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英语课上老师就讲英语翻译有三层境界,信达雅,并举例说明,顿时觉得好屌啊,也在课堂上为自己偶尔的“接地气”翻译而自鸣得意。
随着对外国文化越来越多的了解(主要是外国电影、小说、社会学著作、传播学著作),才知道,原来不是每一个外语词汇都能用相对应的汉语词汇表达,不是每一个外国典故都有类似的中国典故。
同样的道理,“草·你·妈”如果简单的翻译成“fuck your mother”或者“son of bitch”就是笑话了。
(也不是所有的电影翻译都要忠于外文,比如一些爱情片、文艺片,适当秀一下文采,一如林少华翻译的村上村树作品。)
最后,希望所有所有的电影字幕组,能做好【信】即可,至于达和雅,偶尔出现在文学翻译上就好。
随着对外国文化越来越多的了解(主要是外国电影、小说、社会学著作、传播学著作),才知道,原来不是每一个外语词汇都能用相对应的汉语词汇表达,不是每一个外国典故都有类似的中国典故。
同样的道理,“草·你·妈”如果简单的翻译成“fuck your mother”或者“son of bitch”就是笑话了。
(也不是所有的电影翻译都要忠于外文,比如一些爱情片、文艺片,适当秀一下文采,一如林少华翻译的村上村树作品。)
最后,希望所有所有的电影字幕组,能做好【信】即可,至于达和雅,偶尔出现在文学翻译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