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行星级评价,促进习惯养成。
在多次的尝试后,我现在所用的评价是“星级评价制度。”我把班级管理工作细分,具体到每一处。如学习就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书写、课文背诵、以及学生的阅读笔记、主题学习丛书批注、古诗词诵读等。而学校纪律包括课堂纪律、自习课纪律、早、中午来校后的纪律、两操、路队、校服等,其他的如卫生、文明礼貌、参与集体活动等都与星级评价挂钩。学生的一切表现都在星级评价中显现。每个学生都有星级评价表,老师在检查后给予学生适当的星星数,再由各小组长在星级评价表上涂星星。每个学生得到六十颗星星换一张银星卡,三张银星卡换一张金星卡,三张金星卡换一张钻石卡,学期末总结,达到一定星级的学生分别被评为“银星少年、金星少年、钻石之星。”,并发给学生荣誉证书。星级评价的实施,也包括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地培养,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也同样由家长给予星级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星级评价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我们学校现在已进行了推广,几个班级的使用证明这套方法对小学生各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星级评价促进了班级活动的开展。
我发现,在活动中最能体现孩子的亮点,有的孩子通过一次活动,就变得开朗而自信了。但有很多孩子对参与集体活动不热衷,为此,我也使用星级评价,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的每次至少得五颗星,做得好的,适应增加星星数。因为星级评价的激励,我班的各种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如学习了《我爱你,中国》,我班就举行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会,学习了有关写父爱母爱的文章,我班举行了《感恩父母》演讲会及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平时还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开展辩论会、自我反思班会,为增强集体凝聚力举行的小组实践活动、大型舞蹈,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举行的“秀我风采”活动等。在活动中,孩子们展现出的是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同时也提高了自信心。
、星级评价实施,造就了一批优秀班干部。
三、星级评价实施,使特殊学生得到了转化。
在我们的班级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学生,这种情况只能特殊对待。曾经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觉得这句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就是放在一个学校或者一个班级中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总有学生理解不了你所教的知识。我也曾认为只要老师不放弃,学生是会学好的。但在实际的教学生涯中,这个神话被我自己打破了。你用心讲授,学生就是听不明白,或者听过又忘记了。我班有个叫刘雪华的学生,我从二年级接手,当时作业也不写,什么也不会,我为了让她跟上进度,整整一年的时间,每天让她到我面前,看着她写作业,但毫无进展。对这样的学生只能降低要求,别的同学要求背诵的他们能读通就行,别的学生考试,他们可以看书,只要做对也给同样的星级评价,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学习,能掌握多少算多少。从心理上不歧视他们,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喝彩,虽然我们的努力换不来我们所想要的效果,但只要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感到开心幸福作为老师也就知足了。现在刘雪华已经养成了写作业的习惯,只要会做的,基本能完成,我给她的星星比别的同学多,别的同学有错字或者抄写不认真得不到星星,她只要完成了就可以得星星。)