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浪费时间吧 关注:43,545贴子:144,544

小川叔:和时间做朋友,我是如何克服拖延症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兴起了一个流行词儿叫做“拖延症”。
即便不用百度估计你也能猜到,所谓的拖延症就是:有事儿不爱做,能拖一天算一天。
据说这个病症人人都有,可能会传染,很容易痊愈,也很容易复发。
前段时间我就患上了拖延症,那就现身说法来说说,我是如何克服拖延症自我治愈的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3-21 11:47回复
    中国有句俗语说“坐着不如躺着”,可见人本来内心里就有惰性。【这逻辑也是醉了】
    所以贪图安逸、享乐怠工这是人的天性。
    前段时间公司组织出国旅行,消息一放出我就立刻坐不住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3-21 11:48
    收起回复
      最初发现症状是在出国玩了七天之后。
      回来的第一天我发现自己没办法集中精力,开始还以为是出国回来暂时不太适应,谁知连续三天都是这样。
      这下我可有点坐不住了,一来是因为手头的工作积压了一堆,到了时间必须得出结果。
      二来是觉得自己这样每天混日子内心很惭愧。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3-21 11:48
      回复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自我克制只能一步一步来,尤其是当你的身体已经舒服惯了,忽然让它再紧张起来工作,一定很困难。
        万事开头难,自我治疗拖延症最好的办法是:先设立一个比较容易达成的目标,快速完成它,这样会很容易逐渐建立起自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3-21 11:49
        回复
          我个人有爱好读书的习惯,一来是工作和做杂志有关,二来我是个人爱好使然。
          于是就在豆瓣的图书推荐里找到了一本还不错的书叫做《习惯的力量》。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三天读完一半。
          开始读书的前两天,工作依旧没有头绪,压力开始增大。
          除了领导开始催促尽早交报告之外,杂志的主题策划依旧没有头绪。
          因为没有头绪也就无法开始约稿,每天一早上班就是打开QQ,边处理一些常规工作边刷微博,看看QQ群,转一圈下来,就开始读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3-21 11:50
          回复
            这本书内容很通俗易懂,大部分都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做案例描述,所以看的很顺。
            因为书的内容很有趣,所以回去的路上我也喜欢在地铁里再读上一小段,两天之后我已经读完了大半本,提早完成了设定的目标。
            领导再次催促品牌战略报告的事儿,下属也开始问我这次的选题方向以及约稿的事情,于是硬着头皮答应了领导下周三要交报告,和下属说周一开选题会。
            读书目标达成带来的欣喜还没来得及品味就被强大的工作压力瞬间淹没了。
            不过自己的负罪感已经少了许多,至少觉得自己这两天都是有所收获的,而不再是没成果的空耗时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3-21 11:50
            回复
              达成了初期目标之后,就需要正视你的工作,这也是治疗拖延症的一个关键。
              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新的工作习惯代替过去的习惯。
              借用《习惯的力量》推荐理论:人很难改变一个习惯,你只能用一个新的习惯去代替另外一个旧的习惯,于是我决定活学活用一番。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3-21 11:50
              回复
                首先要改变的习惯就是一早开电脑就上QQ、刷微博这件事。
                这除了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之外,还会第一时间让你陷入过去的习惯模式。
                我卸载了浏览器上的微博提醒,强迫自己上班第一件事儿不是先开电脑,而是坐下来先用五分钟在工作日记上为自己列一下今天要做的几件事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3-21 11:52
                回复
                  列出工作列项主要是清空大脑,梳理思路。
                  人的大脑很奇怪,当你脑子里放了一堆事情的时候,其实你是没办法专心去思考的。
                  但是当你把它写到纸上,大脑会觉得这件事已经完成,就不会再时不时跳出来打断你的思路。
                  我按照目前的两个时间点:下周一开选题会,周三交报告这两件事儿倒排出要做的工作。这样就明确了自己有待解决的工作任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3-21 11:53
                  回复
                    本期杂志的选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选题,可说的层面非常多,如果做的不好很容易散。
                    之前我阅读了很多人的文章,但是依旧没有头绪。
                    我不太想提常规的两点方向,但是不知道除了这两点之外还能如何去阐述和支撑这个主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3-21 11:53
                    回复
                      当你面对工作发现进展有问题的时候,不要想着逃避,或者放下不做,那只会重新走到拖延症的老路上。
                      我个人的习惯是尝试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个很不错的逻辑分析工具,既能发散,也可以聚焦。
                      我们可以在纸上,也可以使用软件mindmanager来完成。
                      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以任务词为圆心写关键词,写出一个关键词之后再围绕这个关键词做发散,最后总结出一个脉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3-21 11:54
                      收起回复
                        我以将这次的选题写在中间,推导出它的概念是什么?
                        之后衍生出它还和什么有关系?它如何存在以及衍生到今天的现状?我们如何认知与怀念。
                        之后思路就慢慢开始清楚了,最后决定从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怀旧的人文感受,再加入名家的理论解读,最后结合我们自己的企业做观点阐明。
                        既绕开了原本不想提的问题,也让选题做到了框架详实。
                        有了思路之后,选题会自然就会变得比较顺畅。
                        当你觉得自己完成了一项工作并取得成果之后,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奖励来强化这种满足感。
                        我给自己的奖励就是允许自己在当天下午三点之后去QQ群里和大家聊天两个小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3-21 11:54
                        回复
                          保持了几天先做工作笔记的习惯之后,工作状态开始慢慢恢复。
                          但我发现我的工作笔记上已经连续两天把“品牌战略方案”这个A类工作排在第一位却一直没有开展。看来这是比较难克服的一关,于是我决定加班。
                          其实“加班”我个人并不提倡。
                          我把加班作为一种“惩罚”。
                          人的身体会因为习惯而产生了惰性,之后当你想脱离原本的轨道时,它会有很多的抵触。
                          举例来说,当你开始尝试去晨跑,却发现自己很难坚持,那其实是你的身体在做排斥反应。
                          它在拖着你恢复原本的习惯,因此适当的“惩戒”是一个小小的提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3-21 11:55
                          回复
                            如果赖床5分钟,那就需要多跑一圈。
                            一旦你的身体接受了这个惩戒模式,下次就自然会乖乖的不抵抗了。
                            所以其实我的加班就是在告诉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做不完预定的目标,就需要承担这样的结果。
                            除了进行小小的“惩戒”来提醒自己之外,还需要一个自我分析。
                            拖延症有时候不是事情一直拖,而是因为开始就觉得无从下手,或者内心有情绪抵触的东西开始。
                            如果觉得无从下手就需要和同事或者领导求助,一旦开窍了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如果是情绪的原因,那一定得找到转换的办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3-21 11:55
                            回复
                              我在自我分析之后发现对于“品牌战略报告”我很多时候不愿意去开展工作。
                              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于主观情绪上的障碍,觉得自己没做过,害怕去做。
                              再深层次挖掘就会发现,我内心里一直都很希望去做营销,对于品牌并不那么感兴趣。
                              找到了根源之后,积极转换心态。
                              以蓝海概念去看待未来的品牌发展,把挑战和机遇对换一下,自然就容易找到动力。
                              当你知道你现在做的这件事儿可能就是你未来职业发展的主线的时候,那你的热情和能量是完全不一样的。
                              最后这个品牌战略报告只修改了一次,就获得了董事长的肯定,就这样我的拖延症慢慢痊愈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3-21 1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