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星写作吧 关注:432贴子:3,193
  • 9回复贴,共1

【MX写作/行话素材】各行各业的行话集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几乎各行各业都多多少少有些本职业的行话,楼主找到多少就贴多少上来


1楼2015-04-06 10:56回复
    玉器收藏名词行话
    玉器收藏名词行话术语大全之一
    蓝天飘来一片云

    玉器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精美绝伦的玉器精
    品,被许多收藏者所青睐,也因此被赋予了神秘色彩。人们在识
    玉、藏玉、赏玉的同时,也会遇到很多的名词、行话术语。而对
    于初涉玉器收藏的藏友来说,
    学习掌握玉器基础知识,
    了解玉器
    收藏的常见名词行话术语是必不可少的。
    一、玉器收藏常见行话术语
    1.
    开门: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通常形容那些一看便
    知的真品。不开门指的是仿品。
    2.
    捡漏:是指慧眼识宝,以较低的价格买进了价值较高的收藏
    品。
    3.
    包浆:器物表面长时间氧化形成的光泽。
    4.
    吃药:形容上当受骗买到了假东西。
    5.
    走眼:指把赝品看成了真品。
    6.
    掌眼:请别人帮着看真假好坏。
    7.
    有一眼:东西不能确定为仿品,有真的可能性。
    8.
    国宝帮:是指家里收藏满眼望去尽是国宝重器,实际却全是
    赝品的独特人群。
    9.
    交学费:指买入赝品所花费的冤枉钱。
    10.
    沁色:
    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
    土壤以及其他物
    质相接触,
    这些物质侵蚀玉体,
    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
    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
    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
    11.
    鸡骨白:一种沁色,因像鸡骨头的颜色而得名。鸡骨白的成
    因有三种,
    一种是天然的玉料就是这种颜色;
    一种是玉器入土后受沁造成的;还有一种是火烧形成的。
    12.
    水银沁:黑色沁,古人称为水银沁。实际上没有充分的证据
    证明水银能沁蚀玉体,
    但古玩圈把黑色沁称为水银沁已经是一种
    约定俗成的叫法。
    13.
    朱砂红:玉器表面有朱砂附着物。
    14.
    铁沁:铁氧化生锈后对玉器造成的沁色,多呈褐红色。
    15.
    灰皮:玉器入土后受沁呈灰白色,有深有浅,浅的就像一层
    皮。
    16.
    土咬:
    玉器表面遭到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侵蚀形成的凹坑,

    称土吃、土蚀。
    17.
    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以后基本保持出土的原始状态。
    18.
    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后经过清洗盘玩的状态。
    19.
    提油:一种人工染色的方法。
    20.
    绺裂:玉料里面的裂纹称绺,表面的裂痕称裂,和起来为绺
    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纹。
    21
    .玩:内行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
    收藏什么。
    22..
    绷价:在市场上坚持要高价,从字面上即可理解;一般不外
    乎两个原因,一是想卖个好价钱,二是也可能是想吓走顾客。
    23..
    新货:不管什么藏品,总有好赖,甚至有赝品。这时候,内
    行人会说“这个东西有点新”
    ,给摊主留点面子。
    24.
    俏货:物美价廉的藏品,购买俏货须凭自己的眼力。
    25.
    品相:就真品而言,品相越好,价格相对就高。
    26.
    虫儿:通俗地说,就是压箱子底的藏品,能够让观者眼睛一
    亮的东西,甚至一屋子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
    27.
    走宝:针对卖主而言,一件好东西很便宜地出手了;此时,
    收藏爱好者便是“拣漏”了。
    28.
    搬砖头:不花本钱搬弄别人的物品,依仗自己信息灵通渠道
    广泛做生意,类似于上海话“掮客”

    29.
    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
    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30.
    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
    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
    “看不好”

    31.
    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
    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
    ,又叫“铲
    地皮”

    32.
    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脚踢”

    33.
    留下吧:以前拎包裹的送货上门,买家决定购买他的东西,
    让送货人将货留下。
    34.
    吃仙丹
    ---
    买了便宜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

    35.
    拦一道
    ---
    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
    道。
    36.
    包袱斋
    ---
    行内有的人眼力好,
    但没钱开店,
    便用蓝色布包袱
    到各家古玩铺“搂货”
    ,然后转手卖出。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
    称之为“包袱斋”

    37.
    收起来:买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请卖家将藏品收回去,就
    说收起来吧。
    38.
    天价:漫天要价,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
    39.
    行价:
    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
    有时甚至是
    “蚀本”

    这就叫
    “行
    价”

    40.
    上货:
    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
    叫上货。
    41.
    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42.
    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
    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砸
    浆”

    43
    旧仿:明清时期的仿旧叫“旧仿”
    ,而现在仿旧就是“新仿”

    44.
    到代:收藏品达到相应的年代。
    45.
    贼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

    46.
    拿了: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藏品我拿了。
    47.
    绷价:坚持要高价,想卖个好价钱。
    48.
    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

    3
    %,买方出
    2
    %,俗称“成三破二”

    49.
    看新:这个东西有点看新,东西不到代,现代仿的。
    50.
    包上:买家决定将藏品买下,请卖主将藏品包起来,这件东
    西我要了请您包上。
    51.
    要了:买家决定购买某件藏品。
    52.
    没用:买家不要这个藏品觉得没多大意思,一般说没用。
    53.
    伙货:二人或以上合伙买卖古玩。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
    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54.
    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的人。老是被骗的人,
    行内人就说他是棒槌。卖家卖新货给他,背后还称呼他“棒槌”

    55.
    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
    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56.
    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
    57.
    吃:我是吃玉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玉器的。
    58.
    纳:买进藏品,叫纳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59.
    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60.
    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这块玉您能匀给我
    吗?
    61.
    让:有的古玩商买东西不叫买而叫让。这件玉器让给我吧。
    62.
    “粗大明”:
    许多收藏者认为明代的玉器制作粗糙,
    故得其名。事实不然,
    就像“汉八刀”并不代表汉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样,“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犷风格。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5-04-06 11:00
    收起回复
      二、玉质雕工常见行话术语
      1、俏色:
      又称巧作,指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颜色琢成图案纹
      饰,增加表现力。
      2、玉皮:指玉石表面的皮称为玉皮,有色皮,石皮,僵皮等等。
      3、铁沁:
      地下水中铁质氧化后顺着玉石较疏松的纹理沁入内部,形成红褐色~褐黄色的沁色。
      4、脱胎:指出土玉器
      经人工长期把玩盘摩后,玉质晶莹亮润,色泽愈发鲜艳的一种变化,犹如羽化成仙,脱出凡胎。
      5、白化:玉器入土后,受到埋藏环境地下水的影响,其显微结构发生变化,透明度丧失,颜色变白的现象。
      6、喇叭孔:指用旧式工具钻磨的圆孔,上大下小,状如喇叭,俗称“喇叭孔”。
      7、 管钻痕:指器物表面留下的圆孔钻孔的痕迹。
      8、 生坑:指新出土或出土后未经盘磨的器物。
      9、 熟坑:指未经入土或早年出土后经人工盘磨的器物。
      10、象鼻穿:又称“牛鼻穿”,指并排二孔,内部相通。
      11、通心穿:俗称“通天眼”,孔从顶至底钻成。
      12、汉八刀:汉代特有的刀法,器物线条粗劲、简练,雕琢极少,似八刀刻成。
      13、透雕:指镂空雕法。
      14、游丝雕:汉代特有的刀法,指线条织细如丝,作断游动状。
      15、剔地平雕:先在玉料表面设计主纹,把主纹外的地子均匀琢
      低在一定深度,将主纹凸显出来。
      16、圆雕:指立体雕法。
      17、浮雕:起浮变化的纹饰称浮雕。
      18、金镶玉——“金镶玉”是指一种特殊的金、玉加工工艺(即在金器上镶嵌各种雕刻、切磨过的玉石),有时也指用这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金、玉器物。
      “金镶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据说王莽篡位后,胁迫皇太后交出玉玺,皇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崩掉一角。后来又命能工巧匠进行整修,用黄金镶上缺角,于是得名“金镶玉玺”,“金镶玉”即由此而来,之后在清朝乾隆年间极为流行。
      19、籽料:是指在河中天然形成的卵石形玉料,外有籽皮。
      20、滚籽:是经过人工磨制,后经人工染色做假皮。
      21、阴:指玉的一部分或全部呈阴暗的色调,如煮过的荸荠。
      22、油:非凝脂的油性感觉。
      23、嫩:透明度大但不灵,有娇嫩的感觉,年头不够。
      24、灰:色不正。
      25、干或僵:不温润。没有油性,发石白。
      26、瓷:如瓷质。
      27、松:结构不紧凑。
      28、面:质松。
      29、暴(起性):在制作中易起鳞片。
      30、绺裂是玉常见的现象分:
      31、抱洼绺:边缘部分浅,中间深入;
      32、胎绺:又名窝心绺,在玉的内部出现的绺;
      33、碎绺:到处都是小炸纹;
      34、指甲印:象指甲掐出来的绺,月牙形分布干表面,侵入内部
      的不多。一般带有指甲印的料多是细料。
      35、牛毛绺:细如牛毛,方向一致的细微解理状,隐约可见。
      36、串石:浆石侵入内部又称“串石”表现为:石钉:呈圆钉点
      状,有的外表看一点到里面呈喇叭型扩大。有的外大里小。
      37、石花:不规则如花点状。
      38、石线:长短、粗细不同的石线分布与玉中。
      39、水线:
      水线在玉面上反映出蛋清或透明色呈细脉状是质地不均形成的现象,往往比玉质部分要硬,用好也是优点。
      三、养玉术语行话
      1、擦玉:是用清洁过的软毛巾或者羊皮擦玉器的表面,可达到
      一定的养玉效果。
      2、盘玉:是通过手玩或摩擦脸部,其人的身体的皮肤表面有意
      识的进行摩擦。但是人体皮肤含有油质,盘完玉后应用干净软毛巾擦掉油质。
      3、养玉:包括擦玉、盘玉在内,注意正常的湿润度,像佩件、
      手镯类通过佩戴可以达到玉石内部及表面达到一定的润而透的
      效果。
      4、修复:对有碰缺损坏的玉件,应及时修复,才具备养玉的条
      件。
      5、恢复:对于一些摆放在太阳(紫外线)强烈照射或是室内有
      强光长时间照射的恢复,
      放在阴潮的室内一段时间,
      即可恢复玉
      石表面的吸附水,再用软布擦拭即可恢复一定的润度和光亮度,
      也可在博古柜及柜台内放置一杯水,也可达到上述效果。
      6、补水:指抛光过度使玉石表面吸附水及分子层间水损失,其
      表面结构受到一定的损伤,叫做非金属"疲劳",其特征是玉石表面为干枯的光亮。比较好的方法是 "盘玉"和"土浸",在一定湿度的土里放置一段时间能达到补水的效果。
      或者是用生的竹子再抛光一次,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补水效果。
      7、"疗养":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打磨抛光成本,用一些廉价的绿粉抛光,对玉石表面进行抛光,会把玉石的翠部分"烧掉"一层"。
      其疗养方法是用热水加洗衣粉洗去玉石表面的绿粉,再用热水加
      透明香皂水彻底洗净、凉干,然后用生竹子加钻石粉再次抛光,
      恢复翠的原面貌和自然特征,也可达到养玉之效果。
      8、避:避碰伤碰坏,保存妥善,避免与酸碱类物品接触,避免
      长期强光照射,以免损伤玉石表面结构。


      3楼2015-04-06 11:05
      回复
        通用生意类江湖黑话
        ==================
        枸迷杵——银子。
        杵门子——挣钱的法儿。
        摽杵子——分别人的钱花。
        头道杵——主顾第一次结钱。
        二道杵——主顾第二次给钱。
        绝后杵——主团最后一次给钱。
        迎门杵——门票卖的钱。
        退杵——没完没了地耍钱。
        抛杵——观众往场内扔钱。
        倒杵——主顾往回要钱。
        均杵——生意人分钱。
        杵头海——银钱多。
        托杵——向主顾要饯。
        疙疽杵儿——主顾多给钱。
        色唐杵儿——挣洋人的钱。
        抛空杵儿——花冤枉钱。
        捂杵——收钱的人偷钱。
        刨杵——当场拆同行的台。
        色唐枸迷杵——洋钱。
        挖绝后杵——被骗者分文不剩。
        杵门子硬——挣钱的方法好,比别人挣得多。
        杵门子软——不会挣钱,挣的钱少。
        倒栏头子——被骗者往回要钱。
        零毛碎琴——挣不了大票子,只是分分角角.
        火穴大转——挣了大钱。
        海开减买——先说大价后落价。
        买卖成快——生意能多挣钱。
        笨头儿海——本钱太多。
        砸砸浆——压压价。
        火做——阔生意。
        水做——穷生意。
        不土——买卖有人照顾。
        点儿——愿出钱的顾客。
        把点——看出人的穷富身份。
        叫点——硬拉拢顾客。
        火点——有钱的顾客。
        水点——穷顾客。
        回头点——光顾过两次以上的顾客。


        9楼2015-04-06 11:23
        回复
          江湖行业类黑话
          =================
          江湖人——江湖术语叫“老河”或“老海”。
          说书的——江湖术语叫“团柴的”。
          唱大鼓的——江湖术语叫“柳海轰的”。
          说相声的——江湖术语叫“团春的”。
          卖戏法的——江湖术语叫“挑厨供的”。
          变戏法的——江湖术语叫“彩立子”。
          戏法带武功——江湖术语叫“签子”。
          变洋戏法的——江湖术语叫“色唐立子”。
          拉洋片的——江湖术语叫“光子”。
          护院的——江湖术语叫“支挂子”。
          保镖的——江湖术语叫“拉挂子”。
          教徒的——江湖术语叫“戳挂子”。
          卖武的——江湖术语叫“点挂子”。
          卖武带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将汉”。
          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汉儿的”。
          卖眼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招汉的”。
          卖咳嗽药的——江湖术语叫“挑顿子汉的”。
          卖膏药的——江湖术语叫“观炉啃的”。
          卖药糖的——江湖术语叫“挑罕子的”。
          卖仁丹的——江湖术语叫“挑粒粒的”。
          卖闻药的——江湖术语叫“挑薰子汉的”。
          卖药书的——江湖术语叫“挑汉册子的”。
          卖刀伤药的——江湖术语叫“挑青子汉的”。
          卖牙疼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柴吊汉的”。
          做广告的——江湖术语叫“撒幅子的”。
          卖特产药的——江湖术语叫“挑上海宝的”。
          卖化食丹的——江湖术语叫“挑火粒的”。
          唱戏为名卖药的——江湖术语叫“挑柳驼的”。
          算卦的——江湖术语叫“做金点的”。
          相面的——江湖术语叫“戗盘的”。
          算奇门的——江湖术语叫“八岔子”。
          点痣的——江湖术语叫“戳黑的”。
          行骗集团——江湖术语叫“雁尾子”。
          理发的——江湖术语叫“扫苗的”。
          卖假金的——江湖术语叫“挑黄啃的”。
          卖肥皂的——江湖术语叫“挑水滚子的”。
          卖刀子的——江湖术语叫“挑青子的”。
          卖胶的——江湖术语叫“挑粘汉的”。
          修脚的——江湖术语叫“撇年子的”。
          抽签赌博的——江湖术语叫“晃条的”。
          使假耍赌的——江湖术语叫“老月”。
          贩卖人口的——江湖术语叫“老渣”。
          ==================


          11楼2015-04-06 11:24
          回复
            姓名类黑话
            ==================
            中国的姓氏极多,有关姓氏的黑话也举不胜举。各有一条,就有数干条,这里只录出几条,仅供了解。
            姓名——通称为“万儿”。
            刘——江湖术语叫“顺水万”。
            王—一江湖术语叫“虎头万”。
            石——江湖术语叫“山根万”。
            白——江湖术语叫“雪花万”。
            冯——江湖术语叫“补丁万”。
            李——江湖术语叫“一脚门万”。
            杨——江湖术语叫“眯眯万”,也叫“犀角灵万”。


            12楼2015-04-06 11:24
            回复
              交易价格行话
              1、坑口价是在煤矿坑口交货的价格。
              2、车板价,是在煤矿所在地火车站交货的价格。主要区别是交货地点不同和内含其他费用多少的不同3、车板含税价:有税的车板价格。
              4、一票制:所谓一票,是指将购进的所有发票项目进成本。
              5、平仓价:平仓价是指煤炭在港口装船后的价格。除煤炭本身价格外,需要加上港杂费一项,国内港口不同,15-20元|吨。这个费用是交给港口的,也就是所说的场地费和装卸费。
              6、场地价:是指在某个堆放场地交货的价格,一般是不包括税的。平仓价是指煤炭在港口装船后的价格。
              7、到岸价(CIF):煤安全的送到对方指定的港口后,你才能够享有以上的权利。其中间费用有卖方负担。
              8、离岸价(FOB):指的是货物越过船舷后,卖方就有根据合同约定向对方索取货款的权利。也就是对于说离岸价(FOB)来说,你的货物一离开码头,你就没事了。
              9、到库价:送至指定储存仓库库房门口货场的交货价格。
              10、含税车板价:是指在火车车厢交货、含增值税的价格。
              11、不含税车板价:是指在火车车厢交货、不含增值税的价格,也就是说,没有在煤价上加13%的税。 12、船板价:是指把煤装到船上,未经过平整(不包括这项费用)的交货价。
              12、船板价:是指把煤装到船上,未经过平整(不包括这项费用)的交货价。
              13、含税车板价:是指在火车车厢交货、含增值税的价格。
              14、含税价和不含税价:是指价格里包括不包括增值税(13%),比如,不含税价是100,含税价就是113。
              15、含税包干价、不含税包干价是指,把煤运到用户指定的地点的价格,一般是用火车或者船、或者汽车运输。含税和不含税是说用户需要不需要发票,如果需要发票,是以煤价和运费为基础,加上税。
              16、到站价:和含税包干价、不含税包干价一样。
              17、港杂费:港杂费又叫定舱港杂费用,是各家船公司在定舱时都要收取的,就象要收THC(码头操作费)一样,具体金额各家船公司不同,货代加的钱也不同。例如:港杂费,譬如卸车、堆存以及装船等费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5-04-06 11:29
              回复
                老家具业的行话
                坑子货
                ——指做得不好或材质有问题的家具,
                有时也指新仿的家具和收进后好几年也脱
                不了手的货色。
                爬山头
                一原来用于评价修补过的老字画,
                过去旧货行的人将没有落款或小名头的老画挖
                去一部分,然后补上名家的题款,冒充名人真品。而在老家具行业,特指修补过的老家具。
                生辣
                ——指老家具所具有的较好的成色。
                包浆
                ——老家具表面因长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迹,
                因为有汗渍渗透和手掌的不断抚摸,

                质表面会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
                后加彩
                ——指在漆面严重褪色的老家具上重新描金绘彩,一般多用于描金柜。
                开门
                ——成语“开门见山”的腰斩,用来评价一件无可争议的真货。也有呼作“大开门”的,那就更富江湖气了。
                皮壳
                ——特指老家具原有的漆皮。家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木材、漆面与空气、水分等自然环境亲密接触,被慢慢风化,原有的漆面产生了温润如玉的包浆,还有漆面皲裂的效果。
                做旧
                ——用新木材或老料做成仿老家具,以及在新家具上做出使用痕迹,以鱼目混珠。
                年纪
                ——指老家具的年分。
                吃药
                ——指买进假货。
                蚂蟥工
                ——特指家具表面的浅浮雕,因浅浮雕的凸出部分呈半圆状,形似蚂蟥爬行在木器表面,故得此名。


                叉帮车——就是将几件不完整的家具拼装成一件。此举难度较大,须用同样材质的家具拼凑,而且还要照顾到家具的风格,否则内行一眼就能看破。
                掉五门——这是苏作木匠对家具制作精细程度的赞美之语。比如椅子或凳子,在做完之后,将同样的几只置于地面上顺序移动,其脚印的大小、腿与腿之间的距离,不差分毫。这种尺寸大小相同、只只脚印相合的情况,就叫“掉五门”。
                玉器工——特指家具表面的浅浮雕参照了汉代玉器的纹饰和工艺,在硬木家具上比较多见。
                叫行——同行间的生意,也称敲榔头。
                本庄——做国内人的生意。
                洋庄——做外国人的生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5-04-06 12:06
                回复
                  楼楼辛苦了。好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6-05-16 1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