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三国杀社吧 关注:262贴子:3,029
  • 53回复贴,共1

【火星归来】目指研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致〖弱酸的危险〗小组各位:
从火星回来之后就必须考虑这个问题了。
研学的第一部分是自己查阅资料,社长提议各位查到资料后发到吧里来交流。
研学的第二部分是调查问卷。我可以利用残留的清华附中数字校园账号对清华附中的所有初三学生进行调查,其他的同志们就麻烦你们自选方法了。
@再起3无中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2-15 09:55回复
    我们其实不必着急问卷的问题,查阅资料足以我们一寒假(半个寒假?)干的了。先分配每人查的两种弱酸吧。@我是费马点 @QQ512580728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2-15 09:59
    回复
      我就HF和H3PO4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2-15 10:00
      回复
        弱酸推荐:硼酸。
        理由:好的Lewis酸,小剂量杀虫,大剂量杀你。
        缺点:撑死风险大于毒死风险。


        4楼2015-02-15 12:19
        回复
          我就H2S和楼上推荐的硼酸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2-15 13:12
          回复
            我来HClO和H2SiO3喽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02-15 14:36
            收起回复
              亚硫酸和可乐我来。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2-15 16:48
              收起回复
                坟贴顶起。
                概括一下靳老师的指导:
                (1)指明弱酸的危险性;
                (2)阐释弱酸与强酸危险性的不同之处,亦即,阐释弱酸危险性的独特性。
                ————华丽的分割线————
                截止期限是下周二。
                我们周末必须做的事情如下:
                (1)汇总资料;
                (2)填写申请表和开题报告。
                尽可能完成第一次活动记录。
                以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3-06 19:12
                收起回复
                  HClO:
                  HClO+HCl =可逆= H₂O+Cl₂↑
                  次氯酸盐有漂白剂的成分,它可以形成对人体有害的氯气。氯气有毒。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次氯酸的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有致敏作用。
                  在人体组织中,在亚铁血红素的髓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物与氯化物反应可产生ClO-或HClO。这种在血球内产生的ClO-/HClO或Cl2(HClO的分解产物)在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已成为目前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加热到40℃时即分解,可能发生爆炸。
                  HCN:
                  液态氢氰酸或其水溶液,在碱性、高温、长时间放置、受光和放射线照射、放电以及电解条件下,都会引起聚合。聚合开始后,产生的热量又会引起聚合的连锁反应,从而加速聚合反应的进行,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引起猛烈的爆炸。
                  氰根离子能抑制组织细胞内42种酶的活性,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脱羧酶、琥珀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等。其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氰化物最为敏感。氰根离子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阻止其还原成(二价铁离子),使传递电子的氧化过程中断,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而造成内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大脑首先受损,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此外,氰化物在消化道中释放出的氢氧离子具有腐蚀作用。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或吞服大量氰化物者,可在2~3分钟内呼吸停止,呈“电击样”死亡。氰离子与血液中的结合形成[Fe(CN)6]4-,使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 6CN-+ Fe2+= [Fe(CN)6]4- 。
                  毒作用表现:氰化物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影响两方面。氰化物所致的急性中毒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中毒表现为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苦杏仁味,口唇及咽部麻木,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中度中毒表现为叹息样呼吸,皮肤、粘膜常呈鲜红色,其他症状加重;重度中毒表现为意识丧失,出现强直性和阵发性抽搐,直至角弓反张,血压下降,尿、便失禁,常伴发脑水肿和呼吸衰竭。氢氰酸对人体的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如头晕、头痛、乏力、胸部压迫感、肌肉疼痛、腹痛等,并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长期接触后,可引起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极痒。


                  9楼2015-03-06 20:20
                  收起回复
                    一、硼酸:
                    分子式H3BO3,白色粉末状结晶或三斜轴面的鳞片状带光泽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溶于水、酒精、甘油、醚类及香精油中。无气味。味微酸苦后带甜。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露置空气中无变化。能随水蒸气挥发。
                    【化学性质】
                    一元极弱酸,水解产生酸性。pKa=9.14。
                    【作用】
                    1、实验室中皮肤接触强碱时的应急处理;
                    2、用作配缓冲液;用作防腐剂和杀虫剂。
                    【毒性】
                    LD50:大鼠,经口5.14g/kg。致死最低量:成人口服640mg/kg,皮肤接触8.6g/kg,静脉内29mg/kg,婴儿口服200mg/kg。以成人70kg,婴儿10kg计,成人口服44.8g,或皮肤接触602g,或静脉注射2.03g硼酸;婴儿口服2.0g硼酸即产生生命危险。
                    分析:
                    (1)LD50
                    参考数据:HCN 1mg/kg,甲醇 0.5~5g/kg。
                    依照美国科学院的毒性划分等级,硼酸属于“实际无毒性”类。
                    (2)成人口服:
                    接近一两的口服量,我认为基本达不到。
                    (3)皮肤接触:
                    0.6kg的硼酸虽然并不很多,但是完全接触到皮肤上基本不可能。
                    (4)静脉注射:
                    1g硼酸溶于18mL水,直接注射致死量硼酸需配制36mL溶液,远高于通常的注射剂量;若静脉滴注硼酸溶液则可能达到致死剂量,但可能性太低。
                    (5)婴儿口服:
                    2g的口服量比较容易达到,加上婴儿的好动性和好奇心,以及硼酸可以用来作家用杀虫剂这一事实,婴儿误食致死量硼酸是十分有可能的。
                    二、硫化氢
                    分子式H2S,易燃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其水溶液为氢硫酸。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易燃危化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制备】
                    1、硫化亚铁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稀硫酸、盐酸等)即产生硫化氢气体;
                    2、硫化铝水解产生硫化氢气体;
                    3、硫化钙与氯化镁加热至60℃产生硫化氢气体。
                    【化学性质】
                    可燃,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或硫(氧气不足时)。
                    【毒性】(1ppm=1×10-6mol/L)
                    LC50:小鼠634ppm/1h,大鼠712ppm/1h,人类800ppm/5min。
                    人体:
                    0.00047ppm时人即可闻到异味,但无法分辨;
                    0.0047ppm时人即可闻到硫化氢气体的气味;
                    50ppm时人眼将受到伤害;
                    100~150ppm时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同时危险感消失;
                    320ppm时人将出现肺水肿的症状,产生死亡风险;
                    530ppm时人的呼吸将变得急促,在这之后呼吸开始消失;
                    超出1000ppm的H2S对人是立即致死的。
                    血中高浓度硫化氢可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区的化学感受器,致反射性呼吸抑制。硫化氢可直接作用于脑,低浓度起兴奋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引起昏迷、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因硫化氢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强抑制剂,能与线粒体内膜呼吸链中的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而抑制电子传递和氧的利用,引起细胞内缺氧,造成细胞内窒息。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故最易受损。
                    以上两种作用发生快,均可引起呼吸骤停,造成电击样死亡。在发病初如能及时停止接触,则许多病例可迅速和完全恢复。
                    除此之外,实验室中含硫离子(S2-)或氢硫根(HS-)的盐遇水均能水解而产生H2S;若将这类盐当做普通的强酸盐而不做保护措施,可能导致轻度的硫化氢中毒。


                    IP属地:北京10楼2015-03-06 21:30
                    回复
                      亚硫酸: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二氧化硫的窒息气味,易分解;溶于水;相对密度(水=1)1.03;相对密度(空气=1)2.8;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亚硫酸盐是一类很早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作为食品漂白剂,防腐剂;可抑制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防止食品褐变,使水果不至黑变,还能防止鲜虾生成黑斑;在酸性介质中,还是十分有效的抗菌剂。
                      实验表明,用含NaHSO3 0.1%的饲料喂养大白鼠2年,大白鼠发育受到抑制;用含Na2SO3 0.1%的饲料喂养大白鼠2年,大白鼠出现神经炎,骨髓萎缩等病症。
                      人一天摄入1g亚硫酸盐时不会明显危害,摄入4~6g可造成胃肠障碍,引起剧烈腹泻.慢性中毒,可引起头疼,肾脏障碍,红血球和血红蛋白减少等症状.另外,由于硫磺中含有铅,砷,铊等,熏蒸时这些有毒物质可进入食物中。
                      亚硫酸盐进入机体之后极易通过一电子氧化作用形成三氧化硫阴离子自由基(SO3-),SO3-可与O2迅速反应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最近的研究表明,亚硫酸盐可对染色体及DNA造成损伤.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1:3)生物试液可诱发中国仓鼠肺纤维细胞(CHL)染色体畸变(CA) 频率显著增高,且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在低浓度下主要诱发染色单体型畸变, 在高浓度下既可引起染色单体型畸变, 又可引起染色体型畸变.研究还发现,处理细胞时间愈长,引起细胞遗传损伤所需的最低浓度就越低.用其处理CHL细胞24h时,在5mmol/L浓度下才能诱发CA显著增加; 若处理48h,1mmol/L浓度即可诱发CA显著增加。
                      同时,当对小鼠进行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1:3)生物试液腹腔注射之后,发现其海马神经元细胞DNA受到了损伤.当其浓度为 1.000g/kg·bw时,雄性小鼠受损伤的细胞达到了99.33%,细胞DNA迁移长度高达29.13μm,而雌性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DNA受损程度达到了95.33%,细胞DNA迁移长度也达到了20.94μm.即使是在较低浓度下(0.125g/kg·bw),细胞DNA迁移长度也显著增加。
                      另外,研究指出:亚硫酸氢钠能够引起人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微核(MN)率的增加,可使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延迟及细胞分裂指数下降,且这些作用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这些遗传学效应的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人们对亚硫酸盐的危害已有了新的认识。


                      IP属地:美国11楼2015-03-07 14:20
                      回复
                        亚硝酸:
                        加热急速分解为一氧化氮(NO)、水 (H2O)和硝酸(HNO3):
                        3HNO2 → HNO3 + H2O + 2NO
                        亚硝酸盐中毒的潜伏期长短不等,视摄入亚硝酸盐的数量、浓度而定。长者有1~2天,短者仅10分钟左右。通常中毒的儿童最先出现症状,表现为发绀、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头晕、头痛、心悸等。中毒严重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变慢、心律不齐、烦躁不安、血压降低、肺水肿、休克、惊厥或抽搐、昏迷,最后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对近期有饱食青菜类或吃过短期腌制菜类而出现上述症状,皮肤黏膜呈典型的蓝灰、蓝褐或蓝黑色,应高度怀疑为亚硝酸盐中毒。
                        人体吸收过量亚硝酸盐,会影响红细胞的运作,令到血液不能运送氧气,口唇、指尖会变成蓝色,即俗称的“蓝血病”,严重会令脑部缺氧,甚至死亡。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在烹调或其他条件下,肉品内的亚硝酸盐可与氨基酸降解反应,生成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


                        IP属地:美国12楼2015-03-07 14:32
                        回复
                          二、磷酸
                          概括:
                          1、作为中强酸,磷酸在中学被划为弱酸。实际上磷酸的酸性是其腐蚀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具有强吸水性、脱水性。
                          这一性质多体现与浓磷酸。
                          浓磷酸可以和氯化钠共热生成氯化氢气体(与碘化钾、溴化钠等也有类似反应):
                          NaCl + H3PO4(浓) ==△== NaH2PO4 + HCl↑
                          浓磷酸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
                          关于磷酸脱水性的文献不多,接下来的几条是民间魔法师那里查到的:
                          热的浓磷酸有碳化能力,放入木棒,过2秒,变黑。
                          接近沸腾的浓磷酸脱水性和冷浓硫酸一样。
                          浓磷酸的脱水性并不强,但五氧化二磷的脱水性极强。
                          参考:http://tieba.baidu.com/p/2685805764


                          IP属地:北京14楼2015-03-08 12:53
                          回复
                            我来顶起坟贴
                            关于研学,我现在想说的就是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我们再不抓紧必跪无疑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虽然这货早就注定要烂尾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2333333


                            IP属地:北京15楼2015-06-07 1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