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斯法学院吧 关注:184贴子:1,959

“盗了”些司考题!看你会不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壁纸,在一楼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1-28 08:22回复
    1,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B.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C.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D.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1-28 08:24
    回复
      2、
      某施工工地升降机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刘某报告事故时隐瞒了自己按下启动按钮的事实。关于刘某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间接)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谎报安全事故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1-28 16:59
      回复
        今日题目及答案:某施工工地升降机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刘某报告事故时隐瞒了自己按下启动按钮的事实。关于刘某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间接)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谎报安全事故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考点】重大责任事故罪、谎报安全事故罪
        【答案】D
        【解析】刘某不存在杀人的故意,因此不构成故意杀人罪,A选项错误,不当选。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应当注意如下问题:主体方面,涉及各种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既包括国有,也包括非国有企业的职工,原则上为直接处于生产、作业岗位的一线人员;时空条件方面,其行为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这两点是与其他事故犯罪,如危险物品肇事罪、玩忽职守罪的关键区别之一。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具体而言,包括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对于企事业单位及其上级管理机关的相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虽未明文规定,但反映了生产、作业中安全操作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因此也属于“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本题中,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刘某的行为属于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注意:本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法条竞合关系,适用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因此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当选。 在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等发生后,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本罪的主体为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即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负责经营的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成立本罪还要求因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本题中,虽然刘某报告事故时隐瞒了自己按下启动按钮的事实,但此时危害结果已经发生,并没有因为谎报而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因此刘某不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C选项错误,不当选。本题应选D。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1-28 20:07
        回复
          逗比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1-29 10:19
          收起回复
            3,
            关于贿赂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其财物而构成受贿罪的,请托人当然构成行贿罪
            B.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当然不构成行贿罪
            C.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某国家机关利用其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机关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单位受贿罪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1-29 11:16
            收起回复
              逗比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1-29 11:28
              回复
                今日题目及答案:关于贿赂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其财物而构成受贿罪的,请托人当然构成行贿罪
                B.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当然不构成行贿罪
                C.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某国家机关利用其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机关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的,构成单位受贿罪
                【考点】贿赂犯罪
                【答案】 ABCD
                【解析】本题目考查受贿罪和行贿罪。A选项,请托人如果谋取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不构成行贿罪。B选项,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如果获得了不正当利益的,仍成立行贿罪。C选项,《刑法》第390条第2款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刑法》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但注意该规定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不包括国家机关。所以ABCD均为错误选项,全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1-29 21:42
                回复
                  4,
                  甲(十五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
                  A.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
                  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
                  C.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
                  D.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1-30 10:42
                  回复
                    逗比
                       ~砰嚓嚓妮咯啵啷嗝嗒嘣儿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1-30 14:48
                    回复
                      4,
                      甲(十五周岁)的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
                      A.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
                      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
                      C.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
                      D.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
                      【考点】刑事责任年龄
                      【答案】B
                      【解析】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选项情形属于失火行为,C选项情形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15岁的未成年人对于上述两种行为均不承担刑事责任,因此A、C选项中,甲均不成立犯罪,AC选项不当选。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法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指出,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对于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注意: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才承担刑事责任,造成轻伤的则不需承担刑事责任。B选项中,甲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甲对于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应承担刑事责任,构成故意伤害罪,B选项当选。D选项中,甲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因并未造成重伤,因此不构成犯罪,D选项不当选。本题应选B。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1-30 19:06
                      回复
                        5,
                        今日题目: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
                        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
                        D.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死缓的罪犯的减刑,需要报请高级法院核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1-31 11:45
                        回复
                          逗比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5-01-31 17:48
                          收起回复
                            5,
                            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
                            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
                            D.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死缓的罪犯的减刑,需要报请高级法院核准
                            【考点】减刑
                            【答案】C
                            【解析】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适当减轻原判刑罚的制度。可见,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也可以适用缓刑。因此A选项说法错误,不当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可知,减刑不仅有法定的限度,而且应有一定的幅度,包括从何时起可以减刑、一次可以减刑多少、间隔多长时间可以再次减刑的问题。总的原则应是,既有利于鼓励犯罪人积极改造,又要维护法律与判决的严肃性。但是对于减刑的次数则没有限制,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不当选。 根据上述解释第8条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年,其起始时间应当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因此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可能实际执行的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因此C选项正确,当选。 根据《刑法》第79条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注意只有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才有权作出是否予以减刑的裁定。D选项中“对被判处无期徒刑、死缓的罪犯的减刑,需要报请高级法院核准”的说法错误,D选项错误,不当选。本题应选C。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1-31 19:37
                            回复
                              你比我还要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2-03 07: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