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欧米茄在瑞士联邦诞生,路易·勃兰特(Louis Brandt)与拉夏德芬(La Chaux-de-Fonds)开始手表装嵌工作。1880年,路易·勃兰特的儿子Louis-Paul及Csar将厂房搬迁至人力充足、资源丰富且交通方便的比尔(Bienne)地区。此后,采用机械化生产,统一规格零件,并引进新式分工系统进行装配工作,装制出精密准确、品质优良且价格合理的表款。举世闻名欧米茄19令机芯于1894年面世后,不仅成为其卓越的标志,公司也因此命名为“欧米茄”。1848年,瑞士名表欧米茄诞生在一个23岁的年轻人手中。这个人就是路易斯·勃兰特,一个小工匠。在瑞士漫长的冬季里,勃兰特借着微弱的光亮,把从当地匠人手中买下的零部件一件件拼起来,做成当时流行的怀表。春天来了,雪化了,勃兰特就带着他的表在欧洲各国走街串巷兜售。勃兰特的两个儿子路易斯·保罗和恺撒随后加入了他的行列。1879年勃兰特逝世,两个儿子挑起了家族生意的重任。他的儿子将路易勃兰特公司转型为手表制造厂,将厂房迁到人力充足、资源丰富且交通便利的比尔地区,路易勃兰特一度成为瑞士最大的钟表企业。对欧米茄而言,1894年是改变命运的一年——以革新的分拆组合模式诞生出“19法
欧米茄蝶飞系列分机芯”。迁址后的勃兰特公司率先放弃旧式手工装配系统,开始批量生产标准化零件,组装精密准确,被业界认为是精准时计中的实惠之作,从此钟表业进入了大量生产、分工装配的时代。当时一个银行家把这个大获成功的机芯命名为“OMEGA”,也就是希腊文的最后一个字母,是想表明这种机芯有着完美地表现。就在这一年,通过别出心裁的广告取得了市场成功的欧米茄机芯获得了日内瓦和伦敦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台表证书。为纪念这个成就,OMEGA从此成为这一品牌的正式名称。欧米茄公司很快壮大起来,成为瑞士最大的几家钟表制造企业之一。可是公司的支柱——路易斯-保罗和恺撒先后死于1903年。年生产24万只表,拥有800工人的欧米茄落到了一群年轻人手中——勃兰特家族的第三代,他们中最大的保罗·艾米尔还未满24岁。欧米茄在保罗·艾米尔近半个世纪的经营下,成为真正的表中名牌。第一次世界大战降临欧洲,保罗·艾米尔是个精明的商人,与协约国、轴心国都做生意,为他们提供军用手表,可是经济的困难仍然让他不得不割让部分利益,几经转折,归属在世界头号钟表集团SSIH-ASUAG旗下。然而这家公司统率着各个品牌的表,其生产和销售却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即使最早合并的欧米茄与天梭也绝不雷同。欧米茄的最智慧之处在于,没有任由工业化泛滥到制表的每个环节,而是将手表的最后一道工序保留手工完成,这使得它至今仍可以底气十足地标榜自己“拒绝批量生产,秉承手工制作的瑞士制表传统”。2品牌标志编辑“Ω”是希腊文的第24个,也是最后一个字母。它象征着事物的伊始与终极,第一与最后,类似于亚洲哲学中“最后意味着最初,结束亦是开始”的循环。代表了“完美、极致、卓越、成就”的非凡品质,诠释出欧米茄追寻“卓越品质”的经营理念和“崇尚传统,并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范。3成就编辑在太空方面,超霸专业系列不单是唯一在月球上被佩戴的手表,更曾协助拯救太阳神13号的航天员,获太空总署颁发的“ 史诺比奖” (Snoopy Award)。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欧米茄款式系列以其出色表现获得了国际评委员会所颁发的最高荣誉,名闻遐迩的希腊神殿(Greek Temple)纯金雕花表便是其一。在运动方面,欧米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包括要求极度准确的游泳和竞赛项目)及于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举行的自动赛车队制锦标赛(CART)的指定计时器械。在科技和设计方面,欧米茄不单拥有无数准确记录,而且设计出色,首创多项技术,如制造了世上第一只中置陀飞轮手表。在欧米茄的世界,只有优质出众的手表方可被展示于逾一百三十个国家的高级橱窗里。4同轴技术编辑
欧米茄手表内部构造最新设计主要由同轴擒纵系统装置、带有3个宝石的擒纵叉和摆轮上的冲力宝石以及一个无卡度游丝摆轮。同轴擒纵系统可以有效减低宝石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令手表在长时间运作之下仍然保持精密准确。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f0cdfdaba389b5038ffe05ab537e5f1/70d560d9f2d3572ca80259188913632763d0c313.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5f349cc98504fc2a25fb00dd5dfe7f0/18ddf0d3572c11df13317ae7602762d0f603c213.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6d57cf51d178a82ce3c7fa8c602737f/02c9513d269759ee499ee6f2b1fb43166c22dff4.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