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通行吧 关注:15贴子:392
  • 9回复贴,共1

小尊我来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貌似挺冷清的,你也好长时间没来打理了吧,好吧,那我一个人在你这玩玩~【不对,我也入伍了。。
独角戏开始~
来个镇楼图吧~ 【三爷,可镇得住?~~


IP属地:北京1楼2015-01-31 15:59回复
    温里药
    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的药物,称温里药,又名祛寒药。
    【附子】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古籍摘要:
    《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虚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用量: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使用注意: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反半夏、栝楼、贝母、白蔹、白芨。生品外用,内服须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文来源课本,图来源百度)




    IP属地:北京3楼2015-01-31 16:11
    回复
      【肉桂】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归肾、脾、肺、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
      古籍摘要:
      《汤液本草》“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本草求真》“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凡沉寒痼冷、营卫风寒、阳虚自汗、腹中冷痛、咳逆结气、脾虚恶食、湿胜泄泻、血脉不通、胎衣不下、目赤肿痛,因寒因滞而得者,用此治无不效。”
      用量:1~4.5g ,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忌用。畏赤石脂。
      (文来源课本,图来源百度)





      IP属地:北京5楼2015-01-31 16:32
      回复
        【吴茱萸】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古籍摘要:
        《本草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本草经疏》“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
        用量:1.5~4.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躁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
        (文来源课本,图来源百度)






        IP属地:北京6楼2015-01-31 16:50
        回复
          【小茴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古籍摘要:
          《新修本草》“主诸痿,霍乱及蛇伤。”
          《本草汇言》“ 香,温中快气之药也。方龙潭曰,此药辛香发散,甘平和胃,故《唐本草》善主一切诸气,如心腹冷气、暴疼心气、呕逆胃气、腰肾虚气、寒湿脚气、小腹弦气、膀胱水气、阴 疝气、阴汗湿气、阴子冷气、阴肿水气、阴胀滞气。其温中散寒,立行诸气,及小腹少腹至阴之分之要品也。”
          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
          (文来源课本,图来源百度)





          IP属地:北京7楼2015-01-31 17:36
          回复
            【丁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古籍摘要:
            《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
            《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
            《得配本草》“丁香,得五味子治奔豚,配甘蔗、姜汁治干呕。”
            用量:煎服,1~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热证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畏郁金。
            (文来源课本,图来源百度)





            IP属地:北京8楼2015-02-01 14:55
            回复
              【高良姜】
              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经。
              功效: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本草汇言》:“高良姜,祛寒湿、温脾胃之药也。若老人脾肾虚寒,泄泻自利,妇人心胃暴痛,因气怒、因寒痰者,此药辛热纯阳,除一切沉寒痼冷,功与桂、附同等。苟非客寒犯胃,胃冷呕逆,及伤生冷饮食,致成霍乱吐泻者,不可轻用。”
              用量:煎服,3~6g。研末服,每次3g。
              使用注意:无
              (文来源课本,图来源百度)




              IP属地:北京9楼2015-02-01 16:35
              回复
                【胡椒】
                性味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散寒,下气消痰。
                古籍摘要:
                《新修本草》:“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
                《本草经疏》:“胡椒,其味辛,气大温,性虽无毒,然辛温太甚,过服未免有害,气味俱厚,阳中之阳也。其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者,总因肠胃为寒冷所乘,以致脏腑不调,痰气逆上,辛温暖肠胃而散风冷,则痰气降,脏腑和,诸证廖矣。”
                用量:煎服,2~4g;研末服,每次0.6~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无。
                (文来源课本,图来源百度)



                IP属地:北京10楼2015-02-01 16:46
                回复
                  【花椒】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本草纲目》:“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
                  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无。
                  (文来源课本,图来源百度)




                  IP属地:北京11楼2015-02-01 16:57
                  回复
                    【荜茇】
                    性味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古籍摘要:
                    《本草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本草便读》:“荜茇,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用量:煎服,1.5~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无
                    (文来源课本,图来源百度)



                    IP属地:北京12楼2015-02-01 17: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