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本人尚未看完《光荣日》,以下观点仅代表本人在看了小说开头后的一点想法。如果我还能耐下性子,强迫自己继续看完本书,我可能会另发贴再做评论。
本人开始看本书完全是受了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评论的欺骗,是的,在我看来这个评价就是欺骗,赤裸裸的欺骗,理由如下:
首先,我不知道本书魔幻在哪里。如果你强说因为本书的故事是不真实的空虚的,所以他符合字典里对“幻”的解释,所以他就是魔幻的,那我也无话可说了,不过那样的说岂不是除了纪实小说都可以称为魔幻小说了?
其次,我也不知道小说的现实在哪里。在小说的开头,除了一些很不合逻辑,很不切实际的空想——比如段跳火车,我想现实中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像小说中的人物那样去做吧,还有那个对SONY电视机的描述,除了很单纯搞笑恶搞就没别的了——就只剩下对社会中一些阴暗面的相当过分的夸张和无界限放大。如果这种极端的放大也能被冠以“现在”的名号,那新闻那些个被略微放大的祖国形势一片大好,社会各界无不和谐的景象岂不更现实了,既然现实是如此美好,还要讽刺什么?
最后,我更没觉得韩寒的书里有什么主义了,如果你们发现了,可以告诉我,他觉得怎样才能使这个社会更好。
好了,再来说说对书的看法,我觉得这本书更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一个小屁孩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进行的恶搞,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很多人说本书是对社会现在的一种深入的思考,很深刻,我很不同意,至少现在很不同意,在我所看在的有限的章节里,我只看到了恶搞,流畅的文字、粗俗的语言、痴呆的人物、拼凑的情节(吧里很多人都没读懂整个故事的情节吧)、刻意的搞笑(不过有些的确还是可乐的,也仅限于可乐,笑过之后也就没别的了),这就是我在我看过的章节里所有的内容。深入的思考不是无限的放大,而是在放大之后要有自己的东西,为讽刺而讽刺,最多只能算得上愤青。
不过,一个自称没看过经典的人居然也能写出这么流畅的文字,一本(或者说开篇吧)满纸空想和牢骚的书也会被这么多人所追逐,所推崇,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大约也只有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有这么多浮躁的人也会造就这个浮躁的奇迹吧。
本人开始看本书完全是受了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评论的欺骗,是的,在我看来这个评价就是欺骗,赤裸裸的欺骗,理由如下:
首先,我不知道本书魔幻在哪里。如果你强说因为本书的故事是不真实的空虚的,所以他符合字典里对“幻”的解释,所以他就是魔幻的,那我也无话可说了,不过那样的说岂不是除了纪实小说都可以称为魔幻小说了?
其次,我也不知道小说的现实在哪里。在小说的开头,除了一些很不合逻辑,很不切实际的空想——比如段跳火车,我想现实中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像小说中的人物那样去做吧,还有那个对SONY电视机的描述,除了很单纯搞笑恶搞就没别的了——就只剩下对社会中一些阴暗面的相当过分的夸张和无界限放大。如果这种极端的放大也能被冠以“现在”的名号,那新闻那些个被略微放大的祖国形势一片大好,社会各界无不和谐的景象岂不更现实了,既然现实是如此美好,还要讽刺什么?
最后,我更没觉得韩寒的书里有什么主义了,如果你们发现了,可以告诉我,他觉得怎样才能使这个社会更好。
好了,再来说说对书的看法,我觉得这本书更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一个小屁孩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进行的恶搞,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很多人说本书是对社会现在的一种深入的思考,很深刻,我很不同意,至少现在很不同意,在我所看在的有限的章节里,我只看到了恶搞,流畅的文字、粗俗的语言、痴呆的人物、拼凑的情节(吧里很多人都没读懂整个故事的情节吧)、刻意的搞笑(不过有些的确还是可乐的,也仅限于可乐,笑过之后也就没别的了),这就是我在我看过的章节里所有的内容。深入的思考不是无限的放大,而是在放大之后要有自己的东西,为讽刺而讽刺,最多只能算得上愤青。
不过,一个自称没看过经典的人居然也能写出这么流畅的文字,一本(或者说开篇吧)满纸空想和牢骚的书也会被这么多人所追逐,所推崇,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大约也只有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有这么多浮躁的人也会造就这个浮躁的奇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