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 我国古代诗论家对诗歌本质的一种理解。最早大约记载于《尚书•尧典》。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均有所论及,但各家的理解已不尽一致。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三种说法。一种偏重于“志”,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认识;一种偏重于“情”,是指主观的情;更多的诗论家则认为诗歌是抒发思想感情的,志和情并重。
【思无邪】 原句出于《诗经•鲁颂•駉》最后一章。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用来评价《诗经》的总的思想倾向。“诗三百,一方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所谓“无邪”,就是“归于正”,亦就是合乎封建正统礼教的意思。
【思无邪】 原句出于《诗经•鲁颂•駉》最后一章。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用来评价《诗经》的总的思想倾向。“诗三百,一方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所谓“无邪”,就是“归于正”,亦就是合乎封建正统礼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