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吧 关注:646,649贴子:3,258,501

【室内设计】全能住宅改造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已工作。
兴趣所在:学习室内设计
——————————————————————————————
观看《全能住宅改造王》
记下所受启发的地方。


1楼2015-01-28 22:03回复
    001 《让家人分散开的家》
    1,光线:利用镜面反射,可以将光源移动,增加室内采光。
    为防止反射后的光过于刺眼,采用磨砂半透明材质的硬塑料板。
    2,室内地面高度:一定要平齐。安全!
    3,从房主的需求、心灵出发,设计出有温度的房子。
    所以这集设计师-大琢正彦 被称为 光线魔术师,更是一个心灵魔术师。
    P.S. 日本传统工艺:用竹子做骨架的混凝土块防震效果好


    2楼2015-01-28 22:11
    回复
      已看过,不错的说。发光的楼梯没想到。借用镜子倒是想到了!!


      3楼2015-01-28 22:22
      回复
        002 《让小孩无法自主的家》
        其实开始很纳闷,孩子独立和房子装修有什么关系,后来才明白,如果从孩子的心理出发,真的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
        主讲“收纳方式”
        问题:1,孩子愿意一个人住的房间
        2,增加收纳方法,家具、东西太多。(这个问题,估计最后还是需要扔掉一些东西)
        解决:1,利用不可能的空间,增加收纳性。比如,地板上,床下...同时,改善家具摆放方式,让东西井然有序,也是增加空间感的一个方法。
        2,抓住孩子的天性,拥有自己的秘密基地。(床可以用卷帘遮住;会发光的壁纸,电灯关掉后,床顶或者屋顶会出现整个夜空的景象,太棒了,不那么黑漆漆的。)
        P.S. 从房主的心理出发,干净、整洁、有秩序,装修房屋。


        4楼2015-01-29 07:37
        回复
          很不错的节目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1-29 10:17
          回复
            第三集没有找到。


            6楼2015-01-29 22:58
            回复
              004 《被抛弃了的仓库》
              【修复】
              视频主旨:让过去的东西,继续有价值的存在下去。转化思维,瓦片不一定只能铺在屋顶,也可以铺在地面。换种方式,价值不减。
              1,原有的有历史、有故事的家具,成为了装饰,回忆。
              2,竹子之类,经过研磨粉擦洗,又恢复旧日的光彩。
              3,所有的结构,尽量不减,加固,例如屋子的支柱。
              4,为了取得破损处一样的有160年历史的泥土,拆掉一些墙体,进行补修,同时也增加了采光性。
              --------------------------------------------------------------------------------------------------------------------------------------
              P.S. 转换思维很重要,可能这就是高级设计师和普通设计师之间的区别。


              7楼2015-01-29 23:05
              回复
                楼主坚持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1-29 23:43
                回复
                  受教了 友情挖坟


                  9楼2015-01-30 10:40
                  回复
                    006《钢琴是最大的家》
                    【 利用容积增加面积】
                    1,一个空间多种利用方法。比如柜子,是四个孩子独立的空间。里面分层设置书桌,货架,床褥。日本都是睡在榻榻米,或者被褥直接铺地上,所以每个人的柜子前就是自己的床。的确是独立的联合王国。
                    2,地面需要承重的时候,铺上厚木板,可以分散承重。
                    3,利用隔音垫,可以对上下楼进行隔音。
                    4,房间窗前竖着放置的柜子,因为影响采光,所以横着放置,做出隔间,也可以当成展览架或者书架使用。
                    5,为了采光好,绕窗户周围都做成书架,窗前的台面做成书桌。对于爱读书的人,很重要。
                    P.S. 现在感觉,这个节目,或者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思维】很重要,一定要灵活,不能僵化,不能成为思维定式。


                    10楼2015-01-30 13:12
                    回复
                      007《祖父母无法安眠的家》 ---------------“安宁的室内设计师”
                      1,改造房间,不应只找缺点,也要寻找优点,加以利用。
                      2,原来浪费掉的空间,可以换种方式派上用场。例如:拆掉原来的大门,把原来的杂货间外墙做成大门,杂货间就变成玄关。
                      3,制造出宁谧的环境,实现的方式不只是通过屋内的家具,还可以利用灯光(屋顶的灯外加纸门后不显得那么冰冷、刺眼,营造出温和的氛围,这也是利用废弃物的典范),也可以通过室外的风景。
                      P.S.到目前为止,也看了几集节目,几乎每次改造后的房间,都能让房主感动,这可能才是室内设计的精髓:用心——去打动他人。
                      换位思考一下,自己那些有故事的、不舍得丢弃的东西,如果是自己设计房屋,你会怎样去处理。


                      11楼2015-01-31 11:01
                      回复
                        继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1-31 11:19
                        回复
                          008《让岳母疲倦的家》 风和光的设计师——大琢正彦
                          【把两代同堂的东西,做成只有两代同堂才能共享的东西】
                          1,利用废旧的篮球板(透明)包装起房间的横梁,内嵌灯管,同时,在篮球板上贴专用的白色透明壁纸(可以扩散光线),这样,也能利用起屋顶的窗户。
                          2,通向阁楼的楼梯,做成收纳式楼梯。需要的时候拉出来,不需要的时候推进去,和旁边的衣柜保持平齐。
                          P.S.日本的设计师,很会利用推拉式的一切家具。门、衣柜。。。等等。
                          而且善用玻璃,加大采光。


                          14楼2015-02-01 08:18
                          回复
                            这个节目不错


                            IP属地:河北15楼2015-02-01 22:16
                            回复
                              009《因为脚而带来负担的家》 木村贵一
                              自然素材的使用
                              1,把家人的回忆带入日常的生活中。在装修时,回忆可能才会是最温暖的部分。去世的爷爷曾亲手做的、画的东西,从尘封的仓库拿出来,重新展现在家人的面前。
                              2,做家人最需要的设计。奶奶膝盖不好,把习惯上的榻榻米改成床,并且和浴室相连,更方便奶奶使用。
                              3,屋顶用半透明的玻璃改造。善用玻璃是日本专家改善采光的重要手法。
                              4,把废弃的木块钻出槽,做成餐桌上方一整排的灯,时尚、自然、有新意。
                              P.S. 越来越喜欢日式风格的装修了。自然、温和、整洁。


                              16楼2015-02-02 08: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