径和F值的关系。
光圈是什么(这里的光圈特指那个F值,即”光圈系数“)
光圈(系)数= 镜头焦距/光圈孔径;常用的镜头的光圈数序列为
1, 1.4, 2, 2.8, 4, 5.6, 8, 11, 16, 22, 32, 45, 64,90,128
通过镜头到达感光底片或芯片的光的照度和光圈孔径的平方成正比,和光圈数的平方成反比。光圈数序列中相邻两个光圈数的平方比为 1:2,因此,光圈环转动一格,照度相差一倍。
F值是个比值,在摄影学科里,评价它的是”照度“,从镜头造好之后,不同不同大小孔所代表的F值就确定了,不管后面底多大多小,理论上同样镜头同样光圈单位面积的照度(光照强度)是确定的,这个照度会影响什么呢?快门和感光度。即相同光圈和ISO下,快门是一样的。
因此,无论底多大,如何转接,此镜头的物理焦距和通光孔径是确定的,则对应光圈系数下单位面积的照度是确定的,于是同ISO下快门就确定了。
对应大家说的最多的小底镜头,其成像圈较小,物理焦距较小,但相同光圈系数下单位面积的照度是和全幅一样的,因此F值也是相同的,不会从F2.8变成F4或者其他
举例说明:手机F1.8和全幅F1.8它们的物理口径差别很大,但全开后单位面积的照度是一样的,因此豆叫F1.8,这个值是个比值,再次重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