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达到73米的振成楼,注意它一、二楼不开窗,三、四楼才开窗,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防御能力,大门一关,一般土匪没有足够高的云梯可以攻进来。大门门闩粗大,要撞门困难。最底层墙体厚1.8米,想挖墙脚的别费心了。
振成楼 建于1912~1917年,设计者林鸿超,富裕烟商后代,清末秀才,参加辛亥革命,民国二年(1913年)在汀州府被选为全国众议院议员。孙中山和黎元洪曾分别题字“博爱”和“里党观型”制成匾额赠给他的振成楼。振成楼由内外两环楼构成。外环楼为架梁式的土木结构,高16米,分4层,每层48个房间(全楼共计218个房间),有4道楼梯从一层通往四层。一层为厨房、膳厅,天井中有男女浴室、猪舍;二层为储藏食物的仓库;三、四层为卧室。外环楼按《易经》“八卦图”布局建造,分八卦,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隔墙。内环楼共2层,为砖木结构并仿西洋式建筑。中堂大厅,它宽敞明亮,舒适大方。4根近5米高的粗大石柱挺立,石柱上架着数米长的石梁,形成三角形屋顶,酷似希腊雅典的神庙。振成楼可以说是“外土内洋,中西合璧”的杰作。振成楼里先后走出了4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和一位中科院院士(林尚安),与楼内浓厚的文化氛围的陶冶和严谨的家训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