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迷一生吧 关注:291贴子:15,720
  • 6回复贴,共1

【 紫禁依旧场景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5-13 08:39回复
    天一门
    天一门为御花园中央钦安殿院落的南门,建于明代嘉靖年(16世纪),初名“天一之门”,清改今名。“天一”为星名,又为北极神之名,又喻“天一生水”之意。此门是紫禁城中少见的青砖建筑,在起到避火防灾功能的同时,又与花园清雅苍翠的环境相协调,是一座别致的皇家道观门户。


    3楼2015-05-13 08:41
    回复
      延晖阁
      延晖阁位于御花园内西北,北倚宫墙。明代初建时名为清望阁,清代改今名,概取延驻夕阳光辉之意。
      清代宫廷从八旗遴选秀女进宫的活动在此举行。阁外观为上下两层,其内部两层之间还有一暗层。阁上回廊环绕,玲珑轻盈。延晖阁高居宫墙之内,与花园东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登临高阁,或俯视园中景致,或北望景山,都风光绮丽,据说在冬季天气晴朗的日子,这里还可以看到西山的积雪。清代乾隆、道光、咸丰等皇帝都留有吟咏此阁的诗句。


      4楼2015-05-13 08:41
      回复
        顺贞门
        顺贞门是御花园的北门,是内廷中路的最北端,外面即神武门,因而是由北进入内廷的重要通道,无故不得开启。此门始建于明代,初名坤宁门,后改“顺贞”,寓顺和贞节之意。


        5楼2015-05-13 08:42
        回复
          堆秀山
          位于钦安殿东北,由各种形状的太湖石块堆砌而成的假山,依墙拔地而起,山高14米。这座假山是人工堆成,堆山匠师们称为"堆秀式",故称堆秀山。山前一对狮子石座上各有一石刻龙头,口喷水柱高达10余米,景象十分壮观。山下小路曲折盘旋通向山顶。山前正中有门,门内有洞,沿洞内石阶盘旋而上,也可到达山顶。
          堆秀山位于御花园北稍东部。明万历年十一年(1583年),在拆去的观花殿原址上,堆叠湖石成高约10米的假山。山正中洞门题为“堆秀”,山巅建御景亭。清代又在山间设喷泉石兽,为宫中现存唯一的水法设施。


          6楼2015-05-13 08:43
          回复
            绛雪轩
            绛雪轩位于御花园东南角,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角,后依宫墙,座东面西,其建筑平面为“凸”字形。绛雪轩的门窗装饰均为楠木雕刻,窗棂雕有"万寿无疆"花纹。此轩门窗为楠木本色,不加油饰。柱、框、梁、枋皆饰斑竹纹彩画,朴实淡雅。轩前的琉璃花坛制颇为精致,坛内叠石为山,栽有牡丹等名贵花木。原来,轩前有海棠树5株,每当花瓣飘落时,宛若雪花片片缤纷而降,遂名绛雪轩。晚清时,慈禧命从河南移来太平花,代替了古海棠。花坛前竖立一远古木质化石柱也十分珍奇,上刻乾隆帝御题诗句。


            7楼2015-05-13 08:47
            回复
              万春亭、千秋亭
              万春亭与千秋亭一东一西,都是方形重檐的亭子,上有伞状攒尖圆顶,四面出厦,构成十二角。
              万春亭在御花园东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 亭重檐,上圆下方,合于“天圆地方”之说。东方与春季对应,故名万春,即天地长春之意。
              万春亭与花园西部的千秋亭相呼应,造型相同,成为一对。两亭都精美绚丽,可称宫内最美的亭子之一。



              8楼2015-05-13 08: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