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接触全景还是从地图开始的,那时候地图分为卫星图、线条图和三维图;扩展功能有二维导航和三维导航。
三维图衍生出虚拟三维和实景三维。虚拟三维是用计算机3D软件建模制作的,也可以输出全景图,而实景三维使用全景相机拍摄合成的。
实景三维,通常称作全景图。全景图一般制作为柱形和球形。柱形全景图水平方向小于或者等于360度,没天没地效果,使用iPhone 4S以上的自带的全景拍摄功能就能实现。球形图比柱形全景在垂直方向视角要全面一些,分为“天地不全”和“有天有地”效果。
严格意义上的全景360,指的是水平方向360°垂直方向180°的有天有地的全景图。但是一些网站展示的效果,也许是收集的拍摄者自身水平有限,抑或是追求全景图的数量,导致垂直的视角不足180°。当然如果拍摄者不会处理天和地的情况,是可以通过设置垂直视角小于180°来掩盖。
于是乎“全景720”就应运而出,720概念的提出者遂把有天有地作为衡量是否为规范全景图的标准。简单的说,有天有地就是鼠标垂直拖动到顶端,能够看到完整的外景天空或室内天花板;鼠标垂直向下拖动,能够看到外景地面或室内地板。
一个好的全景作品,不仅体现在拍摄的角度,后期的无缝拼接,还需要拍摄点的选定,以便于拍出好的效果。
鉴于全景360的流行和各大全景网站也在科普全景的拍摄方法,也就是说低标准的全景图的门槛很低了。希望各大全景数据收集的网站和平台,在注重数量(大数据)的同时,对质量不高的全景图就不要收录了,否则全景这个概念就会被玩坏了。
--------------------
该链接的“百度圈景”全景,天空的电线拼接错位。
http://map.baidu.com/?iid=ab42e284792086e2b6f42fce&panoid=01002900001406090921221195L&pid=01002900001406090921221195L&heading=23.806999206543&pitch=-0.142&panotype=inter#panoid=01002900001406090848425505L&panotype=street&heading=177.20427198768527&pitch=47.02784955040304&l=12&tn=B_NORMAL_MAP&sc=0&newmap=1&shareurl=1&pid=01002900001406090848425505L&psp=%7B%7D
三维图衍生出虚拟三维和实景三维。虚拟三维是用计算机3D软件建模制作的,也可以输出全景图,而实景三维使用全景相机拍摄合成的。
实景三维,通常称作全景图。全景图一般制作为柱形和球形。柱形全景图水平方向小于或者等于360度,没天没地效果,使用iPhone 4S以上的自带的全景拍摄功能就能实现。球形图比柱形全景在垂直方向视角要全面一些,分为“天地不全”和“有天有地”效果。
严格意义上的全景360,指的是水平方向360°垂直方向180°的有天有地的全景图。但是一些网站展示的效果,也许是收集的拍摄者自身水平有限,抑或是追求全景图的数量,导致垂直的视角不足180°。当然如果拍摄者不会处理天和地的情况,是可以通过设置垂直视角小于180°来掩盖。
于是乎“全景720”就应运而出,720概念的提出者遂把有天有地作为衡量是否为规范全景图的标准。简单的说,有天有地就是鼠标垂直拖动到顶端,能够看到完整的外景天空或室内天花板;鼠标垂直向下拖动,能够看到外景地面或室内地板。
一个好的全景作品,不仅体现在拍摄的角度,后期的无缝拼接,还需要拍摄点的选定,以便于拍出好的效果。
鉴于全景360的流行和各大全景网站也在科普全景的拍摄方法,也就是说低标准的全景图的门槛很低了。希望各大全景数据收集的网站和平台,在注重数量(大数据)的同时,对质量不高的全景图就不要收录了,否则全景这个概念就会被玩坏了。
--------------------
该链接的“百度圈景”全景,天空的电线拼接错位。
http://map.baidu.com/?iid=ab42e284792086e2b6f42fce&panoid=01002900001406090921221195L&pid=01002900001406090921221195L&heading=23.806999206543&pitch=-0.142&panotype=inter#panoid=01002900001406090848425505L&panotype=street&heading=177.20427198768527&pitch=47.02784955040304&l=12&tn=B_NORMAL_MAP&sc=0&newmap=1&shareurl=1&pid=01002900001406090848425505L&psp=%7B%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