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目前万达 金华拥有超过15000家已租店铺,主要租户包括超市、电子产品、电影院、卡拉OK、连锁餐厅等,出租给2600个品牌,被万达 金华纳入“品牌库”的有2000个品牌。卫民不动产蔡为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万达 金华目前还处在积极扩张的阶段,要将万达广场开到全国各地、更低一级的城市。他认为,万达在上市前,为了在资本市场获得较高的估值,需要给投资人一个规模庞大、扎根很深的印象。因此,做大盘子是其当务之急,比租金回报率更重要。万达希望聚拢一批忠实的追随商家,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都会很快汇聚一批实力较强的租户。RET睿意德高级董事王玉珂认为,商业地产发展的核心是要找到被市场认可的盈利模式,毕竟资本市场看重的是预期。但目前国内大多数商业模式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从万达披露的数据来看,其购物中心不赚钱,酒店、百货更是如此。去年万达商业地产收入1456.2亿元,其中地产业务,包括公寓、商铺、写字楼在内的收入1262.5亿元,租金收入仅85.6亿元,占总收入的5.87%,而太古、新鸿基去年的租金收入分别为96.7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6.47亿元)和90.7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1.76亿元),其中太古租金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高达74.8%。但王玉珂忽略了万达对于要深入中国内地城市的全球性品牌来说,具有战略价值。万达在全国112个城市拥有商业项目,这意味着只要能得到万达的支持,就可以在全国112个城市迅速铺开市场,这对于动轧需要投入数千万乃至数亿元推广费用打开市场的新进入品牌而言,无疑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事实上,目前万达 金华大量布局的三四线城市,早已成为零售市场的新蓝海。奔驰西区负责人刘云良曾向媒体表示,2013年中国增长最快的15个城市,有10个是三四线城市。大部分二三四线城市的万达广场都处于城市的核心位置,这是万达商业地产的一大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变现为租金收益,万达还需要对三四线城市的消费习惯、消费特点等做深入研究,做到因地制宜。王健林在今年年中的总结会上透露,上半年万达广场总客流达到7.2亿人次,全年有望超过15亿人次。世邦魏理仕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电商的冲击和购物人群对消费体验的追求,促使购物中心引入更多的体验型元素。而影院、冰场、亲子乐园等代表性的体验型租户一般面积较大,同时不少购物中心业主亦致力于为购物者提供更舒适、宽敞的公共空间,均推动购物中心向大型化发展。事实上,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服务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正是家庭消费中服务性支出的比重占据大头。早在多年前,富于远见的王健林就力排众议进军院线业务,近年来又开推出万达 金华大歌星,将一些无法被互联网取代的体验式消费纳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