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昨夜辗转反侧,清晨六点已经清醒,眼前浮现的一群目瞪口呆的小脸,心中充满了挫败感。
看到成绩单,我诧异了,我们班卷面书写竟然只有4个同学的了A,还有几个同学得了C和D。我们班的书写一直是全年级较好的,而且考前我一直强调卷面书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仔细翻阅试卷,面前出现的是一份份整洁干净的试卷。有的同学因为书写有误,划了一道斜杠,重新书写,结果得了D;大部分的B的同学竟是一个可笑的原因,那些同学为了卷面干净,在写改病句一题时使用了铅笔,因使用不同的笔书写得了B。考前我并没有做这样的强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可能是学生觉得书写病句会出现圈画,有点脏,而且有错想修改方便并能保持卷面美观。(因为数学的画图题他们用铅笔做)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好才这样做。我不知道是哪位同学想出的这个办法,但我感谢这位同学,感谢这些用铅笔书写的同学,因为他们在想法设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一份自己心中的完美试卷。孩子们,谢谢你们的努力!对于在试卷中画斜杠修改则是我的要求,教研室在培训中明确指出:试卷中允许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试卷。我想法修改和涂抹应该是两个概念吧。
作为老师,没有强调用同一支笔书写是我的失误,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情况。但我想,教育,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些什么?面对这样的试卷,孩子今后还会有创造吗?还敢创造吗?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样的试卷带给学生的是苛求,学生从中学到的胆怯,今后只会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作为老师,我为我的学生骄傲,但又充满了无力感。A与B一个等级差两分,也就是说我们班的平均分,因为卷面分要比别班少1分左右,这半学期来的努力……但我不会批评我的孩子,相反周一我会在课上为他们朗诵颁奖词,因为我希望他们生活在鼓励中,生在上进中,永远保持一颗敢于创造、敢于探索的心!我希望我们的教育留给孩子的鼓励、赏识。
昨夜辗转反侧,清晨六点已经清醒,眼前浮现的一群目瞪口呆的小脸,心中充满了挫败感。
看到成绩单,我诧异了,我们班卷面书写竟然只有4个同学的了A,还有几个同学得了C和D。我们班的书写一直是全年级较好的,而且考前我一直强调卷面书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仔细翻阅试卷,面前出现的是一份份整洁干净的试卷。有的同学因为书写有误,划了一道斜杠,重新书写,结果得了D;大部分的B的同学竟是一个可笑的原因,那些同学为了卷面干净,在写改病句一题时使用了铅笔,因使用不同的笔书写得了B。考前我并没有做这样的强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可能是学生觉得书写病句会出现圈画,有点脏,而且有错想修改方便并能保持卷面美观。(因为数学的画图题他们用铅笔做)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好才这样做。我不知道是哪位同学想出的这个办法,但我感谢这位同学,感谢这些用铅笔书写的同学,因为他们在想法设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一份自己心中的完美试卷。孩子们,谢谢你们的努力!对于在试卷中画斜杠修改则是我的要求,教研室在培训中明确指出:试卷中允许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试卷。我想法修改和涂抹应该是两个概念吧。
作为老师,没有强调用同一支笔书写是我的失误,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情况。但我想,教育,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些什么?面对这样的试卷,孩子今后还会有创造吗?还敢创造吗?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样的试卷带给学生的是苛求,学生从中学到的胆怯,今后只会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作为老师,我为我的学生骄傲,但又充满了无力感。A与B一个等级差两分,也就是说我们班的平均分,因为卷面分要比别班少1分左右,这半学期来的努力……但我不会批评我的孩子,相反周一我会在课上为他们朗诵颁奖词,因为我希望他们生活在鼓励中,生在上进中,永远保持一颗敢于创造、敢于探索的心!我希望我们的教育留给孩子的鼓励、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