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州风云志吧 关注:12,760贴子:199,774

知秋在借他的作品去描绘真正的天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谓符,便是以自己心中的天地去描绘真正的天地。”
这一章,看到这一句时,我不禁呆住,乃至热泪盈眶。
知秋在借他的作品去描绘真正的天地。
明晰自己的心的人,自然会去走出属于自己的那条“道”。他们就这样走着,谈不上逆天或逆天。
以自己心中的天地去描绘真正的天地,所以每个人的道都有所不同。但因为是要去无限接近真正的天地,所以殊途同归。
在茅山篇,何晋芝谈了他的道;在高人篇中,张御宏谈了天师教的道。这两者谈的话,基本是从侧面描写,至今真正正面描写知秋对“道”的认知的,便在这一章。前面的铺垫无懈可击,小夏下意识护住明月之举也是大有深意。在那一刻,完全是未经思考的反应,发乎内心之“道”。以小夏这么工于心计之人,终究还是有一颗向“道”之心……
在这一章,希夷很久之前便向小夏明确说明了何谓“符”,但当时的他明显不明白,再深刻真实的道理,在没有相应的阅历之前,很难说真正明白。即使是这天大的机缘,也因为之前的种种积累和反思求索才能成就。
这是一本哲学小说。有时间再展开细说了。


IP属地:广东1楼2015-02-02 21:26回复
    高人,我们做好朋友吧。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2-02 21:57
    回复
      理解深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2-02 22:05
      回复
        楼主要讲,我能够体会。
        其实,和尘埃中的“真实的冥想”是相通的。尘埃中的所有人,山德鲁、罗尼斯、马格努斯、因哈姆、艾格瑞奈尔、巫妖、赛德洛斯、兰斯洛特等等包括主角阿萨,其实活着都在追求真实的自我,甚至死亡也是真实的。
        这需要去体会,以前看尘埃没那么多感觉,反而倒是现在年龄越大越有所体会。
        我看书不多,能够回想起来的也就几本,大概是因为过早的接触了知秋的书。


        4楼2015-02-02 22:13
        回复
          对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2-02 22:18
          回复
            ………
            ——来自 爱贴吧 Windows Phone 客户端


            IP属地:浙江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6楼2015-02-02 22:51
            回复
              说得好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2-02 22:53
              回复
                我热泪盈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2-03 09:48
                回复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2-04 12:49
                  回复
                    秋大太久不更,正好今天有点空,续写一下这个贴子。


                    IP属地:广东10楼2015-04-06 10:18
                    回复
                      一:认知的局限性
                      用自己心中的天地来描绘真正的天地,最基础、也最核心的一点是,心中的天地已经按照一定的体系建立了起来,贴近现实,且成长到了可以自行演化的程度。
                      常人的认知终究有极大的局限性。一个概念,要清楚准确地表述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本身对其了解不够的情况下。人无法全知,所以只能按照自己的经验、他人的经验、统计的数据等因素来进行推理总结。比如说,我知道我自己是需要吃饭才能生存,身边的人也是需要吃饭才能生存,所以我推出:人是需要吃饭才能生存的。但这个表述并不准确。首先,我所理解的“饭”,与“菜”是否不同?就算它指的是“食物”,那么是否所有人的生存都离不开食物?这个结论其实只要一个反例就可以驳倒的。但“有一部分人是需要摄入食物才能生存”这个命题则更准确,或者说,在当前情况下,是成立的。
                      我们只能知道一部分,难以窥见全貌。而天地其大,又岂是我们能够揣测的?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地贴近现实,去构建心中的天地。


                      IP属地:广东11楼2015-04-06 10:38
                      回复
                        赶上直播了吗,我们来谈谈哲学吧吼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4-06 10:38
                        回复
                          神说,要有光


                          永夜君王
                          关注永夜君王吧,并捧场5000及以上T豆,去领取
                          活动截止:2025-12-31
                          去徽章馆》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5-04-06 10:43
                          回复
                            之所以要贴近现实,原因很简单:如果这个体系一开始的构建便不能贴近现实,那么现实很可能会将其造成冲击甚至将其摧毁。旧有的意识如果只是一味为维护自己,不愿根据现实进行修正,那么很容易出问题。还是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如果A认为人必须吃饭才能生存,那么遇到声称不需要吃饭就能生存的B,他肯定会怀疑,然后要求提供证明。然后B提供了证明,他就在一个活动,从不进食,用摄像头进行监控,十天后,他看起来很正常。A会认为这中间有假,或者是认为B十天不吃饭不能证明他可以不吃饭而生存。严格来说,确实也需要从B一出生直到死进行监控才能证明他可以不进食而生存,但这种认知和判断方式存在着巨大的缺陷,终究不能采用。而如果A对自己的概念进行修正,把原来的“人都要吃饭才能生存”变成“至少有一部分人需要吃饭才能生存,有些人能够长期不进食仍然可以生存”,这样便是更贴近现实了。
                            吃饭这个例子相对比较浅显,如果换成宗教,便有许多说不清的东西。如果吧友有兴趣,可以自行延伸到宗教上面。


                            IP属地:广东14楼2015-04-06 11:07
                            回复
                              还有二:么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4-06 14: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