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68,859贴子:14,633,710

【琼华】汉系文章篇:初三到现在写的关于汉服的文章大集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琼华一向的惯例,璇玑女神镇楼


IP属地:河南1楼2015-04-18 21:39回复
    然后初中毕业惹,很久没写过汉系相关的文章,然后某天,又听图图的歌,就发现了《为龙》,然后脑洞大开,就有了后面的那篇《使命》
    鉴于不造袍子们有木有听过图图的《为龙》,所以先把歌词奉上哒
    为龙
    作词:浣姬
    作曲:河图
    演唱:河图
    手心上 亘古的月光
    那道伤 一笑而过的苍凉
    翘首觐向 你伫立一方
    是你生而为龙的狷狂
    谨记你的姓名是炎黄
    烽燧上 战地的残阳
    断刃旁 岁月悄然的流淌
    十二章纹 你遥祭四望
    血脉奔腾的黄河长江
    是你与生俱来的张扬
    风雨打尽红墙和绿瓦
    丹青留下明日的黄花
    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
    世代传承的表达
    盛衰荣辱斑驳了脸颊
    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
    一直坚守的土壤在你脚下
    至死不渝的回答
    烽燧上 战地的残阳
    断刃旁 岁月悄然的流淌
    十二章纹 你遥祭四望
    血脉奔腾的黄河长江
    是你与生俱来的张扬
    风雨打尽红墙和绿瓦
    丹青留下明日的黄花
    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
    世代传承的表达
    盛衰荣辱斑驳了脸颊
    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
    一直坚守的土壤在你脚下
    至死不渝的回答
    风雨打尽红墙和绿瓦
    丹青留下明日的黄花
    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
    世代传承的表达
    盛衰荣辱斑驳了脸颊
    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
    一直坚守的土壤在你脚下
    至死不渝的回答
    藏心上 亘古的月光
    怀中殇 不再回眸的苍凉
    翘首觐向 你伫立此方
    谨记生而为龙的模样
    谨记我的姓名是炎黄
    很有感觉的一首歌,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琼华哭了,然后就不可自拔的爱上了这首歌,一直都有在单曲循环,但愿不会有茶靡蹦跶出来说琼华毁了此歌【捂脸】相信我是无辜的【无辜脸】
    ps:只是改编着写写,不会投稿,所以也就不会牵扯到图图比较看重的版权问题~


    IP属地:河南9楼2015-04-18 22:48
    收起回复
      使命
      文/琼华
      在遥远的东方,那个盘伏着东方巨龙的地方,是我永远守护的家乡。尽管曾经它被迫陷入长达几百年的沉睡,无可奈何的看着我背井离乡,但是如今,它重新龙腾东方,而我,也当归我答应主人守护的礼仪之邦。
      我站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回首望着滚滚红尘,不由出了神。
      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久到我忘了到底是多少年前,在那个被世人模糊定义为上古时代的时间里,有着一位天生的帝王,身披太阳的光辉,以星月为兵矛征战沙场,换得了这片龙族栖息的东方。我自生来,便被主人的才能所折服,但,主人不敌时光,终是要面临死亡,而我,带着主人的愿望,以炎黄之名,守护这一方。
      十二纹章象征着王,黄河长江流淌,炎黄一脉生来就有着为龙的张狂。战火在残阳下燃烧,史册一页一页的被人翻过,兵戈相见终于被历史发展整合为一朝代一帝王。我的故乡,因着以礼待人厚德载物被人奉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有了盛世汉唐,天下皆知龙起东方,丝绸之路西域来往,共于盛世之都赏一场旷世繁华。而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我,不再局限于东方,亦随着商旅远足到西方,见识过高丽因着华夏而随处可见的“吾老人幼皆亲爱”,亦驻足在樱花树下轻歌曼舞的东瀛岛上,那里留下了我的旁系子孙生根发芽。
      但繁华过后往往是凄凉,后代的帝王把自己大片的土地拱手相让,带领着皇族不问国事躲进了世外桃源,而远在边疆,几十人对上千万人的沙场,可叹英雄终短命,小人长嚣张,他们还是宛如怒绽的昙花,荣华谢后,朝代终是要亡。
      百余年后,又是一支侵略者兵临城下,炎黄子孙依然谨记着为龙的模样,亡城也仍要至死不渝的坚守一方,于是城破人亡,千载过后铅华尽,龙的传人传承了我的主人的傲骨和宁死不屈的脊梁,以城祭国,万民以命为那座城陪葬!
      我不禁泪湿了眼眶,城破国亦亡,那条巨龙陷入了长达百余年的沉睡,我亦被时空定格在了那年。百余年来,我的世界里只有一轮亘古不变的月,清冷的月光,定格了国殇的苍凉。
      如今我整好行装,回到我的家乡,望着得以传承的炎黄血脉,即使不识得我亦无妨,只要,主人的子孙还在,那么华夏这条巨龙定能龙翔万里,永远的受人敬仰。
      我双膝跪下,面向着埋葬着主人的地方,深深的叩首:我守护的家乡,我的礼仪之邦,多年以后我终于归来,尽管我被人当做旁系的子孙我亦无妨,只要,这里,还是主人打下的东方,这里,血脉中还流淌着炎黄的骨气与脊梁,,这里,还记得是龙族栖息的东方,这里,还记得他们的祖先名字叫做炎黄,我,便死而无憾!尽管,我只是一件羽衣霓裳,但,我身后站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站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底蕴,站的是一副,为龙的模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IP属地:河南10楼2015-04-18 22:49
      收起回复
        这篇写的比《使命》早了七八个月,比《来自历史深处的你》早了一两个月,那时候琼华只不过是刚刚接触到汉服,然后有感而发,充其量算是一篇随笔
        那年,与你初识,一回眸,便注定此生情缘
        我清楚的记得,在那个枫藤初绿的盛夏,我不过一回眸,便遇到了为愿以此生守护的你--汉家服章。
        长发飘飘,裙角微扬,永远一副端庄典雅的模样,透过那一眼,我似乎看到千年前,那盛世的模样。
        我不知道,世上居然会有如此美丽的霓裳,更无法想象,曾经祖先穿过的又是怎样的倾城仪装。
        自我成为一位同袍,便不再抱怨我为何不是少民后代,没有多彩的文化,不再抱怨汉族没有文化没有服装。因为我知道,我们汉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汉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们汉服是世间倾城霓裳,尽管曾经濒临灭亡,可如今,它依旧寻回汉家儿郎,依旧代表着汉家的衣装。
        古时,有服章之美故为华,有礼仪之大故为夏。
        华夏一词便是来源于汉家,虽然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汉家文化和礼仪因朝代的更迭而被冲刷,可是在史册典籍中,我们依旧可以找回曾经的那个礼仪之邦,我们不愿成为赤裸的民族,不愿成为没有过去的民族,更不愿成为没有文化的民族,所以,我们以同袍互称,一路共勉,复兴已有十余年。
        在这么多年里,没有人会放弃,没有人会忘却,每一位真正的同袍都珍惜着,因为我们知道,这 是上天赐予我们来之不易的情缘,既然相遇,又怎会轻言放弃,虽然我们都是仅仅一眼就迷恋上了它,但是我们都会倾尽一切去守护它,那怕是以生命为代价,也值得我去守护,只因,我是汉家儿郎,而你,是汉家服章。
        我从自称同袍的那刻起,做的每件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说的每句话都会仔细斟酌,只因为,我不愿让人轻看我汉家服章与汉家儿郎,我不愿眼睁睁的看着汉家霓裳就此灭亡,所以,我尽最大的努力,为汉服复兴出力,尽管不大,但我相信,仍有着它该有的价值。一眼万年,此生不换,为了你,我会一直走下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未来千秋,与君携行。


        IP属地:河南11楼2015-04-18 22:57
        收起回复
          这是我前一个月的时候写的,唔,当时因为很多事情特别迷茫,写的这个算是明志也算是回答自己的问题,希望能让新人有一些对汉服复兴的新认识。
          此情可待成追忆
          最近一段时间,在贴吧里看到的加上发生的各种大战,看着小新人们的种种言论,我突然失去了方向,就那样迷茫了,然后,翻来覆去的想,企图给自己找到一个方向。
          花了很长的时间思考,我想了很多,也想清楚了很多。
          汉服,现在已然成为我骨子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一个汉族人的角度来说,那是我的衣衫,是我要尊重的服章,我们族人的衣冠;而汉服复兴,那是我将穷尽一生所要追逐的一个梦,虽然不一定在有生之年看到汉服复兴,但我们会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坚定不移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直到看到光明那一刻为止。
          在我自己的观念中,若是将汉服以砖为喻,那么汉服复兴便是那块璞玉,汉服复兴不只是在复兴一个民族的衣冠,其实说真的,衣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复兴衣冠上所承载的东西,那是一个五千年未曾断绝一脉相传下来民族所创造的灿烂光辉的文化,我身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汉族人,仅仅是一个高一的学生,或许还是个孩子,但我尚且是做不到眼睁睁的看着先祖的智慧结晶就这么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扪心自问,我不会亦不愿如此,所以,我偏执的要按照自己的观念去走下去,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守护汉族文化的瑰宝。也许,会有很多人说我不现实,我一笑而过,从不争论什么,我所追求的是我愿意倾尽所有去守护的,我自己觉得愿意便足矣,他人不是我生活的主宰,亦无法左右我的决定,这就够了。


          IP属地:河南13楼2015-04-18 23:07
          收起回复
            后天去军训,带着汉服准备最后一天的晚会表演,啦啦啦~~~~~~~
            小伙伴萌快来预祝窝和我们高中新成立的汉服社一【geng】举【jia】成【sang】名【bing】
            军训的时候可能还会再写几篇,具体还没计划,不过回来继续更贴就对了


            IP属地:河南49楼2015-04-24 20:55
            回复
              来一发预告好了,额,这次的灵感来源于一条说说,在军训的时候有想过怎么去写,回来又被催稿子,所以目测晚上可能完工,唔,先把这条说说发上来~
              【寻人启事】请好心人转发。他叫汉服,喜好交领右衽,日前走失,他也叫汉民族服饰,但他不叫汉代服饰。曾经国人尽知,后来却被遗忘,一度消失于中华大地。有人看到了他的踪迹,或许会感到奇怪,但是请不要伤害,他应该是你最熟悉的东西。或许暂时忘了,没关系,咱们慢慢记起来。【威武霸气的雪飞君~】


              IP属地:河南62楼2015-04-30 16:29
              收起回复
                这是我在看到恋恋中国风锦色彩绘版的汉服专题后,和编编商量可不可以做一个专栏,让咱袍子来供稿,编编说你给我几篇我看看,如果差不多的话可以弄一个,然后琼华就开始写了。
                这个字数还不够一千字,所以只能说是初版,不过先看看有什么能改的,如果有能改的,求帮改,毕竟这是给杂志的,琼华的强迫症强迫琼华一定要做到最好才不给袍子萌丢脸,拜托诸位了
                承蒙时光不弃,候至卿归
                如轻烟袅袅,薄雾缭绕,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静好。
                如江南水乡,吴侬软语,涉江采芙蓉的娇俏。
                就那样衣袖飘飘,长发飞扬,宛如仙人般脱俗,娉娉婷婷从历史的卷页中走出,以汉民族服饰之名,再次回到久违的家乡。还记得在她离开家乡那一年,这里还是被天下誉为礼仪之邦的华夏;那一月,月光如同玉的光泽般撒了世间各处;那一天,一湾江南秋水如碧色琉璃一般宁静。就如此,时光静止,她一如当年,容颜依旧,只是他深爱的王朝就这样被时光抛在了滚滚红尘中。
                倾城,怎敌得她跨越时光温婉的回眸一笑。
                倾国,不及得她莲步轻移无意的一举一动。
                纵使时光蹉跎了她百余年,繁花方斗罢,新叶争春梢,那艳艳惊鸿的一眼,倾覆了太多。就这样,有人牵起了她的柔夷,轻声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似是有天籁的声音破开了时空,她的耳畔隐隐有歌声萦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何其幽怨的歌声,诉尽了百余年的心酸
                她的嘴角漾起了浅笑,拭去眼角晶莹的泪珠,迈开步子向前走去,身后,白雪满地,一簇簇素白的腊梅怒绽,丝毫不逊于白雪。
                高楼大厦林立的繁华都市里,她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只是那一袭白衣胜雪,纤尘不染。
                犹豫了许久,下定了决心一样,迈开了步子,一步,两步……
                就这样,一直走遍了整个中国,原本一个人的行程,成了结伴而行,而她,再也不会觉得孤单。
                后记
                我们是在复兴,不是在复古。
                我们是在复兴民族服饰,所以才遵循古制体系。
                我们是在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努力,而不是哗众取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场漫长的旅行,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旅程。
                我在,她在,你也在。


                IP属地:河南98楼2015-05-23 17:09
                收起回复

                  承蒙时光不弃,候至卿归
                  如轻烟袅袅,薄雾缭绕,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静好。
                  如江南水乡,吴侬软语,涉江采芙蓉的娇俏。
                  就那样衣袖飘飘,长发飞扬,宛如仙人般脱俗,娉娉婷婷从历史的卷页中走出,以汉民族服饰之名,再次回到久违的家乡。
                  她叫汉服,今年已经四千七百多岁将近五千岁了,只因自她出现的那一刻起,便是守护着一方的神女。她身着着交领右衽的袄子,有着中缝接袖,以带子系结,下着及腕长裙。走起路来衣袂飘飘,裙带飞扬。如瀑的长发轻挽,钗环叮咚,莲步轻移,以端庄秀美示人。顾盼生姿,如同误入凡尘的仙子,清丽脱俗。
                  她曾于1644年失踪在一个名叫华夏的地方,纵然那里是她生长了几千年的土地,可抵不过她守护的族人因为胆小、因为懦弱、因为历史、因为太多,让她无奈的停滞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她一直都在奇怪,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尽管时光就这样定格在明王朝结束的那一刻,她也从没放弃过回到族人的身边。看着天边的一弯如水明月默默落下,一轮新日冉冉升起,映得大地烨烨生辉,可——华夏却再也不是他们的家了。
                  她一遍一遍质问自己,是什么让所有都迷失了方向?
                  但是回答她的,只有呼啸而过的时空,和如细沙般抓不住的韶华流年。
                  还记得在她离开家乡那一年,这里还是被天下誉为礼仪之邦的华夏;那一月,月光如同玉的光泽般撒了世间各处;那一天,一湾江南秋水如碧色琉璃一般宁静。就如此,时光静止,她一如当年,容颜依旧,只是他深爱的王朝就这样被时光抛在了滚滚红尘中。
                  倾城,怎敌得她跨越时光温婉的回眸一笑。
                  倾国,不及得她莲步轻移无意的一举一动。
                  纵使时光蹉跎了她百余年,繁花方斗罢,新叶争春梢,那艳艳惊鸿的一眼,倾覆了太多。 就这样,有人牵起了她的柔夷,轻声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似是有天籁的声音破开了时空,她的耳畔隐隐有歌声萦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何其幽怨的歌声,诉尽了百余年的心酸。
                  她的嘴角漾起了浅笑,拭去眼角晶莹的泪珠,迈开步子向前走去,身后,白雪满地,一簇簇素白的腊梅怒绽,丝毫不逊于白雪。
                  可是,她却错了。
                  只是几个族人将她视为珍宝,而更多的族人对着她却是冷眼相对,恶言相向。她努力的解释自己的来历和身份,却被族人一次次甩开手,推倒在冰冷的马路上,任由她泪流满面,却无人将她扶起,只好带着满腔的绝望一点点蹒跚的离去。
                  一如那一年,那个名叫朱由检的男子用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捍卫了一个王朝,当一切重归宁静,巍峨庄严的紫禁城却也换了主人,随着时光的流逝,所有族人逐渐变得冷漠,仿佛是害怕那屠刀再一次伤害到亲人一般,所以就这样残忍的将她封印在滚滚红尘中,随着时间的离去,不留一丝痕迹。
                  而如今,终于还是要她离开这里吗?
                  贪恋的看着尘世中的喧嚣,眼中盛满着不舍,可是,这里却是容不下她啊!
                  “亲爱的族人,我要回去了,希望在我离开之后,你们能够好好守护着我们的华夏”
                  汉服一笔一划写在宣纸上的簪花小楷被风扬起,衣袖飘飘,环佩叮咚,一步一步消失在时空隧道间,依稀看得到还有一行娟秀的字体“我会回到我曾经守护的时代,可能,那里才是我这一生的归属。”
                  她就这样再一次在自己的故乡销声匿迹了吗?
                  不!
                  “失去一次就够了,我们汉族,才不是赤裸的民族,你们,对于我们很重要。”很多很多汉族族人站在他们面前,异口同声道。
                  是啊,失去一次就足以铭记一生。
                  她转过身来,眼角微湿,唇角却是一抹胜过朝阳那般明媚的笑容。
                  族人期待的眼神,终是让她转身缓步走出时空隧道。
                  高楼大厦林立的繁华都市里,她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只是那一袭白衣胜雪,纤尘不染。
                  犹豫了许久,下定了决心一样,迈开了步子,一步,两步……
                  就这样,一直走了很远很远,原本百余人的路程,变成了千百万人的复兴。而她,再也不会孤单,更,不会被遗弃在历史深渊。
                  后记
                  我们是在复兴,不是在复古。
                  我们是在复兴民族服饰,所以才遵循古制体系。
                  我们是在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努力,而不是哗众取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场漫长的旅行,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旅程。
                  我在,她在,你也在。


                  IP属地:河南99楼2015-05-23 21:28
                  收起回复
                    两年前的今天是琼华华第一次接触到汉服,至今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初二,那一天爬山虎绿得耀眼,那一眼便让我甘愿倾尽所有去守护她。所有人都以为那只是一时的想法,然而我的三分钟热度却被她改变了,汉服乃至我们汉族,是我这两年来深爱的,加入这场复兴运动,我坚信,亦将是我永不后悔的决定
                    晚上上今天特意写的文章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1楼2015-06-19 13:33
                    回复
                      认识汉服两度花开花谢:致自己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就像是对汉服历史最完美的描述,在万千繁花凋零后,孑然一身,淡淡地离开,一如出现那般,华美依然。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是自己对汉服的承诺,亦是同袍间的约定。
                      因着同一个目标,共同的愿望,纵使彼此间相距千万里,亦或天南海北天各一方,却仍相识相知,相扶相伴,与君共勉。
                      数十年前,前辈们相互勉励,迎着万千人异样眼光,将汉服从黑暗的深渊中带出,艰难的一路前行,今日已然被黎明的曙光所围绕,其中艰辛,道不尽,说不完。2013年至今,两年的时间,不敢说体会到前辈们的苦和难,却是能够窥见一斑,现如今的宽阔大路,每一步都是斩断荆棘后用心血铺就的,着实不易。
                      时光总是爱将人儿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花开花落两载年华,悄然间,却也变成了新人眼里的前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我们这个被历史掩藏文化底蕴的民族,纵使从未离开,却也淡出人们视线多年,如今已然重回世人们的视线里,即使是心淡了许多,也像是初识汉服时那般激动。
                      一路走来,激情澎湃的满腔热血有之,义愤填膺的愤愤不平亦有之,种种皆因深爱这个民族而生的情绪,被时光无情的磨为平静。并不是不爱了,正是因为爱之切到了极点,所沉淀下的是一份淡然的情绪,是在这条路上得到的一份成长给予的蜕变。
                      其实这两年来,在汉服复兴运动中,我也曾经玻璃心过,现实的打击以及种种,让我无数次想离开,好在我身边还有一群从未谋面却胜过知己的同袍。相互勉励,相互扶持,所以,我这么一个三分钟热度的糙汉子也学会了静下心,用心去爱自己所爱,回首望去,两年前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
                      不忘初心,淡然相行。
                      【图侵删】


                      IP属地:河南144楼2015-06-20 20:14
                      收起回复
                        @暮国琉璃青衣


                        IP属地:河南157楼2015-06-25 21:46
                        回复
                          (算是预告)继之前周立波的贴子引起一场撕逼大战后,琼华也是消停一阵又卷土重来,可能最近两天会继续回来更新贴,这次就来说说汉服复兴里必不可少的素质问题~(总感觉,一大波喷我圣母妇人之仁的大神来袭)
                          ---------汉服复兴不是复兴一件衣服那么简单,而是复兴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灵魂啦!!!!到底要说多少遍才能扭转复兴汉服当道的现下局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8楼2015-07-21 22:17
                          回复
                            昨天睡觉前脑洞大开,于是就有了(汉服家族和旗袍唐装中山装、和服韩服之间的宅斗舌战)这个设定,目前正在努力填脑洞,待我填完立刻发上来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9楼2015-09-01 00:02
                            收起回复
                              《心如明镜,不将不迎》
                              汉服复兴。
                              曾经那是一个离现实生活很远、甚至从未出现过的陌生名词,可是谁又能想到,在十多年后,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的时候,它成为了每一个汉服同袍所认定的那个民族梦。
                              已然是骨子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从第一眼看到汉服,就认定了,那是我们的衣衫,我会加入到汉服复兴队伍之中,穷尽一生去爱它。虽然不一定有幸在有生之年看到复兴,但会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坚定不移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直到看到光明那一刻为止。
                              以个人观点来说,若是汉服喻为砖,那么汉服复兴便是璞玉,汉服复兴不等于复兴一件昔日的衣冠,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汉服身后的那个令华夏一族繁华到极致、为天下为后世所歌颂传扬的那个民族铮铮傲骨的魂灵,和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
                              因为是在找回遗失的文化,所以每一个汉服同袍都知道,这条路荆棘满地,可那又怎样?并不能阻挡前进的步伐。当以汉服同袍自诩的那一刻起,就划去了后退的选项,将自己融进这个集体。自此以后,纵是尚还年幼的少年,面对恶意的言论,也学会了三思而后行,每一步走的都小心翼翼,这是同袍身上的担子,一头挑的是现在,而另一头挑的是汉服复兴的未来。
                              素质、文明、教养、礼仪。
                              从小就被要求学习和培养的基本品德,亦是身为中国人的基本准则。当我们穿上属于昔日华夏的衣衫,成为汉服复兴者的时候,就不得不提了。古语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由此而来。古人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衣必精美,人必礼学,方不愧为汉家儿女。
                              汉服复兴,始于衣冠,达于博远,我们起于衣冠却不止步于衣冠。我们是在复兴,不是在复古。是在复兴民族服饰,所以才遵循古制体系。是在为一个民族的文明努力,而不是哗众取宠。是还这片土地礼仪纲常,而不是眼睁睁看着它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我们深爱着自己的民族,它拥有自己的衣冠,自己的风骨,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脊梁。
                              我们坚守着自己的初心,昭若日月,灿比星辰,自当心如明镜,不将不迎。
                              我们是汉服复兴者,拥有汉族生而为龙的狷狂,你若汉魂犹在,我便还你盛世未央。
                              后记
                              曾记否,君子以有容为大。
                              曾记否,君子以厚德载物。
                              曾记否,华夏为礼仪之邦。
                              曾记否,脚下为信义之乡。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场漫长的旅行,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旅程。
                              坚守初心,与君同兴。
                              我在,你也在。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6楼2015-11-19 22: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