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山主峰南麓,紧靠山脚下有向个小村庄:由西而东分别是香店、李家峪。小村庄倚山傍水,风光秀丽,每次路过那里都少不了找个人家歇个脚,喝杯水。自然也少不了打听一下村庄名称的来历。再后来,从网络资料上查到了官方来源关于几个村庄名称来历的更多解释,颇有顿开茅塞之感。
如关于香店村名的介绍:香店村,清康熙年间(1670年)史姓迁此立村,以制香开店为业,得名香店。
关于李家峪村名的介绍:李家峪,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李家庄子,地名标准化处理时,因重名,更为今名。
关于张家峪村名的介绍:张家峪,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张姓自诸城县普庆迁此立村,以姓取名张家庄,地名标准化处理时因重名,更为今名。
看着这些凿凿数据与典籍资料,十分钦佩古人记载下来的文字资料之珍贵,当然也钦佩后人挖掘整理之不易。不过偶然读到道光版《诸城县续志》关于史上村庄名称的记载,却发现县志记载的与上述所谓“权威”说法大相径庭。特罗列于此供同好进一步质疑研究参考。

如关于香店村名的介绍:香店村,清康熙年间(1670年)史姓迁此立村,以制香开店为业,得名香店。
关于李家峪村名的介绍:李家峪,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李家庄子,地名标准化处理时,因重名,更为今名。
关于张家峪村名的介绍:张家峪,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张姓自诸城县普庆迁此立村,以姓取名张家庄,地名标准化处理时因重名,更为今名。
看着这些凿凿数据与典籍资料,十分钦佩古人记载下来的文字资料之珍贵,当然也钦佩后人挖掘整理之不易。不过偶然读到道光版《诸城县续志》关于史上村庄名称的记载,却发现县志记载的与上述所谓“权威”说法大相径庭。特罗列于此供同好进一步质疑研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