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逝后,虽然每年正月十五,明府仍聘请京城巧匠制灯,并市面上买来花灯装点花园,只是今非昔比,盛况难再。虽顾及容若的心情,无人敢当着他的面,提起往日景象,但私下里却免不了追忆一回,叹息一番卢氏夫人当年的慧心巧思。明珠夫妇也不免感叹爱子福薄,娶了这样称心如意的媳妇,绝好的一段佳话,却只得短短三年的缘分。
众人在湖边水榭里猜了一回灯谜。韫儿年岁不大,却是敏慧灵秀,且今日难得陪父亲游玩,已是开心不已,便格外用心。容若随口问的几个灯谜,略一思索便都猜中了。颜氏笑着打趣道,“韫儿真是聪明,这几个全猜中了,得了好彩头,做父亲的要厚厚打赏才是。”
容若扭头笑问韫儿要什么赏赐,韫儿静静望着父亲,眼珠灵活一转,甜甜笑道,“别的赏赐也不稀罕,只要把那个宋朝有铭文的端砚赏给女儿就好了。”容若不由大笑,“呵,瞧瞧,人虽不大,眼光却还高。那东西可是个宝贝,等你长大一些再赏你吧,如今可不能。”
悦儿初进园子,尚有几分雀跃,不断地叫指点发问,容若也耐心的一一告诉。看了一会儿,便有些困了,趴在容若肩头,两手紧搂父亲的脖子,不断哈欠连天。颜氏摸摸悦儿的头,,笑道,“这孩子,念叨了好几天,让阿玛带着来看灯,临了又这么没长性儿,下次要想和阿玛一道看灯,可要等明年了。”
容若紧搂着女儿,笑道,“她才多大点儿小人儿,就知道赏灯?不过是借着看灯,和我撒娇罢了。这小花园的灯也没啥好看的,明晚是元宵正日子,你们若有兴致,可带着孩子坐车去灯市口看灯,不过多叫几个家人陪着罢了。听说那儿今年尤其热闹,灯也扎得好。”
颜氏答应一声,见悦儿把脸埋在容若肩上,似乎已经睡着了,便从容若手里抱过孩子,又交给奶娘抱着,口里催道,“天不早了,又冷,大爷一会儿还要出门,略转转就回吧。”一行人又慢慢的顺水边的小路往回绕。两个小丫鬟提着灯在前面照路,却见那黄色的光影里,隐约有细小的雪花纷纷飘落。
容若将颜氏一行送回西院,便叫颜氏拿出雪天穿的衣服。颜氏扭头叫彩箫赶紧去找出来,一件石青色的大毛披风,一领银灰色的貂绒帽子,帮容若一一穿戴起来。又把几件出门更换的衣服 装在衣包里,叫彩筝拿出去交给跟随的小厮,还有几句交待的话,无非是不许偷懒,别让大爷喝太多酒,早些回来等等,吩咐彩筝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